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说明文-有哪些 《苏州园林》叶圣陶这篇说明文结构究竟是总分总呢,还是总分呢
说明文的写作
写说明文和写其它文章一样,必须明确写作意图,确立文章中心;充分占有材料,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除了这些一般性的要求之外,说明文的写作还有如下要求:
(一) 抓住事物特征,把握说明中心
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事物往往有方面的特征,介绍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里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因此,要写好说明文,还必须把握说明文的中心.如:《漫活圆周率》是一篇介绍数学基础的说明文.文章题为“漫话”,并没有漫无边际地随意堆砌关于圆周率的材料,而是围绕求出圆周率的更精确的数值这个中心,向人们介绍了古今中外数学家对圆周率的数值所做的贡献.
抓住事物特点,把握说明中心,这是写说明文的一个重要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写作者必须在写作前对被 说明的事物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必须懂得只有熟悉被说明的事物,认识并掌握被说明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才能做到这一点.
(二) 针对具体情况,选好写作角度
写说明文也是要求有的放矢的.写什么、怎样写,要从读者的实际情况考虑,使文章具有针对性,切合读者的知识水平、职业特点和年龄大小.往往读者对象不同,写的角度也不同.如阐述吸烟有害的说明文很多,有的是针对老年人的,有的是对妇女而言的,的有是对青少年而言的,角度不同,说明的内容则各有侧重.《青少年吸烟害处大》这篇文章从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的高度介绍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突出分析青少年的生理特征,说明青少年接触毒性物质比成年人吸收快、排除慢、毒害大的情况,指出“吸烟对青少年是绝对有害而无一利的”.这样说明目的清楚,针对性强.
写说明文选取什么角度要依实际情况而定.比如,介绍牛的知识,如果是为饲养者写的,要侧重介绍牛的生活习惯和特性;如果是为使用者写的,要侧重介绍牛的功能和力气;如果是为兽医写的,则主要介绍它的身体构造;如果是为食用者写的,可以主要介绍它的营养价值.当然,作为科普知识介绍,不妨全面一点为好.
(三) 务求解说清楚、做到条理分明
写说明文的目的就是让人获得知识的技能,只有解说清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说明说明,一说即明,如何解说清楚,要讲究说明的方法,注意结构的安排,着力语言的运用.关于说明的方法,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这里着重讲讲结构安排的条理性问题.
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理本身的特点、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说明文解说事物、阐释事理要按其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的次序,使之层次清楚,主次分明,安排说明文的结构首先要注意条理性.如何具体安排结构,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有不同要求,介绍产品制作过程的说明文,往往按照产品生产工序来安排结构,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介绍手工工艺品景泰蓝的说明文.它按照制作工艺的程序,抓住“做胎”、“掐丝”、“涂色”、“烧制”、“打磨”五道关键工序依次作了详细具体的说明,全篇言之有序,给人的印象十分鲜明.这一类安排,以时间变化为序,着重写事物的过程.
(四)语言准确简明,文字通俗浅显
选用准确的语言,精当地解说事物的事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性内容为主的,只有如实反映被说明内容的客观情况,才能保证知识的科学性.相反,语言不准确就会失去知识的科学性.
明代学者徐光启笔译古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其中的一节:
凡论度必始于一体.自点引之而为线,自线广之而为面,自面积之而为体,各自三大纲.是心有长而无阔者谓之线,有长与阔而无厚者谓之面,长与阔厚俱全者谓之体.唯点无长阔厚薄,其间不能容,不可以数度,然线之两端即点,而线面体皆由此生.点虽不入于数,实为从数之本.
这节解说数学基本概念的说明文,把什么是点、线、面、体,点与数度的联系和区别作了确切的阐释,语言也很精当.
此外,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些内容是带有专门化的科学知识,涉及一些专门名词和专业术语,在说明中特别要求把它们运用得准确无误,使读者便于领会.如:“航空”与“航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篇文章作了这样的解说:“飞机在大气层内飞行,称为航空;卫星、飞船在大气层外飞行,称为航天.它们是采用不同的飞行器在不同的空间来完成飞行任务的”.这种解说是十分准确的,使人对什么叫“航空”、什么叫“航天”得到了科学的了解.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简要精当.看下面的这段文字:
“蝉的幼虫脱皮是从背上开始的.先出来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翅膀,只留下尾边尖儿还在那层旧皮里.这时候,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部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脚的爪子钩住那层旧皮.这个动作使它的尾巴尖儿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脱出不了.那层旧皮就只剩下空壳,成了蝉蜕,.从开始到完全脱出来,大约要半个钟头.
这段文字不到二百个字,具体说明了蝉的幼虫脱皮的整个过程.用简明的语言把幼虫脱皮的复杂动作细致而真切地写出来了.文字不枝不蔓,语言富有表现力,给人很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要介绍一些科学知识和一些内容,往往是一般人所不熟悉的内容人,要把专门化的科学知识解说清楚,让人易于了解,必须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如,《洲际导弹自述》是一篇介绍洲际导弹知识的科技小品.文章用拟人化手法把洲际导弹问世、分类、构造、特点及其威力和弱点都解说得十分清楚,文章把它赋予假定的人类行为,读起来生动风趣,易于理解.为了把说明文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人们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形象性、趣味性.
在说明文的写作中,应该注意克服几种常见的毛病.这就是:
第一,防止知识性的差错.如有篇写“牛”的习作这样写道:“牛有水牛、黄牛两种,牛是反刍动物,只吃青草,不必喂料.牛都两只角,体强力大,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耕作工具.”由于写作者对有关牛的知识了解不够,有些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写起来造成知识性的错误.世界上牛的品种不只水牛、黄牛两种,杂交品种的牛并不长角;除了青草外,还必须给牛喂其它饲料;世界上也不是普遍使用牛作为耕作工具,牛还有专供食用、奶用或运输用,甚至作为神物崇拜的.
第二避免文体性的错误.如有篇说明文题为《蚯蚓》,其中写道:“……别看这小动物不惹眼,它可天天在松土、干活,它不讲究吃穿,不讲究休息,不讲住的,不讲报酬,整天埋头苦干,为人们劳作耕地,让作物生长茂盛.我不禁想起我们的老师,他们也有蚯蚓精神.
我愿作一条辛勤劳动的蚯蚓.”
显而易见,这篇习作把一篇说明文写成了一篇借物咏志的抒情散文了.
第三,克服片面性的论述.如,有篇题为《青蛙》的知识小品,介绍青蛙时写道:“青蛙是两栖、变温的动物,营养价值很高,……”这样定是片面的,青蛙能捕捉害虫,有益于庄稼的生长,只写它营养价值高,不宣传要保护它,饲养它,必然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片面性是不利普及科学知识的.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文章例话》。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
叶先生讲作文深入浅出,没有花架子,遵循作文构思、写作规律,是务本的做法,不同于后来者的舍本逐末,把雕虫小技说成作文的规律,把百花齐放的议论文弄成了千篇一律。
议论文既然要“说服他人”,那么写作者首先就要明确这个“他人”是谁,这一点,便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前奏。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说明文和议论文成功的关键分别是“说明白了”“说服他人”。
扩展资料: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叶圣陶的-说明文-有哪些
《苏州园林》《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景泰蓝的制作》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属于说明文吗?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属于说明文。文章性质:《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内容概述:该文章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为读者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设计精巧之处。创作...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属于说明文吗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属于说明文。文章性质:《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该文章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内容概述: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对苏州园林的景观特色、设计理念、建筑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为...
《爬山虎的脚》作者是谁?
叶圣陶。《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是当前是冀教版、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也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作者介绍: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语文出...
《苏州园林》课文原文
《苏州园林》是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介绍园林知识的说明文,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课文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
叶圣陶《苏州园林》优美语句赏析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经典范文,历来被认为是结构精巧严谨的典范说明文。执教者通常会先定位为说明文,理清文章思路结构,了解说明方法、特征与顺序,再赏析文章中的修辞或优美之处。这种教学方式规范有序,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今天研究课文时,发现作者似乎总在将苏州园林与图画联系起来介绍。于...
说明文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名言的题目叫什么?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叶先生讲作文深入浅出,没有花架子,遵循作文构思、写作规律,是务本的做法,不同于后来者的舍本逐末,把雕虫小技说成作文的规律,把百花齐放的议论文弄成了千篇一律。议论文既然要“说服他人”,...
写事的说明文有哪些?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3、《桥之美》《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美学小品,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文中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
叶圣陶《苏州园林》全文内容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叶圣陶《苏州园林》全文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苏州园林 叶圣陶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
叶圣陶的《苏州林园》是不是说明文?
是说明文,出自中学语文课本 说明对象就是苏州园林 是总分总的结构 1,2:总说 3:亭台轩榭的布局 4:假山池沼的配合 5:近景远景的层次 6:园林角落的配制 7:门窗图案的别具匠心 8:色彩配调协调 10:对苏州园林的特征再次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