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归纳如下: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为:可用作介词、连词、副词。
1、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作副词: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以,当代用法如下:
1、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前、二十岁以下。
2、......以君表示用、拿,把,凭借,如以少胜多、以毒攻毒,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表示因为,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表结果,译为“导致”,如以塞忠谏之路也。
5、表示目的,如以待时机。
6、表示于、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
7、表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也作连词,同“而”如城高以厚。
你是否需要了解?
在文言文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并举上典型例句
2、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3、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目的在于:以待时机。以儆效尤。6、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
关于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以 1.作介词 则以铁范置铁板上 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拿 凭 因为 2.作连词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可译为“来”3.作动词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认为
文言文中以有几种用法
“以”字用法归纳 “以”是古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虚词。“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6�1晏子使楚》)中的“以”就作“用”解。“以”常和“为”连用,组成“以为”或“以……为……”结构,译为“认为”,“认为……是...
高考文言文中“以”字有哪些用法
《孙权劝学》)古文中,也有单独的“以”字作“认为”解的,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中的“以”便解释成“认为”.“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下面就结合初一语文新教材(最后两例外),谈谈它的用法.一、作介词用.“以”作介词是其最常见的用法,情况也...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以 ===有3种用法...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
在文言文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并举上典型例句
2、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3、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目的在于:以待时机。以儆效尤。6、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7、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
文言文中“以”字的所有用法,每种意思加上例子
文言文中“以”字的所有用法,每种意思加上例子 〈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
以的用法文言文
1.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
在古代汉语中"以"字的用法
【“以”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以"字在古代汉语中用法广泛,尤其在文言文中频繁出现。以下对其用法进行详细解析。一、作为介词,"以"字的用法多样:1. 引入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拿"、"根据"等。例如:① 不用地以纸帖之。(《活扳》)② 今以蒋氏现之,犹信。(《捕蛇者...
归纳“以” 字 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每个用法后跟一个例句,初三水平,高中...
(1)凭借,靠 如“何以战”或“可以一战”中“以”的用法都是介词“凭借、靠”的意思。(2)认为,以为 如“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就是“以为、认为”的意思。(3)把 如 “必以分人”中的“以”就是“把”的意思。不知答案您是否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