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的换算,古代药方中的一两是现在的多少克? 中医方剂书中的一两和一钱现在大概换算是多少克啊?

作者&投稿:卞启 2025-05-21
古代药方中的一两是现在的多少克?

古代药方中的一两是现在的31.25克。
古代一斤为16两,又因为一斤为500克,因而一两为31.25克。
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表述:“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意思是十六黍等于一豆,六豆等于一铢,二十四铢等于一两,十六两等于一斤。
从有“斤”这个概念开始,一直到民国结束,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不是今天的10两。有了“斤”的重量,再去算“两”的重量轻而易举,一律除以16就是。


扩展资料:
1斤等于500克,是由1929年2月制定、1930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民国度量衡法》第五条所规定:“市用制长度以米三分之一为市尺(简作尺),重量以千克二分之一为市斤(简作斤),容量以升为市升(简作升),一斤分为十六两,一千五百尺定为一里,六千平方尺定为一亩,其余均以十进。”
该法第六条规定:“两:等于斤十六分之一即十钱(0.0625斤)。 ”
所以从1930年到1959年,中国法定的“两”为500克的16分之一,即31.25克。此前,中国各地、各行业都有各自的斤、两重量标准。这次度衡量改制后,这一历史时期的文献大多采用公制与市用制并行。
例如,1944年9月19日晋绥边区行政公署颁发的供给标准: “口粮(每人每天):军队系统小米1斤8两(750克)”;1945年1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规定的供给标准:每人每天“油5钱(15.625克)”,其中的斤、两的定义都符合上述法规。
1959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1市斤=0.5千克,1市斤=10两。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

现在是一两是50克。不过,中药沿袭古制,一斤是16两,1两是10钱,1钱是3.125克,那么一两就是31.25克。

中药材以市称计算,即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国务院在1979年指示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g为单位的公制。现将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附如下:

1斤(16两)=0.5kg=500g

一(市)两=31.25g

一(市)钱=3.125g

一(市)分=0.3125g

一(市)厘=0.03125g

扩展资料

质量单位换算

(1)1 千克 = 0.001 吨

(2)1 千克 = 1,000 克

(3)1 千克 = 1,000,000 毫克

(4)1 千克 = 1,000,000,000 微克

(5)公制: 1斤 = 10两 = 100钱

(6)市制: 1斤 = 16两 = 160钱

(7)1两 = 0.05千克 = 50克

(8)1斤 = 10两 

(9)1斤 = 0.5千克 = 500克



现在是一两是50克了。不过,中药沿袭古制,一斤是16两,1两是10钱,1钱是3.125克,那么一两就是31.25克。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清以来的一两,比较接近新中国1959年以前的计量。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一钱是十分。换算成公制,一斤500克,一两31.625克。实际工作中,以一两=30克算。汉代的一两,现代考证的悬殊比较大。

30克左右,看是什么时期




你是否需要了解?

《脾胃论》中一两是多少克,一钱是多少克,一分是多少克?
我国古代一斤为16两所以一两大约为现在的30克一钱是3克,但是3钱一般用10克。但是脾胃论中的一两究竟是多少 我也不清楚,我没有看国这本书,但是中药的古今换算基本就是我以上说的那样,我的建议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古代药方里的计量单位有的用:钱,两;升,合。斗,石。同一个药方,有的用...
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广泛采用16进位制,即1斤=16两=160钱。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须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近似值进行换算:一两(16进位制)=30g 一钱=3g 一分=0.3g 一厘=0.03g 合gě 容量单位,十...

古医书药方中的一两是几克重?
回答:指导意见: 古代的1钱=现代的3克 .古代的一两=现代的30 克啊。中药的古方,一般是需要换算成现代的单位 。

清代一两等于今天多少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规范化。一两作为质量单位,在清代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商业交易以及医药等领域。例如,在中药材的配伍中,常常使用两作为计量单位,而医生开具的药方也会明确标注每味药的用量为若干两。总之,清代一两等于约37.3克,这一换算关系反映了当时度量衡制度的特点。

中药中一两等于多少克
一两等于15.6克 我赞成古方用古代剂量。我曾经用肾着汤治一病人,就是用一两等于15.6克的,不过就用了2剂,病人在这之前连路都不能走的病竟然好了。李可先生首用古代剂量,特别对危重病人救治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光大中医精神的楷模。以下来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民间中医版 1981 年考古...

...同一个药方,有的用两,有的用升,两与升合多少克
1. 在古代药方中,计量单位常常使用“钱”、“两”、“升”、“合”等,这些单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有着具体的换算标准。2. 明清时期普遍采用的16进位制中,1斤等于16两,1两等于10钱。现代中国对中药的计量单位已经转换为公制,即1公斤等于1000克。3. 为了方便古方配药和现代用药之间的换算,...

中医中1合是多少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通过这些换算,可以将古代药量单位与现代药量单位进行比较,确保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古代和现代的计量单位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此外,这些换算方法是基于一般情况下的换算,具体药方中的药量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解放前的药方,一斤十六两算,十两是多少克,一两二钱是多少克?
解放前, 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10钱。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钱约等于3克, 一两约等于30克。一两二钱就是36克。

大两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在隋唐时期,人们以三两作为一大两的计量单位。根据宋朝学者赵令畤在其著作《侯鲭录》卷四中的记载:“药方中一大两,即今之三两,隋代合三两为一两。”这说明了在隋朝时期,人们将三两合并为一大两的标准。到了清朝,学者顾炎武在其著作《日知录·大斗大两》中进一步解释道:“《唐六典》记载,二十四...

1两等于几克
1两等于50克。这个换算关系源于我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体系。在古代,我国使用了一套独特的计量单位,其中包括了“两”这个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方便与国际单位制进行换算和对接,我国对传统计量单位进行了标准化和现代化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确定了“1两等于50克”的换算关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