《素书》:忍受不能忍受的事情,才能到达未曾触及的人生

作者&投稿:符京 2024-06-28


所谓“忍受”,不是无底线的退让任由对方摆布,而是在相对合理的状态下,接纳既定存在的痛苦和问题。

佛家有一句话叫“因缘和合”,人生的经历和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人,除了自己主观上的意愿影响之外,更多的是外部的因素和作用,很多事情也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自然也会出现我们不想面对的局面。

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状态,都要做到不仅能欣赏好的生活,更能够承担不愿意面对的痛苦。

无论是来自于生活嘈杂苦难,或者是他人故意降临的屈辱,都能平和看待,并且用合于道的智慧去摆脱,而在摆脱之前则有一个需要忍耐的过程。

在《素书》之中有一句话,叫做: 安莫安于忍辱。

在安全里面没有什么比忍辱更安全的了,因为一个人的“危险”并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在自己情绪崩溃的时刻。

当我们面临人生苦难,或者是别人给予的屈辱时,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情绪冲动,甚至在情绪冲动之下做出让自己悔恨的事情。

这虽是人之常情的反应,但却是不该出现的举止,因为你冲动的那一刻,不仅更容易暴露自己的问题,让事情变得糟糕,而且也会将把柄落在了别人手里,因为给你屈辱的那个人就是想看你发怒。

在这种状态下,能忍辱者才为智者,而且忍辱也是这个阶段最安全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连小事不能忍的话,必将遭受大的祸患,因为一件事情之所以产生和存在,并不仅仅是小人主观上的意愿,而是有着客观存在的因素和根源。

也就是说,你所处的是劣势位置,而别人则拥有高于你的优势,比如说他比你更得领导赏识,比你地位更高,所以才有了给你制造屈辱的机会,而我们面对这种情况时,就要懂得忍受,目的不是放纵他,让他更猖狂,而是等到自身优势能胜于对方的时候。

因为当外部环境不能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一个人主观上的情绪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还会造成负面影响,只有等你自己也拥有了相应的优势,才能得到压制小人的结果。

吕布当初放不下对于侯成的怨恨,后来丢了城池,丢了性命,如果换一种方式,吕布能够以韬光养晦的方式处理问题,那么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忍受”不仅仅是一种策略,它更是一种智慧和胸怀,能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分析自己为什么要去放下情绪的问题,也能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具有不与小人计较的胸怀,能做到这样,自然会给人生增添许多福泽。

司马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 “且止,忍不可忍” ,意思就是说:要先学会忍受不能忍受的事情。

公元239年,魏明帝临终时,将八岁儿子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刚开始二人共同辅佐同心同德,一切都很顺利。

但曹爽个性卑劣,浮躁冒进且有野心,他就想把司马懿排挤出去,把大权握在自己手里然后开始谋反,而司马懿这时便选择韬光养晦,成功的让曹爽觉得他不再具有威胁,最后除掉了曹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而在此期间,冀州刺史孙礼因为得罪了曹爽,被曹爽判罪五年,过了很久之后,孙礼又做了刺史,去见司马懿,非常恼怒的指出如今朝政昏庸,国家正遭受曹爽等人的祸难,早已动荡不安。

说着时,还能悲痛万分,泪流满面,而司马懿就对他说:“你先不要这样,要学会忍受不能忍受的事情。”

而这一段时间,就是司马懿装疯卖傻的时候,当别人去看他时,司马懿甚至表现出连饭都不能吃,只剩一口气的模样。

曹爽听了非常开心,觉得司马懿不会对他产生威胁了,但是这时司马懿早已暗中谋划如何诛杀曹爽等事宜。

后来趁曹爽率军外出时,司马懿关闭城门,罢去曹爽官职,逼得曹爽等人就范,后来抓住曹爽要谋反的证据,将曹爽诛灭三族。

能解决问题的是客观理性的分析,绝对不是情绪上的冲动。

调整心态,也不要将人生那些不好的事情看作屈辱,顺时作为,逆时沉潜,以沉稳和平和的状态,度过那些看似不顺心的时候,以此作为心态的基础,那些并不被看好的人生阶段,或许会成为塑造人生的另一个起点,而这更是让自己受益终生的心态。




你是否需要了解?

《素书》:忍受不能忍受的事情,才能到达未曾触及的人生
答:“忍受”不仅仅是一种策略,它更是一种智慧和胸怀,能站在一个理性的角度分析自己为什么要去放下情绪的问题,也能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角度,具有不与小人计较的胸怀,能做到这样,自然会给人生增添许多福泽。司马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 “且止,忍不可忍” ,意思就是说:要先学会忍受不能忍受的...

《素书》:接纳苦难作为生命的常态,才能得到人生的平衡
答:所以当我们的人生面对重要抉择的关口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被主观情绪引导自己,太过于偏向某一个极端,适度的接纳才能求得人生的平衡。 对于接纳这件事情来说,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接纳人生阴影的目的,是为了释怀曾经改变不了的伤痛,避免曾经的经历给人生中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绝不是完全以无底线的姿态对待所有的人和...

《素书》中的病莫病于无常,要如何理解?你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什么?
答: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静,但是安静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收获人生的丰富。一个人内心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安静的人能收获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喧杂所占有,渐渐误以为喧杂就是生活,喧杂之外,别无生活,最后只剩下喧杂,没有...

张玉兰的《太平广记》引《传仙录》
答:一旦谓侍婢曰:“吾不能忍耻而生,死而剖腹,以明我心。”其夕无疾而终。侍婢以白其事,母不欲违,冀雪其疑。忽有一物如莲花,自疈其腹而出。开其中,得素书《本际经》十卷,素长二丈许。幅六七寸。文明甚妙,将非人功。玉兰死旬月,常有异香。乃传写其经而葬玉兰。百余日,大风雷雨,...

人到晚年,要把哪几种话,隐藏在心底?你懂吗?
答:人到晚年,要把哪几种话,隐藏在心底?你懂吗?一家人的事最好一家人关起门来说清楚,最忌找外人来主持公道,不讲也会搞僵,外人许存看热闹之心。家庭的心酸,说了也没有人懂。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
答:高考满分作文800字1 如今生活变化之快,往往让我们手足无措。是随波逐流,还是固守己见?何去何从,实际上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化节奏加快,许多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我们预料。紧跟潮流,追求时尚,这可能迷失自我,因为生活的表象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许多自以为是的判断与分析,...

人生最强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我。
答:心态好就是能够耐烦的人,能够宽容别人的人,能够忍受困难和失败的人,人只有平常心态才能善待得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生因磨砺而成熟,任何一个成功都不会轻松而得到的,做人要学会耐烦,只有耐烦才能做到坚持,只有耐烦才能坚持到最终胜利,遇事就怕困难,没有一点耐心,不能耐烦的人,便会一事无成...

关于书信的爱情诗句
答:——唐·杜牧《赠猎骑》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处 10.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

尺素传真情什么意思 "尺素传真情什么意思"
答:以书信传递真情。古人常以‘尺素’指代书信。古代用绢等织物写字,通常长一尺,后将“尺素”引申为书信。出处: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翻译: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

古诗中关于写信的诗句
答: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