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逃难吃什么?除了满汉全席连御膳房都备齐了
在快要把怀来县吃穷的时候,慈禧决定启程西行,而要求接待的公文也陆续发到前方山西、陕西各地。各级官员听说吴永升官了,自然「懂事」,加上趋炎附势的富商们慷慨解囊,银两、佳肴、粮草已准备好了。
一路上各地特产、小食自不待言,南方进贡的螃蟹、鱼翅也陆续送到。在大同府,县令齐福田命令当地知名酒楼凤临阁名厨出阵,做了一道招牌菜叫「凤趴窝」,将一只雏鸡油炸后放在大盘内,旁边放有油炸干粉条、油炸煮鸡蛋(或鹌鹑蛋、鸽蛋)和油炸豆腐。
慈禧觉得好吃,问起菜名,但是官员们觉得「凤趴窝」三字怕慈禧觉得影射自己,恐招杀身之祸,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个「金凤卧雪」。后来这道菜又恢复本名,在今天的大同凤临阁里每日 *** 供应。
还有一道当时招待过慈禧的「百花烧卖」,裹以鸡、鸭、鱼、虾、蟹、牛、羊、猪、兔9 种肉馅,烧卖上端制有牡丹、荷花、玫瑰、芍药、玉兰、月季、秋菊、杜鹃、梅花9 种花形,同样得到了慈禧的赞赏。
在太原府,山西巡抚陆忠祺进奉「蟹翅拨鱼」,太后大加赞赏。拨鱼是一种面食,高档者以白面、豆麦制成,抑或混入高粱、荞麦粉。用刀削成比较尖者叫作「剔尖」,用筷子拨成流线形的叫「拨鱼」。现在在北京的晋阳饭庄也可以吃到「肉丝炒拨鱼」。
除了这些「大菜」以外,慈禧一路上还品尝了各式小吃:比如「应州牛腰」,是把白面捏成牛腰形状,沾上白糖再油炸而成;忻州瓦酥,因形似瓦片而得名,由厨子王凤龙发明,香脆可口,因为进献慈禧和光绪而改名「龙凤瓦酥」;在太原西南的孟封村出产一种「孟封饼」,则是一种甜软的酥饼,后来进贡皇室成为「御饼」。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平遥碗托和灵石「和和饭」。碗托是一种荞麦粉制成的小吃,起源于西晋初年,当地军士抗击匈奴设营于此,因为吕梁山区盛产杂粮,又逢自然灾害,军士只能征到一些荞麦,磨碎煮粥,有些士兵吃饭较晚,只能吃到冷却后的荞麦块,没想到比粥还好吃,保存携带还更方便,因此成为军粮。
「和和饭」原写作「胡胡饭」,晋末羯胡(南匈奴的一支)进入山西之后,因为不会煮粗粮,就把米、面和菜煮在一起,「和」亦有混合之意。慈禧吃到这道菜时,只是觉得好吃,她未必知道,这背后其实暗藏着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血泪史吧。
庚子年是闰八月,所以过了两个中秋。著名的晋商乔氏,即《乔家大院》的主人公,当然不能放过太后驾临的机会。第一个中秋是在忻州过的,以祭月为主,月饼只是平常物;而乔家在第二个中秋给慈禧奉上了一款名为「雪莲酥」的月饼。
由祁县著名的老字号糕点铺「是盛楼」制作,本身是给乔家 *** 的,雪白晶莹,做成花形,外人买不到,乔家当然用来借「花」献佛(老佛爷)。慈禧赞不绝口,到西安后,还特命人到乔家取雪莲酥吃,之后每年到中秋,乔家就派人进京奉送雪莲酥。
到了曲沃县侯马驿,侯马地方官一个月之前就开始准备,特招了80 名厨子,日夜操作,精心配置,真的做出了满汉全席108 道菜。由此,慈禧一行在逃亡一个多月后,饮食已经基本恢复宫廷标准。到了西安,更是按紫禁城的规格专设了御膳房,下分荤局、素局、菜局、饭局、茶局、酷局、点心局等近10 个局,厨师共有100 多人。
这一次「西狩」,一些晋陕面食、小炒的做法传入宫中,满汉全席的菜谱流落民间,正当民间与御膳切磋交流之际,李鸿章正坐船北上京师,准备展开他人生中最艰难的的一次谈判。
你是否需要了解?
慈禧太后真的每一顿饭要吃100道菜吗?
当然科学研究证明,银的确是能够检验出部分毒。再比如说,为了安全,贵族在吃饭之前都有试毒人,就是为了保证自己不中毒。还有就是每道菜都不能吃三次以上,这还是因为怕中毒。而且本来皇室吃饭,一般吃的菜就很多,一方面来说为了均衡营养,另一方面当然也为了显示皇室尊贵的身份。其次,当年的慈禧太后...
慈禧特别喜欢吃一道菜,但是这道菜在李莲英怀里藏着是为什么?
确实,慈禧太后的宫廷生活是非常的奢侈的,当时的慈禧每天吃饭吃菜都有一百都道,可谓是满汉全席,而且很多菜谱都是海鲜,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见都没有见过的。据说当时的慈禧非常喜欢吃一道菜,但是,这道菜一般都被李莲英藏在怀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底是什么菜?一起来看看吧!慈禧每顿一日...
都说慈禧的生活太奢侈,那究竟有多奢侈呢?
其次,慈禧太后吃饭也是一项巨大的开销,据说慈禧太后一顿饭需要一百道菜,但是实际上慈禧太后根本吃不了这么多,很多菜都是没有吃过就撤掉了,要知道慈禧太后所用的食材都是全天下最好的,人参鲍鱼不计其数,但是这些珍贵的食材才慈禧太后的饭桌上,就跟白米饭没有区别,毕竟这些都是她平时吃腻了的东西...
慈禧平日里从不喝水,那她都喝的是什么?
慈禧太后自从掌握了朝廷大权之后,在生活上就变得非常奢侈和浪费,光是她的衣食住行就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国库再空虚,她仍然要保障自己畸形的生活品味。传说她每顿吃饭的时候,会让御膳房弄上百个菜,但实际她只吃一点而已,剩下的全部浪费或者赏赐给下人吃了,而且她喜欢吃满汉全席,一大桌子山珍海...
慈禧的“丧葬费”花了多少钱?
我们不可否认,大清的颓废、无能不应该完全归咎于慈禧一人身上。但是,从慈禧的生活作风中,我们也能看出,大清的灭亡与慈禧太后有着一定的关系。就拿我们最为平常不过的饮食起居来看,慈禧在饮食方面,“满汉全席”是日常标准,每次用膳,光菜的数量就有108个之多,相当于五万多量白银。要知道,当时的...
慈禧一直以来遭受历代后人骂名,她活着的时候有多挥霍?
慈禧太后是一辈子活的骄奢淫逸,也许她过得很舒适,但是我敢肯定她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死后背负这么多骂名。不仅仅是纸醉金迷的生活浪费了过多钱财,而且还是她的不反抗政策使我中国蒙羞。那么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慈禧太后,她的生活到底有多奢侈?我们就从她的吃穿用度可以看出,她生活之过度...
慈禧死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嘴里含上夜明珠?
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氏,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主要统治者,但是因为这个身份,让她过上了无比奢华的生活,她过一次生日,就有整整108道菜品佳肴,这便是清朝最有名的满汉全席了。看着这些山珍海味,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国清朝的灭亡是有原因的。这么奢靡的生活,这样有权有钱的生活,哪个人能够摒弃呢?所以...
红烧麒麟面简介与传说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慈禧太后在逃难至山西时,仍然不忘烩面的养生功效,多次命令李莲英从山西进贡山羊烩面,以抵御寒冷。直至清末,满汉全席的宗师御厨庞恩福逃离宫廷,正宗的原阳烩面才得以流入民间,成为流传至今的美食。如今,原阳烩面因其独特的汤底、肥瘦适宜的肉质、浓郁的香气、丰富的营养和独一无...
慈禧太后一生极其奢侈糜烂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一天
有的时候慈禧太后心血来潮也会命御厨再格外加几道菜,所以也就形成了108道满汉全席。专门为慈禧太后服务的御厨的人数达到了50人左右,而算上慈禧太后身边的仆人以及杂役人员,每一天围绕慈禧太后服务的人员达到了上百人。有一年,为了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完美的大年初一的体验,所以慈禧太后命工人提前一个月...
慈禧喜欢喝什么汤?她又为何把为她做十年汤的厨子杀掉?
第一,慈禧太后吃腻山珍海味了,想要尝试一些自己没吃过的东西。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的最高掌权人,说起慈禧太后来真的是有太多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了,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的日常生活是很奢侈的,奢侈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慈禧太后每次吃饭都有一百道菜,相当于是满汉全席呀,这么多的菜,她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