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说曹操时讲到,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作者&投稿:智罡 2025-05-24

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经过各种酸甜苦辣的阶段,如果熬不过去,人生就是这样了。如果能够熬过去,那美好的未来可能在等着大家。如何面对挫折或者困难,是每个人要调整的。

简单来说,要想成功必须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否则的话,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呢?我们发现一个现实现象, 小时候比较老实的孩子,为什么长大以后,没有什么出息呢?

当然这里所说的出息,讲的是巨大的成功。老实的孩子不是不好,而是遵循传统的管理及约束,一般不敢放开手脚做事,所以更多的老实人一生只是过着安稳日子, 毕竟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最终无法形成事业的最高峰。

记得易中天先生曾经在节目当中提及曹操,由此人的经历说出一个道理: 就是小时候比较老实的例子,长大以后没有出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曹操的人生经历。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人,他属于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大人物,属于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凭借自己的努力,怀抱着超人的政治野心,他巩固了曹魏政权。

很多人对于曹操的了解,可能是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上。 此书将曹操形容为一代枭雄,亦正亦邪。他做了很多常人不理解的事情,比如说成为董卓身边的卧底,只为了有一天可以匡扶汉室,也可以将帮助过自己的一家人杀掉。

他的心态与常人不一样,他有着报国忠君的心思,但他又敢挟天子以令诸侯 。从他的经历来看,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文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非常成功。

在军事上,他算是比较厉害的,为了奠定北方,他精心筹划的官渡之战,直接大败袁绍。在政治上,他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巩固了曹魏政权,统一了北方, 给人民一个非常好的休 养生 息的环境,经济发展速度快。

在文学上,给世间留下了很多有气势的文章,包括墨宝。我个人最喜欢他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非常有气势,大将及枭雄风范。对此这个人,易中天先生是非常欣赏的。

在一次品读三国曹操时,易中天先生提出了一个让大家可能接受不了的观点。 从曹操的成长经历来看,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比较老实,那长大以后不会有什么出息。此论点一出,引起了网友的各种讨论。

有的人认为易先生提出此论点过于片面,不能以偏概全。有的人认为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品味这句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个观点用于当今的 社会 ,依然是非常有道理的。 那么对与不对,得看个人的看法。

不过易中天先生能够提出这个观点,可不是随意开口说的, 他经过了认真思考,反复研究曹操的成长历程才得出的一个结论。我们来看一下小时候的曹操是怎么样的,或许就能够理解易先生所得到的观点了。

小时候的曹操非常调皮,利用叔伯对自己的不满,想了计策让父亲与叔伯之间挑拨离间,没想到他竟然成功了。父亲与兄弟的关系产生了隔阂,所以即便是曹操犯了错, 叔伯想告状也不顶用,曹操不再受父亲的皮肉之苦了。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不过让我们看到了此时的曹操,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技巧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解决问题。 当然除了这些,小曹操偷鸡摸狗什么都干,就如同一位混世魔王。

难道正如易中天所说,小时候如此调皮的曹操,由于他的混世魔王身份让他有了后面的杰出成就吗?我看未必。 顽劣与出息可不是正比的,这可是两码事。

对比易中天的论点,经本人分析我个人认为,小曹操的顽劣虽然是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但由于他具备了这样顽劣的头脑。 他的思维与一般人不一样,比如说敢于突破传统的约束,敢于挑战自我及权贵。

或许只要有三分把握,曹操就敢去做事。 老实的人在做任何事情,尤其是有一丝风险的事情之前,都会遵循凡事三思而后行,结果等到出手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但曹操不是这样的人。

由于顽劣的性格,造成了他谁也不怕,可谓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就去干,干了再说,大不了失败再来。 相信大家记得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那么多的失败,何来成功呢?老实人却不是这样。

老实人要达到九成以上的成功率才可能出手,而且出手时不够狠,想来思去,执行力不到位。而曹操这样的人,只有三成的成功率就出手, 而且目的性非常强,直接快,狠,准,直接了当,成功的机会更大。

在心态调整方面,老实人失败一次,可能从此就陷入了人生低谷,无法站起来。 而曹操可不这样,失败了无所谓,继续站起来战斗,一直到成功为止。 并且第二次转换思维重新再来,说到脸皮无疑比老实人更胆大。

我们看到小时候顽劣的曹操,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活跃的思维,有着各种创新的鬼点子,最后成为一代枭雄。 我们看一下他做过的事情:唯才是举,分制匈奴,官渡之战以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这可不是老实人敢做的事情。

易中天先生认为,一个人小时候太老实,长大以后没有出息。如果从字面上分析,或许这有点以偏概全,不过细品以后,发现这个观点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们要从这句话当中去了解什么是成功的因素。

我们发现从古到今,很多成功人士或者大咖人物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脖子以上的头脑, 他们的头脑思维非常创新,总是能够突破传统思维的约束,敢于挑战他人,敢与挑战权威,想法创新,有超强的创造力。

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才华作为基础以外,还要学会适应 社会 ,中规中矩不是不好,而是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要学会大格局。 有自己更远的人生目标,并全力以赴,调动自己的潜力,才可能会实现目标。那么你敢接受这样的挑战吗?




你是否需要了解?

易中天的幽默到哪里去了
回答:  刘继明  二十多前在武大读书时选修易中天先生的《中西比较美学》,每次去上课总是要提前赶到教室占座位的;若稍晚一步,不仅找不到座儿,连走道也挤得满满当当,想“见缝插针”都难了。   易先生的课的确讲得好。一门在别的老师那儿也许枯燥乏味的课程,到了他这儿却妙语连珠、趣味横生...

易中天品三国中写曹操的段落摘抄
但是当我们弄清楚曹操的历史形象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历史形象它也不是那么好弄清楚的。比方说,民间都说曹操奸,很多人不喜欢曹操。苏东坡就讲到,在北宋的时候,民间有很多讲史的,就是说书的,说三国,一说到刘备失败,听众就痛哭流涕;一说到曹操失败了,大家拍手称快。那么说明...

评价曹操
【易中天老师对曹操的评价】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鲁迅评价曹操—— 曹操是一个大英雄】 鲁迅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 ,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

3月25日(重播) 易中天品三国(六)——一错再错 易中天
CCTV10]易中天品三国之六——一错再错 东汉末年,就在曹操初步显示出他的政治远见和英雄气概时,另一...怎么这么没出息啊,这个小老婆生的就是没出息,是不是,你想想我们老袁家“四世三公”,你再弄个皇帝...于是曹操出手了,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非比寻常,他已经到洛阳城迎奉了天子,而且把天子迎到了他自己的...

在你眼中曹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者易中天在《品三国》中把曹操说成是一个“可爱的奸雄”,认为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而且好读书、勤思考的人,不但有情,而且可爱。 曹操被当代的历史学家定位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无疑算得上是最为杰出的人物。 曹操在政治上其实“先天不足”。东汉后期,宦官集团...

要易中天品三国关于“草船借箭”的内容。
但是如果曹操的军队只有这五千轻骑兵的时候,刘备见了周瑜,周瑜告诉他带来了三万人,刘备怎么会说“很少”呢?你三万加上刘备一万,加上刘琦一万,五万人对五千人还少啊?可见曹操这个时候不只五千人。而且《周瑜传》的正文说得很清楚,说:“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这是《三国志·周瑜...

“说曹操曹操就到”典出何故?
说曹操, 曹操到.英语的说法代表了民间谚语引申后的意义,也就是说虽然曹操是来护驾的,但是正因为曹操及时护驾,却从此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阴谋,是比李郭二人更险恶的devil。所以这句话有时候可以带有贬义。参考资料:http:\/\/cb.kingsoft.com\/search?s=%E8%AF%B4%E6%9B%B9%E6%93%8D%E6%...

读《易中天品三国有感》 ———评论曹操
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是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奸贼”。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 说实在的,曹操从小就奸猾。他这个人,出生不好,家教不好,小时候表现也不好。曹操,字孟德,小名阿满。曹操出生在一个宦官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势,当时很有名气的大宦官曹操虽然出生不...

多疑的曹操
易中天乃是为曹操反案的 请看易教授是如何评论曹操的:易中天: 今天我们讲曹操,讲三国是不可能不讲曹操的,所谓三国就是魏蜀吴嘛,而魏的开 国皇帝实际上是曹操。当然曹操在位的时候没有称帝,是他死了以后他儿子曹丕才称帝, 追认他为魏武帝,但可以肯定曹操是魏的实际上的开创者。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 不...

易中天评三国中的曹操
所以,他杀人不眨眼,却并不以杀人为乐;执法不讲情面,却又通情达理。 这样的事例很是不少。攻杀袁谭后,曹操曾下过一道命令:谁敢哭,连你老婆孩子一起杀!然而冀州别驾王修却公然违抗命令,赶到袁谭尸身边号啕大哭,还要求收葬袁谭的尸体。曹操故意默然不应。王修说:我受袁家厚恩,不能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