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杀岳飞,民愤至今未消,南宋皇帝赵构,为何还被人称为好皇帝?

作者&投稿:氐烟 2024-07-02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写尽自己驱除鞑虏,恢复大宋千里江山的决心。但事与愿违,1142年1月27日,秦桧上报奏状,数落岳飞造反的莫须有之罪,宋高宗赵构当日批复:“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朝野遗记》:其毙于狱也,实请具浴,拉胁而殂。

岳飞因为是赐死,并未公开行刑,而是直接受“拉胁”之刑而亡。

“拉”字本义摧折、折断,摧枯拉朽中的拉枯就是摧毁枯朽之物。“胁”字,《说文解字》注为“按,腋下之名也。其骨谓之肋”,即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因而岳飞的死状应该是非常惨烈的,被行刑者活活地猛击胸胁骨而亡。

一代名将死得莫名其妙,死状窝囊至极。为后世留下“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武昌门外千株柳,不见杨花扑面飞。”的无限感叹,民愤至今未消。

然而不分青红皂白,处死忠心于他的岳飞,并重用秦桧这种奸邪之臣的宋高宗赵构,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未受到过多的横加指责,甚至部分学者将其追捧为“好皇帝”。

元朝宰相脱脱在修《宋史》的时候,曾对宋高宗赵构进行大肆的赞美,称其是可以跟汉光武帝相提并论的“好皇帝”。理由有2个点:

1、赵构登基的时候,大宋朝廷已经呈现土崩瓦解之状,金国铁骑肆意践踏大宋国土,大宋的武装力量毫无招架之力。但是赵构并未放弃抵抗,就算是在金兵穷追猛打下,只能狼狈逃亡,他的抵抗之精神依旧不消散,死扛到底的决心让人敬佩。

《宋史》:高宗之立也,当天下狐疑、强寇肆虐之时,时危势逼,兵弱财匮,恢复之业固难矣,故播迁穷僻,流转河海,艰辛忧苦,形神俱羸。

2、当江南地区的兵力得以集中,赵构也展露出自己异于常人的魄力,以一己之力,聚拢李纲、张浚等文臣,宗泽、岳飞等武将,积极备战于长江一线,最终守住南宋半壁江山。可见赵构凝聚人心之能也是超乎常人。

《宋史》:……君子睹于此,盖亦有悯高宗之心,而重伤其所遭之不幸也。然当时之势,四方勤王之师日集,海内忠义之士大起,李纲、张浚之臣为之谋划,宗泽、岳飞之将为之经略,若倚而用之,亦大有可为者,可追少康、光武之业。

对于《宋史》的肯定,美国学者、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历史系教授贾志扬所著《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中也给予采纳,称:宋朝之得以复兴,要归功于赵构的逃跑。

综上可见,古今都有人肯定赵构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双眼无法辨善恶的赵构真的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吗?从南宋的成立、稳定来看,赵构确实是好皇帝。

收拾江山残局,并使其长存的难度非常大,古今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明朝时,北京沦陷,南方这么多诸侯王,且南京还有完备的中央职能建制,却没有一个王爷能成功聚拢各路反清武装,最终使清军得以逐个击破。

很多人说南宋成立是因为岳飞、宗泽这类能打的草根名将给力,赵构只是捡便宜。但是南明也有张煌言、黄公辅、史可法、郑成功等人,他们也都曾大破清军,对清是有一战之力,结果如何?纷纷自焚殉国、英勇就义、含恨而终。

人心最难控,明朝不是没有力量,而是缺少一个能聚拢各方的主心骨。南宋反金力量,可以瞬间集结,并始终以一个号令作战,齐心协力扛住金军南下,赵构的个人魅力以及统筹人心的能力是功不可没的。

与此同时,当赵构判断南宋朝廷与百姓急需休养生息的时候,他难忍国恨家仇,以割地赔款的方式在1141年签署《绍兴和议》,换取宋、金之间维持了二十年的和平,为南宋争取到了喘息之机,也是一种“魄力”。

《绍兴和议》是功是过虽有争议,但是金国1125年发动金灭宋之战,截止1141年和谈,金宋共计打了16年仗。近代的一战是4年,二战为6年,整个世界就都已满目疮痍了,可见赵构议和养息的预判,是有他的合理性,那时的南宋可能真的已经“强弩之末”了。

1161年金国再次南下的时候,赵构面对国内对他议和政策失败的指责,毅然选择退位安抚百姓,皇帝位是至高权力,愿意主动退下来,其中所需克服的心理勇气是巨大的,但赵构做到了。

宋孝宗继位后,急需将江南百姓抗金之心凝聚,于是立马宣布为岳飞平反,“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追谥号“武穆”。此时作为太上皇,依旧有权反对的赵构,没有丝毫的反对,愿意承担被举国痛骂。在父母在世,需要避讳的古代,赵构的不作为,体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包容。

对于南宋来说,赵构这位开国之君是称职的,他有他为了大宋的牺牲。但是赵构在手段上,冷血的以牺牲忠良岳飞换取自己的战略目标是让人愤慨的。

赵构是个冷血的君主,无情的领导。



收拾江山残局,并长存,这是古今没几位皇帝做到。当赵构判断南宋朝廷与百姓急需的时候,签署《绍兴和议》,这正是他的魄力。

因为南宋皇帝赵构做过最差劲的一件事就是冤杀岳飞,但这不能否认他对宋朝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无论是指挥将领作战还是绝不服输,不能因为冤杀一人这事就否认他的全部功绩。

因为这个皇帝虽然征收粮食和人力,但是还是颁布了一些法令促进民生

是保住了国家的半壁江山。没有让人民流离失所。但至今还让一部分人十分愤怒。


你是否需要了解?

南宋的岳飞,为何会被冤杀?
答:岳飞精忠报国,为什么会被冤杀呢?这还要从北宋与南宋的立国和基本国策说起。北宋立国,源于一次兵变,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朝廷收到边报,契丹与北汉联兵将南下攻周,朝廷派大将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偏安一隅杀忠臣,宋高宗赵构真的是昏君吗?
答:岳飞虽然没有造反,但他有造反的实力以及疑似表现。一个帝王杀一个臣子,有时不太需要充足的理由。宋高宗杀岳飞,实际是一个君王将对朝廷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三、赵构是一个犯过错误的明君 宋高宗赵构 剧照 按照历史,赵构对于岳飞的杀害,肯定是冤杀了,有点自毁长城。但我们不能对一个皇帝...

宋高宗在冤杀了岳飞以后,他有没有为此感到后悔过?
答:在秦桧死后的绍兴二十六年,宋高宗赵构仍然下诏:“讲和之策,断自朕志,秦桧但能赞朕而已。”与金国议和,是赵构自己的意思,秦桧只是赞同赵构的意思而已。对于岳飞之死,赵老九先是“忍”,到绍兴三十年时,就开始“悔”。岳飞死后,还有其他大将,金国并没有趁岳飞被杀大举南进,南宋的半壁江山保...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的评价为什么不高?原因是什么呢?
答: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历史上一直都评价不高,首先就在于他继位后一直都重用秦桧等人,一再打压岳飞并且在岳飞北伐形势最好之时让其撤军,通过秦桧之手又将岳飞父子杀害。其次赵构做为皇帝来讲能力来还是有的,只不过在当时形势之下,他几十年里并没有做出过什么大成绩,一直没有失复北方失地,很大程度上讲...

是谁把岳飞害了
答:有人以为,在绍兴二十五年( 1155)冬秦桧既死之后,赵构曾不止一次地告戒文武臣僚说,对金媾和,乃是出于他本人的决策,不允许任何人因秦桧之死而对这一事件再提出异议,动摇既定国策,杀害岳飞、岳云、张宪的狱案,既然也是从属于卖国降金这一总的国策的,其罪魁祸首自然也应是赵构而不是秦桧。 又有人以为,南宋人张戒...

南宋杀掉岳飞,和金国议和,最终南宋得到了什么?
答:赵构早就把“主战派”的岳飞视为眼中钉了,自然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赵构下达命令:将岳飞赐死。南宋如愿以偿地和金国达成了“绍兴和议”。那么“绍兴和议”中南宋得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先看看这份“绍兴和议”有哪些内容:1.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高宗赵构为皇帝。每逢...

岳飞被杀,南宋朝为何无人为其鸣冤?
答:既然议和之声成为当时的一种洪流, 南宋 *** 又无强大的军事实力和丰厚的经济基础来收复失地,上至皇帝朝臣,下至黎民百姓,也就都认为南宋与金朝和议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就连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朱熹也这么认为。作为武将且坚持反对和议的岳飞是没有市场的。其四, 文士对于武将的擅权有...

岳飞精忠报国,但言行也触犯了高宗的忌讳,哪一条让赵构动了杀他的心 ...
答:宋朝军制,本来就是强干弱枝,仰文抑武。皇帝和文官集团是绝对不会允许一个武臣掌握一支强大的军队的。所以岳飞功劳越大,他们就越恐惧害怕。宋高宗赵构为了自己的皇权,终于利用岳飞的忠诚,冤杀了岳飞。二,北伐失利,坚定抗金主战,奋然作词满江红。公元1136年,岳飞在鄂州再次发动第二次北伐,欲图...

秦桧真的是害死岳飞的罪魁祸首吗?
答:1137十月,岳飞 上奏 高宗提议立其养子赵伯琮为太子。高宗对此事极其不满和警惕。他指责岳飞立太子之事向来是皇家的事情,岳飞万不该触及此事。也因此事,高宗更加对岳飞不满和不安。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准备重新与宋议和。而且高宗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岳飞。随即皇帝授意...

金国最害怕的岳飞被处死后,金国为啥主动停下战争脚步?
答:第二:南宋锻炼出来了足够多的至少能打防御战的将领 赵构虽然在杀岳飞这件事上让人痛恨,但他本人并不是笨蛋,反而是位有一定作为的皇帝,抛开岳飞事件,在宋朝官方的记载上,赵构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至少他保住了赵宋江山半壁,庙号“高宗”可不是普通皇帝能追认的谥号。他知道自己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