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最值得夸耀的事件是什么?

作者&投稿:保品 2024-07-02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刚刚站立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强大的美国互为主要对手进行的一场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较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从其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出发,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面对世界上最强大、武器装备最现代化的美军,中国敢不敢出兵、能不能同美国进行战争较量。这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摆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面前异常艰难的重大战略抉择问题。

中国党和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这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现,是敢于斗争的勇气与善于斗争的智慧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

历史证明,“抗美援朝决策,使中国获得战略利益是巨大的,甚至超过了决策者原先的预料。”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美国再也不敢轻易在军事上作侵犯中国的尝试。新中国拥有长期的和平建设和社会改革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抗美援朝的正确战略决策以及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二、钢铁之师令天地动容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武器装备水平对比极为悬殊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武器装备相当落后;而面对的是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全部先进武器的美国军队。

然而就是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人,仍然坚守阵地,顽强地同敌人血战到底,将中国军队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发挥到极致。

长津湖之战,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中,志愿军全连官兵死守战位,忍受极度严寒以战斗姿势受冻牺牲,凝结为一尊尊凛然的冰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向死而生,展现出让对手肃然起敬的“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英雄们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决不后退一步的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支钢铁之师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连续进行了5次大规模战役之后,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从而成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但最终赢得了胜利,令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往直前、浴血奋战,充分发扬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这是取得一切胜利的决定因素。

三、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和代价,最终赢得了胜利,切实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新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财富,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族谱中占有重要地位,必然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它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抗美援朝的现实启迪:

抗美援朝战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

这一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和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长期和平建设的环境。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雄辩地证明:中国人民受欺侮、受凌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有能力、有资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给后人留下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对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清资本主义的贪婪和侵略本质,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从不畏惧战争,只有敢战善战,方能止战胜战。

牢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经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必将赢得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中国近代史最值得夸耀的事件是什么?
答: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1950...

中国近代史最值得夸耀的事件是什么?
答:我认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值得夸耀的事情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的斗争史,其中有丧权辱国的屈辱史,也有救亡图存的奋斗史,而五四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5月4号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爱国运...

中国近代史最值得夸耀的事件是什么?
答: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抵御外敌入侵是最值得一个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就像苏联的卫国战争一样,人家再怎么吹都不为过。那么中国近代史有和苏联一样伟大的卫国战争,但是我们却很少像毛子那样去宣扬我们的民族英雄呢?八年全面抗战,无数英烈献出了生命,用血肉之躯抵御外辱,他们的名字也许无人知晓,...

近代史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答:1、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强烈求!!!中国近代史上你最喜欢的人物和历史事件
答:岳飞,直捣黄龙

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你感动的人或事是什么?结合史实阐述理由
答:中国近代史上,最令你感动的事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被称为中国近代里程碑的事件是什么?
答:中国近代里程碑的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中国带来了民主的曙光。

中国近代史上(即1840年--1949年)的伟大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至少...
答: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

近代史中国的哪些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事?
答: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的地方。正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这场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南昌起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企图用血腥的屠杀来消灭...

中国近代史10个著名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
答:— 遵义会议 9、邓小平—— 挺进大别山 10、张学良 ——西安事变 就近代的中国而言,历史的逻辑是这样的:西方冲击——中国反思和变革: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或清末新政,首先都是为了应付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