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一尺衡量标准是什么啊? 古代一尺是多少?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北朝: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不同的时代一尺对应的长度都不同,以下是具体长度: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近现代 3尺≈1米(m)
1尺≈33.3333厘米(cm)
扩展资料:
长 度 换 算
1千米(km)=0.621英里(mile) 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
1英寸(in)=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 1英寻(fm)=1.829(m)
1码(yd)=3英尺(ft) 1杆(rad)=16.5英尺(ft)
1英里(mile)=1.609千米(km) 1英尺(ft)=12英寸(in)
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尺
1汉尺=0.231米
我们所看到的古书记载的,基本上都可以用汉尺计算
如果有一位古人(关羽)身高9尺=
2米08(2.079米)
7尺=1米62(1.617米)8尺=1米85(1.848米)
七尺男儿就是泛指当时普通男子都能达到的身高
就是七尺以上,不到八尺(到了就是身高八尺了)
也就是1米62以上,不到1米85的这个范围
比如说:
现在很多女生把1米7以下的男生当二等残废
古代这个标准就是七尺(1米62)
”我堂堂七尺男儿“的含义,就是:”我又不是二等残废“
附带说一下:
现在说的尺,通常指的是英制的【英尺】
1英尺=0.3048
米
比如我们现在说到NBA球员身高的时候,都是英尺
如果有一个球员身高9尺(目前还没有那么高的球员)=2米74
姚明身高2米26=7英尺4英寸
你要按NBA的(英制)7尺就要有2米13了
还有一种叫【市尺】
顾名思义,就是集市上使用的(通常就是卖布用的)
不同朝代,市场上的尺的规格不同,各地的市场也有不同的尺度
清末,各种不平等条约签订后
为了适合英制的产品,方便英国产品的买卖,才有了1米=3尺
虽然不等于英制,但是丈量的数据已经和英制非常接近了
古代人说的尺是汉尺
一把汉尺的长度是0.231米
那么人们说的7尺男儿,就是指身高1米62的男子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古时一尺的定义
尺骨,顾名思义,是以人体小臂的长度作为衡量标准。在古代,“尺”被定义为一十寸,而人的手指间动脉的距离,即“寸”,正是由此而来。十寸累积,便构成了“尺”,用以规范事物的大小与距离。周代的度量制度中,寸、尺、咫、寻、常、仞等,皆以人体部位作为基准,展现出古人智慧的巧妙运用。在度...
古代的一尺衡量标准是什么啊?
7尺=1米62(1.617米)8尺=1米85(1.848米)七尺男儿就是泛指当时普通男子都能达到的身高 就是七尺以上,不到八尺(到了就是身高八尺了)也就是1米62以上,不到1米85的这个范围 比如说:现在很多女生把1米7以下的男生当二等残废 古代这个标准就是七尺(1米62)”我堂堂七尺男儿“的含义,...
古时一尺的定义
尺骨,指人体小臂的长度为尺。这里的“尺”,即十寸。人的十个动脉的跳动长度为一寸。十寸即为尺,因此“尺”用于指代规矩、标准的事物。周代的度量制度中,寸、尺、咫、寻、常、仞等长度单位,都是根据人体部位来确定其标准的。寸,即十分,是更小的长度单位。在禾部中解释,一程为分,十分为...
古代一尺等于现在多少厘米
古代一尺等于现在的23厘米到33厘米之间。具体的数值会根据古代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方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明清时期的尺和现代市尺,具体如下:一、明清时期的尺 在明清时期,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约等于现在计量单位的厘米标准中的27厘米至一米左右不等。这是当时社会上比较公认的尺度...
古代的“一
隋代:约29.6厘米 唐代:约30.7厘米 宋元时期:约31.68厘米 明清时期,木工一尺的标准则为约31.1厘米因此,如果你想了解古代一丈的精确长度,只需将上述任一时期的尺长乘以十。例如,如果以唐代的尺度来计算,一丈大约为307厘米。这些数据展示了古代度量单位的演变与地域文化背景的交融。
古代一尺是多少厘米?
以我国古代常用的计量单位“尺”来说,其长度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比如,商代时期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二十五到三十厘米;战国时期的一尺约为二十厘米左右;而在唐宋时期,一尺则大约等于三十厘米出头。所以,如果以现代的标准来衡量古代尺的长度,大致上古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厘米左右。因此...
一尺是多大的?
1899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度量衡条例》,规定一尺等于三分之一米,即33.33厘米。这一标准打破了传统的度量衡体系,将一尺的长度与国际标准接轨。1959年,中国正式实行米制,这是新中国度量衡制度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在这一改革中,一尺作为传统的长度单位被正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米和厘米。这一变化...
古代一尺现在是多少厘米
最初的度量方法非常简单,比如将手指宽度作为一寸,手掌宽度作为一尺,肘部到手指尖的距离作为一丈。随着历史的发展,度量衡制度逐渐演变,尤其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度量衡得到了标准化。以下是一些古代中国朝代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夏朝:1尺 = 10寸,1寸 = 24.9厘米,因此1尺 = 249厘米。- ...
古代“尺”的长度是多少?
1寸 = 10分 1分 = 10厘 这些长度单位在古代建筑、农业、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古代工匠在建筑房屋时会使用这些单位来测量和切割材料,确保结构的准确性和美观。同时,农业活动中也会用到这些单位来衡量土地的面积,而日常生活中的衣物制作等也会依据这些尺寸来裁剪。值得一提的是,...
鲁班尺一尺等于多少厘米?
1. 鲁班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度量工具,它的尺长并不等同于现行的国际单位制厘米。2. 在古代度量体系中,一鲁班尺包含十寸,而每寸相当于现代的三分之一分,即1\/3厘米。3. 根据这种计算方式,一鲁班尺等于大约33.33厘米。4.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换算基于古老的计量标准,而在现代中国,公制单位已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