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及对策

作者&投稿:陀瑶 2025-05-2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及对策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阶段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不仅在学期末通过考试方式了解学生这一学期的学习效果,还应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改进学习方法。教师应正视多媒体教学这一方式的优势与劣势,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判断是否应该采用多媒体方式。

   摘要: 为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设计好课程内容、编排教学步骤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问题;优化策略

  在授课之前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安排进行充分的设计,能够让教师提升对课堂的掌控情况[1]。有效的课堂设计需要建立在对教学手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充分分析与综合设计基础之上,在教学方案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特点,从而提升课堂设计有效性[2]。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主线,研究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管理策略。

  一、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随着数据时代的来临,多数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多媒体教学所产生的优势,但在重视与应用程度上存在过度情况。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展开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的高效化管理[3]。对于部分课程而言,例如阅读理解课程或学习重点课程,虽然多媒体教学能够直观的将信息展现出来,但这些需要学生自主理解的内容无法通过多媒体学习提升理解能力。

  (二)评价方式不当

  目前多数教师更重视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也就是重视总结性评价,而对于学生学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价有时候忽略[4]。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对课堂的设计中若没有加入过程性评价则无法了解现阶段课堂设计存在的问题或对学生有哪些帮助。在授课中缺乏立即评价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动态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影响了教学设计的改进。

  (三)脱离现实生活实际

  对于小学生而言,对语文学习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被激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联性。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在课堂举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兴趣,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与关注程度,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优化管理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优化学生的课堂管理,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工作,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下面就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管理策略:

  (一)课堂教学设计管理中的课前准备

  在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课前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需建立在教师充分的准备基础之上,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应在素材上加强收集,做到有备无患。例如在学习《蒲公英》这一课程时,若时间条件允许,教师可采集一些蒲公英让学生在教室内观赏,或在户外让学生观看蒲公英种子随风飞扬的画面。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蒲公英这一物体的理解,有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

  (二)课堂管理中促进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入

  课堂管理并非单指的是纪律的管理,而是对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管理。因此,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课堂管理中促进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入。小学生由于年龄、见识等方面的影响,在学习课程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课程以及设计课程时可融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在学习《赵州桥》这一课程时,可在课堂导入中引入问题,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将自己见到过最宏伟的桥以及对桥的.印象表达出来。之后将赵州桥这一话题引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赵州桥的课程内容,了解赵州桥的来历以及基本信息,将赵州桥与自己心目中最宏伟的桥作对比,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三)课堂管理中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管理和引导,这时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潜移默化的课堂管理。虽然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以及教学效果,但在应用程度上教师也应有所掌控,不应一味地采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应正视多媒体教学这一方式的优势与劣势,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判断是否应该采用多媒体方式。相对于文字与图片而言,教师的讲解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更能够提升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帮助学生主动思考。

  (四)课堂教学设计管理中增加过程性评价

  课堂教学设计管理中,对整个课程做出过程性的评价,有利于课程的总结和优化,对课堂教学设计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学生阶段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不仅在学期末通过考试方式了解学生这一学期的学习效果,还应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改进学习方法,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重点讲解。过程性评价可从课堂提问方式来了解,让学生详细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提升阶段性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在评价方式上可采用自我评价与小组内互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身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改进。教师也可在讲解完某一课程后,针对课文后的提问让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学习,通过学生的讨论过程以及最终得出的结论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逐渐改进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过程性评价、融入生活经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重视课前准备等方面提升教学设计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艳.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1:74.

  [2]马晓霞,张玲.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v.27;No.12503:277-279.

  [3]曹军韬.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调查与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No.73806:33-34.

  [4]武存克.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即时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5,No.25818:92-93.

;


你是否需要了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及对策
对于小学生而言,对语文学习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被激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联性。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在课堂举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兴趣,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与关注程度,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有哪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诗歌等文学形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创作诗歌,体验文学的魅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掌握阅读方法,提升语文能力。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正确把握教材要求,合理增加课堂容量,深化阅读教学,同时注重整体性阅读和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对照《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以下简称“改进意见”),我们回顾小学语文教学:能依据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与施教,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同时重视学段间的紧密衔接;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主要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训练重点,关注语用训练;能不断地...

小学语文教学改进方法及措施
语文有效教学应在课堂实施中应该求真实、求朴实、求扎实,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实实在在的教学作风。这里的“实”还应体现在教师教学前需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结合班情、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前提。这个前提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体现“实情” 能给予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

小学语文《从现在开始》的教学设计范文
《从现在开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理清文章结构。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蕴含的道德观念;通过词句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懂得尊重他人生活,学会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二、教学...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就是说你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能够完成。还要考虑教学时间,根据时间来安排大小实践活动,以利于激发、挖掘学生兴趣和潜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稳步提高。五、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评价性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激发探究兴趣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这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表现得更为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如录像、幻灯片等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也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

小学语文课堂组织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创境激趣,提高课堂效率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开始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根据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探索知识奥秘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谜语、悬念、故事等,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设计
一、每节课都设定细化目标以最终能够落实 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预先设置几个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富有针对性,因此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实际情况设定几个细化目标,这几个目标必须是经过教学基本 可以达到的、能够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有具体的教学举措支撑的。比如对于识字教学 来说...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没有学生高质量的预习准备,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执教者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