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律成大事年表

作者&投稿:貊奖 2025-05-16

郑律成,这位朝鲜族的音乐家,以其卓越的贡献和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在中国和朝鲜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生涯充满了革命精神与艺术创作的交融。


1933年,郑律成抵达中国南京,参加了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并进入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他在此期间不仅投身革命活动,还广泛涉猎音乐,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声乐,为他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6年,郑律成创作了他的首部作品《五月之歌》,这标志着他在音乐领域的初步亮相。随后,他前往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和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继续深造,并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


1938年,他创作的《延安颂》广为传唱,这首歌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象征。1939年,郑律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进一步发挥了创作才华,谱写了著名的《八路军大合唱》,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军队的深深敬意。


1945年,郑律成返回朝鲜,担任了多个重要音乐职务,如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协奏团团长和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这段时间,他创作了《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朝鲜解放进行曲》等作品,这些歌曲激发了朝鲜人民的战斗热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1950年,郑律成的命运与中国紧密相连,丁雪松的调令和周恩来总理的请求使他得以回到祖国,他加入了中国国籍,定居北京,继续他的音乐创作事业。


1976年,郑律成在北京不幸离世,他的音乐遗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载史册。他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座丰碑。


扩展资料

郑律成(1914—1976),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光州。后加入中国国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作曲家。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音乐创作,其作品耳熟能详,被广为传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曲作者。




你是否需要了解?

郑律成大事年表
1933年,郑律成抵达中国南京,参加了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并进入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他在此期间不仅投身革命活动,还广泛涉猎音乐,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声乐,为他的艺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6年,郑律成创作了他的首部作品《五月之歌》,这标志着他在音乐领域的初步亮相。随后,他前往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