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飞天梦是什么? 关于中国古代人飞天梦演讲稿的开头
从古到今,人类一直梦想有朝一日能飞上天空,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古人们对鸟儿具有的这种天才而神奇的本领非常地着迷,认为人类也一定能学会飞翔,于是,古人们便做了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十分可笑的事情。
人类对鸟的崇拜,体现在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之中。在我国的古代,人们就塑造出了“天马”的形象,它的两边长着像鹰一样雄健的翅膀,古希腊的太阳神,也被描绘成头戴翼帽、脚蹬飞鞋的样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诸如《天方夜谭》中飞毯的传说。
不过人类并没有停留在幻想上,有不少令人看起来是“愚人”的先驱,做出了不计其数的惊人尝试。
1900多年以前,我国西汉的一位“飞行家”,在当时的国都长安举行了一次飞行表演。这个人用大鸟身上的羽毛做成翅膀,据说飞行了数百步远。
不过也有人并没有这么幸运。一个名叫约翰·达米安的青年人,用鸡的羽毛做成了一个像鸟一样的翅膀。他希望用这副有趣的翅膀,
从苏格兰飞到法国。有一天,他信心十足地站在苏格兰的斯特林城堡的高墙上,展开翅膀,扇动着跳了下去……
奇迹没有产生,他坠地并摔断了大腿骨。尤其可笑的是,他并不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愚蠢的,却将飞行失败归咎于没有使用老鹰的羽毛做翅膀,因为他认为鸡属于不会飞行的地面禽类。
人类从天空到太空的征程17世纪时,一位土耳其人自制了一副飞翼,从高楼上跳下,据说很幸运地飞行了好几千米远。
同样是另一位土耳其人,他没用飞翼,而是穿上一件宽大的斗篷,里面用硬枝条撑着,希望能像蝙蝠一样飞行。飞行中,斗篷内的一根枝条折断,斗篷无法撑开,他便坠地而亡了。
有的人认为双臂没有劲,靠双臂扇动翅膀是飞不上天的。于是,便有人用双腿绑上翅膀,用脚蹬着试图飞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对鸟类和蝙蝠的飞行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设计出了一种用脚蹬来扑动翅膀的“扑翼飞机”,然而,也没有成功。
为什么人类即使有了像鸟一样的翅膀,还无法飞行呢?道理很简单,人类没有鸟类那样发达的胸部肌肉,那样快的心脏跳动和新陈代谢功能,也没有鸟儿一样光滑的流线型体形。
一只鸽子大约340克,所发出的飞行功率为0?0256马力,相当于每千克体重发出0?075马力(1马力=735?499瓦),它的胸肌约占体重的1/5。而人类最好的运动员,能发出的功率为0?5马力,按70千克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不过0?021马力,仅为鸽子的1/4。如果人想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飞行,还需要长15千克的胸肌和臂肌,胸部的骨头也要向外突出1米才行。另外,人类的心脏相比鸟类要弱一些。人的心脏仅仅占整个体重的0?5%,而鹫鸟的心脏却占其自身体重的8%之多,可以做许多飞行特技的小蜂鸟,心脏竟占整个体重的22%。
由此,人们可以得出结论,人是无法靠自己的力量作扑翼飞行的。
中国的飞天梦简单来说吧 就是三步走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发射神舟六号,即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完成后,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将会实现经常化,为中国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有关古人对宇宙和太空的认识,自古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当古人们目睹美丽的蓝天,面对奇异的星空时,他们创作出了许多极富想象力的神话与传说。这些神话与传说,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同时也孕育了后来的航空航天科学及实践。
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所创造的神话传说极为丰富,并且生动感人。它们有的是口头流传,有的记录在典籍中,有的反映在文学艺术作品中。
在我国,关于飞天的神话传说主要有:
《山海经》中的“人鸟一体”
在根据民间传说编著的《山海经》书中,有不少“人鸟一体”的怪异插图,如羽民国(羽民国在东南方,国民长着一颗像鸟一样长长的头,身上长满了羽毛)、人面鹗等。这些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怪异图,表达了古人想借飞鸟来实现飞行的愿望。
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书中一幅名为“敦湖”的插图。据推测,它可能是古人通过对人、兽、鸟三者的比较认识到:人的头脑比飞禽走兽发达;而野兽的力气比人、鸟都大;飞行离不开翅膀,因而创造出人面、兽身、鸟翼三合一的敦湖图。
飞行器的基本要素:控制、动力和翼。人面代表高等智慧,相当于飞行器操纵、控制系统;兽身表示力大无穷,相当于飞行器的发动机;鸟翼象征展翅高飞,相当于飞行器的翼。可以说,“敦湖”是古人向往飞行,对人、兽、鸟三者的“部件”重新进行组合的最佳方案。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在我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故事之一。它说的是后羿从西天王母娘娘那里求得“不死之药”,想着夫妻分吃,如此可以长生不老。谁知后羿的妻子嫦娥竟然偷着一人吃了,结果她不由自主地飞上天空,一直升到月宫里。
这不仅是航空神话,而且也是航天神话。这说明古代的中国人,不仅有航空的理想,甚至还有登上月球、征服宇宙的愿望。
屈原的飞龙车
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在《离骚》中便曾想象自己驾着由飞龙拉着的车,在天上飞行。朵朵云彩就像一面面旗帜,在他车旁迎风飘扬;而凤凰一边唱着歌,一边随他在空中飞翔。他飞过巍峨的昆仑山,飞过一望无际的流沙河,最后到达天边的西海。
飞天伎乐
我国甘肃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其职能是侍奉佛陀和天帝释,因能歌善舞,周身还散发着香气,所以又叫香音神或飞天伎乐。按佛经的描述,飞天的形象似人非人,头上长角,并不美。但经过艺术家之手,却成了形貌俊美的天男天女。这些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飞天,身披天衣,环绕彩带,飞腾之状犹如游龙翔凤,彩云飘扬。这是人们向往飞行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汤王的回赠
传说,成汤时期,西方有个奇肱国。奇肱国的人都是独臂,但心灵手巧,会猎取飞禽,还会制造飞车。人乘坐飞车可以快速飞到很远的地方去。
有一次刮西风,把奇肱国的人和飞车刮到了汤的国都豫州。汤王把独臂人和飞车的到来视为不祥之兆,于是把飞车给毁了。过后,汤王觉得失礼,遂令工匠复制奇肱飞车。过了10年,有一次刮东风,又把奇肱国人和飞车刮了回去。
知识点
“嫦娥1”号
“嫦娥1”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1”号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1”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句号。
你是否需要了解?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中,写出了我国古代人们飞天梦是通过对...
一、嫦娥奔月 古代中国人对飞天的梦想,首先体现在“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中。嫦娥,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月神,因吞食了长生不老药,身体变得轻盈,最终飞升月宫,成为了月中仙人。这个故事不仅寄托了古人对长生不老、摆脱尘世束缚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们对天空、对月亮的无限遐想。二、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中国古人的飞天梦是什么?
我国甘肃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其职能是侍奉佛陀和天帝释,因能歌善舞,周身还散发着香气,所以又叫香音神或飞天伎乐。按佛经的描述,飞天的形象似人非人,头上长角,并不美。但经过艺术家之手,却成了形貌俊美的天男天女。这些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飞天,身披天衣,环绕彩带,飞腾之状犹如游龙翔凤,彩云...
我们中国的飞天梦是什么?
中国的飞天梦简单来说吧 就是三步走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
我国古代人们飞天梦是通过:哪三个神话故事的记述
我国古代的飞天梦想,最早可追溯至上古神话时代。女娲补天的故事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这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天空的敬畏之情,也隐含着一种超越现实的飞天想象。而嫦娥奔月的神话,则描述了一位仙女为了逃避凡人的纷扰,选择飞升至月宫,与月兔相伴,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这种远离人间纷扰的飞升想象,实际...
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中,写出了我国古代人们飞天梦是通过对...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我了解到古代中国人飞天的梦想,通过五个神话故事中的记述得到了体现:嫦娥奔月、九天揽月、鲲鹏展翅、人飞于天、车走空中。这些故事描绘了古人对于超越凡尘、飞向天际的美好向往。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述了嫦娥因偷吃不死药而飞升月宫,成为了月宫仙子,这一故事象征着人们对月球的向往与...
风筝,古人的飞天梦
风筝,古人的飞天梦 远古时候,神秘的天宇是神居住的地方,凡人想进入天宇一定要像鸟一样生出翅膀,大约这就是古人飞天梦的开始。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挂着一只中国古代的风筝与火箭模型,一旁的标牌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韩非子》记载墨子在鲁山“斫木为鹞,...
古人的飞天梦——风筝
古人的飞天梦,始于对天空的向往与探索。这梦想的萌芽,或许源于远古时期对神居住天宇的虔诚信仰,激发了人类对飞翔的渴望。随着历史的长河,这一梦想逐渐从神话步入现实。在《韩非子》中,墨子的故事留下了人类最早探索飞行的足迹,他用三年的时间,创造了一只木鸟,虽只飞行一日便折翼。这木鹞,是世界...
古人的飞天梦都包含什么?
从古到今,人类一直梦想有朝一日能飞上天空,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古人们对鸟儿具有的这种天才而神奇的本领非常地着迷,认为人类也一定能学会飞翔,于是,古人们便做了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十分可笑的事情。人类对鸟的崇拜,体现在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之中。在我国的古代,人们就塑造出了“天马”...
千年梦圆在今朝飞天的过程怎么写
古人的奇妙幻想——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千年的飞天梦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呢。第一、万户试图乘火箭上天,虽经挫折但仍坚持追;第二、试图发射...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主要是哪几个阶段?
是因为中华民族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与成千上万的 航天工作人员默默奉献、夜以继日的工作才使数千年的中 华飞天梦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