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大雁作文600字 以大雁告诉我作文600字

作者&投稿:那柿 2025-05-23
作文:大雁我想对你说(600字)

一群大雁落在公园的湖边,它们打算就在这里生活,到了秋天的时候再回南方越冬。

  公园里的游客见到大雁都很惊喜,纷纷掏出一些饼干,鱼片等食物丢给大雁。一开始大雁不知道游人丢的什么东西,“哗”地全散开了。等游人们走了以后,它们才慢慢地靠近那些食物,美美地品尝起来。

  后来,大雁们知道游人对它们没有威胁,每当游人丢下食物时便争先恐后地一哄而上。日子久了,大雁们就以游客给的食物为生,一个个长的圆滚滚的。

  秋天来了,大雁们仍然每天过着安逸的生活。它们不想回南方了,飞那么远,太累。

  到了冬天,大雪下个不停,游客们日渐稀少。大雁们躲在洞穴里瑟瑟地发抖,它们又冷又饿。有几只试图往南方飞去,但沉重的身躯和寒冷的空气让它们没飞多远就折了回来。

  天气越来越冷,公园已经关闭了。大雁们找不到食物,冷风不断地从它们的羽毛里透进去,它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怀念去年的这个时候。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来到了。”这一句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这一句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

    “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这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珍视。

    “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作者为孤雁而感伤,为它们失去亲人而悲哀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枪杀大雁者的反感乃到愤恨。

    “每天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大雁用生命实现联合的信念,而人类却遥不可及,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扬、钦佩、崇敬之情。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这一句是说春分后大雁回归,它离开了食品丰足、冬季温暖的南方,最后来到阳光充足、夏季僻静的北极,生育小雁。迁徙中的大雁,它的鸣叫,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陆带来诗意。作者觉得大雁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大雁是人类的朋友,他喜欢大雁。

春天,大雁排成“一”字和“人”字,从南方飞向北方;秋天,大雁排成“一”字和“人”字,又从北方飞回南方。年复一年,它们总是这样。你知道大雁为什么会排这整齐的雁阵吗?
以前,大雁飞翔的时候,是不排队的。白天,它们忙碌了一天,晚上,就在河边的草丛里、芦苇丛中睡觉。每天夜晚,雁群里都有一只雁不睡觉,为大家守夜,防备猎人在夜里带着火枪来打雁。有这么一群大雁。这一天晚上,它们在小河边的草丛里休息。领头老雁不放心,临睡前嘱咐守夜的雁说:“从现在到天亮,你千万不能打瞌睡呀。要静静地听,仔细地看。一有动静,就赶快煽动翅膀叫醒大家,不然,猎人就会伤害咱们的。”守夜的雁不耐烦地说:“爷爷你去睡吧,我都知道了。”“你年纪轻,没有经历过受害的事,一定要多加小心呀。”“我会小心的。您怎么总是说个没完,多罗嗦!”老雁不再说什么,跟大家一起去睡了。
这时,正是秋末冬初时节,夜里小风一刮,竟“沙沙沙”地下起小雪来。守夜的雁又冷又困,它看看睡在草丛里的兄弟姐妹们,真想像它们一样,把脖子弯在翅膀底下,暖暖和和地睡一觉。它看看天,天已经快亮了。它想:“遇到这样的坏天气,打雁的人会来吗?我守了那么多回夜,都没遇到过打雁的猎人,今天怎么会那么巧就遇上他们啊。我还是去睡一会儿吧。”守夜的雁想来想去,就钻进草丛里睡觉去了。
猎人们都知道,守夜的雁在天快亮的时候最爱打瞌睡,遇到坏天气更大意,打雁人就趁这个时候,带着火枪来打雁了。打雁人找到了雁群,架起火枪,“轰”的一声,雁群中只飞走了一只大雁,其余的都被打死了。飞走的是那只老雁。它睡觉时也在惦记大家的安全,所以,它听到响动后立刻就醒了,但是,还没来得及叫醒大家,火枪就响了……
老雁飞走以后,把这件痛心的事告诉了所有的大雁:因为“一”只雁不小心,全家的骨肉都被“人”打死了!大雁们知道了以后,不但每回守夜更加小心,在天空飞翔时,还排成了“一”字和“人”字,用这整齐的雁阵告诫后代子孙们,千万不要忘记这惨痛的教训啊。
这也许只是一则纯粹的故事,但研究发现,雁群是由许多有着共同目标的大雁组成,在组织中,它们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当队伍中途飞累了停下休息时,它们中有负责觅食?照顾年幼或老龄的青壮派大雁,有负责雁群安全放哨的大雁,有负责安静休息?调整体力的领头雁。在雁群进食的时候,巡视放哨的大雁一旦发现有敌人靠近,便会长鸣一声给出警示信号,群雁便整齐地冲向蓝天、列队远去。而那只放哨的大雁,在别人都进食的时候自己不吃不喝,是一种为团队牺牲的精神。另外,雁群组队飞要比单独飞提高22%的速度,在飞行中的雁两翼可形成一个相对的真空状态,飞翔的头雁是没有谁给它真空的,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总有人带头搏击,这同样是一种牺牲精神。而在飞行过程中,雁群大声嘶叫以相互激励,通过共同扇动翅膀来形成气流,为后面的队友提供了“向上之风”,而且V字队形可以增加雁群70%的飞行范围。如果在雁群中,有任何一只大雁受伤或生病而不能继续飞行,雁群中会有两只自发的大雁留下来守护照看受伤或生病的大雁,直至其恢复或死亡,然后它们再加入到新的雁阵,继续南飞直至目的地。
故事虽然简简单单,大雁的行为也只是普普通通,但再次看到这些对我却有着很深的触动,由此想到现在提倡的团队建设,那天空中成群结队南飞的大雁,不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企业所需的团队建设一支楷模式的完美团队吗?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不少启示:


你是否需要了解?

模仿大雁归来写作文狗
4. 《大雁归来》600字作文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来到了。”这一句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

六年级送别作文600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六年级送别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六年级送别作文600字1 距上次去探望奶奶,那已经是五个月前的事了,可我始终忘不了奶奶送...

大全作文600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全作文600字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全作文600字 篇1 困境即是赐予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

刘家峡的秋天作文600字
三、大雁南飞的壮丽景观 秋天,也是大雁南飞的季节。在刘家峡的天空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振翅高飞,向着温暖的南方飞去。这一景象不仅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也让人不禁想起古人“雁南飞,秋风起”的诗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四、静谧而深沉的秋日氛围 随着秋天的深入,...

中考作文600字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考作文600字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作文600字 篇1 曾经,我们怀着对小学的憧憬与期盼,怀着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快活地学习、玩耍;曾经,琅琅的读书声、亲...

告别作文600字初中
大雁必须告别今年的北方,明年才能仍旧返回;鱼儿必须自食其力,才能面对海洋的险恶;果实必须从树上掉落,才能让人们品味到它的香甜;花朵必须在花期过后凋零,明年才能开放的更绚丽…… 告别,让我们找到更好的自己,迎接新的未来! 告别作文600字初中2 即将期末考,即将告别初一,即将升上初二。这时,我却犹豫了。 今天是...

以守望为题的作文,600字,初中的哦,谢谢啦。。。
守望幸福 大江挟雷霆之势,虽知前方有千沟万壑仍奋染东流;檐头雨珠依恋大地,明知会跌个粉碎仍投向泥土;大雁心怀故园,万水千山也阻挡不了它的归来。它们都摇响了守望的风铃,你是否也已全身武装,准备出战?守望前方,你需要自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曹操年老已迈,仍呼出:“老骥伏枥...

中考优秀作文600字
中考优秀作文600字 篇2 鸭子在捉鱼时误以为月亮在水中的银光是小鱼,便潜下去捉。它没有想到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同时,遭到同伴讥笑。它从此便不再捉鱼,被活活饿死。 鸭子为何死去?太在意别人的讥笑。鸭子的悲哀告诉我们:做自己认为对的,做自己该做的就好。 人行于世,就该做一个“独行侠”,走自己的路,何...

求一篇有关五一劳动节的所见所闻的作文 题材不限600字左右
春风春雨把原野拂过,惊起一层漫漫绿色。五月,在这春天的季节,是一场雷鸣后大雨来临,南飞的大雁跋山涉水归家的日子;是杏花开遍山野“她在丛中笑”的烂漫季节;是冬麦扬穗农民挥汗荷锄,辛勤耕耘的好光景。蛙鸣虫叫,鱼跃雀散,初春的旷野已是喧声鼎沸了。扶摇而上的风筝拥入碧空的怀抱,地上的人们...

生命的话题作文600字
生命的话题作文600字 篇5 生命短暂,宽度无限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华贵的丝绸;画眉死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人生短短几十载,然而面对这有限的生命,我们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令其意义无限,价值无穷。生命虽短暂,但其宽度无限。 走在历史长河中,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深知生命之须臾,于是在有生之年拓展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