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佛教是宗教吗?如果不是,那他们是怎么定义的 佛教和道教有什么区别,各信仰什么?

作者&投稿:天丁 2025-05-22
道教是不是宗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
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扩展资料:
发端起源
黄帝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为宇宙本体、万物规律,是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以“道”为基点建立道教的神学理论体系;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炼养生,老子、庄子提出的清静无为、见素抱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继承发扬。
战国中期的齐国兴盛起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道教,西汉前期的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武帝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由政治信仰转变为宗教团体。
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构成宗教伦理道德的主体;墨家尊天明鬼、兼爱互助和科技方术等思想与内容,被道教涵盖;《易经》是道士的基本经典,易学理论渗透到神学哲学、符箓丹道和斋醮科仪各方面;先秦道士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也为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汉黄老道教的《太平经》宣扬气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负、乐生好善,以“太平世道”为目标。东汉丹鼎道派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将易学、黄老、火候三者参合,总结发展了道教的养生炼丹术。
西汉时期,文帝景帝两代(前179—前141)以 “清静无为”之学治理天下,与民修养生息,对于社会的各种生产活动及老百姓的生活,尽量不加干涉,任其自然发展。
遂形成了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的政治学说,世称“人君南面之术”,史学界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是故,黄老之学,蔚然而兴。
黄老学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齐国。除上述“人君南面之术”外,还有阴阳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
汉武帝刘彻继位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又崇信神仙。这时,方士们便更以黄帝附和神仙学说,开始将神仙学与黄老学相结合,言神仙者都托名黄帝。
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汾阴方士于土中得宝鼎献于帝,谓黄帝当年亦得宝鼎,广事封禅,常与神会;又言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又言黄帝且战且学仙,然后与神通,最后骑龙上天。
汉武帝听后十分羡慕,感叹不已地说:“嗟呼!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屐耳!”(《资治通鉴·汉纪十二》)这时,帝王臣子业已把黄帝奉之为神明。
到东汉,人们除继续推崇黄帝外,更是尊崇老子。据《后汉书—楚王英》记载:“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佛陀),斋戒祭祀”。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给楚王英诏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
永平年间(58—75)作过重泉令和元和年间(84—86)作过益州太守的王阜,在《老子圣母碑》中赞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判,窥清浊之未分。”这时,已将老子尊为“道”的化身。
至东汉桓帝时(147—167),神仙学和黄老学相结合已正式形成黄老道。《后汉书·王涣传》记载:“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次年,又“亲祀老子于濯龙(宫),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后汉书·祭祀志》)这时,老子已成为崇高的最高神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教

佛教和道教能同时信奉。
佛教、尤其大乘佛教并不排斥其它信仰的共存,也不要求信徒放弃其它信仰。同样,道教也是多神多崇拜的宗教,同样不要求信徒放弃其它信仰,因此佛教徒同时是道教徒是可以的,中国历史上所谓“三教合一”便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既当和尚又当道士,大约是不可以,也实在不太像样的。但是,世界许多主流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信奉一神论,对其它偶像崇拜采取激烈排斥的态度,佛教、道教徒如果要同时成为这些宗教信徒,就需要放弃原有的信仰。
思想特点:
1、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留原则(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来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圆满,境界广大无艮,修行果位直趋无上菩提。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显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与菩萨道,一心本净,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从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到唯识学如来藏,三乘佛法一以惯之却在博大精深程度上节节增上,构成了完整的佛教体系。
2、弘法方法上,大乘佛教注重信仰与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灵活开放、慈悲平等、普度众生、贴近生活。佛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对婆罗门教的野蛮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而此平等与普度的思想集中显现于大乘教义里。总而言之,大乘是佛陀教诲的根本精神所在。

扩展资料五时八教:
1、乃天台宗智顗大师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时定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因由。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
2、分别述之。五时教判,有别有通。别五时,历然有序。通五时,因众生的机感不齐,故教法通于五时。其根机最钝的声闻大众,必须经过上面别五时的调停与陶铸,才能入于一佛乘实相。
3、而根性利者,不必经历五时,有的经历四番或三番的陶铸与调停,甚至随遇一法便可悟入一乘之理,因而,通五时义得以成立。蕅益大师特别注重通五时的意义,佛陀说法是神力自在,任运度生,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方便之教,不可思议;虽有五时的区别,然绝不受五时所局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乘佛教 五时八教

“宗教”一词,是近代产生的,是人为定义的,仁者见而智者见智,因此有争议。

   在几千年前,佛教、道教产生的时候,并没有“宗教”这个词。在后期的佛教中,“宗”和“教”一直是分开来说的,代表佛祖传授的三藏十二部经,代表祖师开创的修行方法。

   直到今天,各个国家词典对“宗教”的定义也不同;而且,各个宗教对“宗教”一词的定义也有区别。比如在中国,“儒教”有人说是宗教,有人说不是宗教。佛教,也有人说是教育而非宗教,这些观点至今还在争论,这就说明,“宗教”一词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定义。




你是否需要了解?

道教和佛教是一家吗?
不是啊,道教我咱们国家本土的,佛教是从印度传国来的,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佛教则是外来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本的,其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

道教与佛教有什么区别??
2、佛教和道教对来生今生的态度不同。佛说来世,道重今生。道教更讲究今生今世之事,佛教更多说来生之事,道教不否认来世,但认为今生人应该过得不留遗憾,更认为来世之时人早已不是自己。3、佛教和道教的修行方法不同。虽然佛道两家都能靠打坐修行,但修行的本质却截然不同。道家打坐修行,要在体内...

道教是否属于佛教?
道教的佛教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教,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而佛教产生于印度.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

道教和佛教一样吗
不相同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不相同的门派,佛教是印度传到我国的,道教是我国本土的。佛教,信仰是因果报应,前世的因,今生的果,今生的因,来世的果。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就是因果循环。多做善事,多做好事,于人为善,佛教经典金刚经也是劝人为善,相传佛祖曾割肉喂鹰这才是大爱。

道教与佛教
道教属于本土宗教,所以很多习俗习惯在里边是理所应当的,而佛教是外来的,如果想发展就必须本土化,也就是吸收一些本土的东西,包括借鉴吸收很多道教的东西。比如藏传佛教就是当地的苯教和佛教的融合。千百年的发展各自都有智慧与璀璨的地方,所以道教和佛教也是相互融合,借鉴。也就产生了很多共有的文化。...

道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
2、佛教则是外来宗教,其传世人释迦牟尼比孔子的生活年代还要靠前,所以其比道教出现得早,后者在东汉时期才建立起教派,而这时,释教也恰从中亚各地区传入中国。虽然是外来宗教,但是释教的适应能力极强,为了发展壮大自己,对自己进行本土化改造。二、世界观不同:1、道教其实有一个很朴素的观点,那就...

道教和佛教是一回事吗?
佛教和道教相同的地方 两者都是劝人向善、济世度人的宗教。正如《太上感应篇》里讲到的:“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灾祸和幸福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认为造成的,行善和作恶产生的报应,就像影子一样跟随人的左右。《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的劝善书籍,同时佛教也把它作为佛教书籍广布...

道教和佛教是一家吗?
道教和佛教原则上不时一家,道教是中国特色,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而佛教则是两晋时期始从天竺国传过来的外来教,但由于五代十国时佛教在中国大陆上极为盛行,而道教又相对出现的较晚,使得道教多多少少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所以出现了道教胜地教城隍庙.由于中国传统习惯,人们都认为拜的神多了自又神庇佑,所以...

佛教和道教哪一个是我们国家自己的?还是二者皆是呢?
在宗教信徒的增加之中,也衍生出了僧伽制度。 也就是出家僧尼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定及传统习惯,也会在很多时候举行属于自己的佛事仪式和节目。两个宗教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当中,都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古代人们对于信仰的推崇,道教和佛教等其他派系在我国都有非常好的信徒和传播基础。同时...

佛教和道教是一回事吗?
不是,佛教是有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也就是我们知道的如来佛主,而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是多神教,形成于东汉末年的太平道(张角)和五斗米道(张道陵),到南北朝开始大发展,是一种结合阴阳学说,鬼神崇拜,神仙说,炼丹术的混合体并把老子拉来认作始祖。佛教也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