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中历史问题 高中历史问题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玉 2024-07-02
高中历史问题

军队的战斗力,根本还是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而俄国当时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面对工业化国家英国为首的联军,是没有抵抗能力的。就和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惨败一个道理
看这篇文章
自伊凡大帝开创沙皇俄国霸业以来,这个来自东欧的斯拉夫帝国不断将自己的势力向四方延伸,除了北方寒冷的北极圈外,任何一个地域都成为它觊觎的盘中餐。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女皇,勇敢的俄罗斯人不断让西欧国家不断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惊惧。然而,随着俄罗斯帝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大败亏输,曾经恐怖的北极熊形象似乎瞬间崩塌。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俄国人的这场惨败呢?

徒有其表的“北极熊”
19世纪初,沙皇俄国用莫斯科的冬天将拿破仑的雄心彻底埋葬。反法联盟的胜利让俄国取得了与英国平等的地位,甚至有超过法兰西主宰欧洲大陆的气魄。但是此时的胜利却恰恰像是俄罗斯帝国危机的一次回光返照。

图/拿破仑远征俄罗斯
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在光辉的外表下已经是羸弱不堪,拿破仑从边境席卷到莫斯科的战争洪流大大削弱了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而陈旧的农奴主们却坚持借机加紧压榨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使得农业生产毫无发展可言。18世纪中期,俄国农业经常歉收,农作物的收获量与种子的比例为3.5:1,单位面积产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徘徊不前,1860年俄国每公顷的粮食产量与比利时、荷兰和英国相比还不到它们的一半。这让以农业为主的沙皇俄国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图/俄罗斯农奴
从19世纪上半期起,俄国的沙皇专制制度也开始显现出危机的迹象。1825年沙皇军队青年贵族内部爆发了十二月党人革命,极大的震撼了俄罗斯的政治局势。随后以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在俄国展开了政治宣传,将斗争的目标直指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这种情形下,俄罗斯的政治局面出现了十分混乱的局面,国家机器的功效大大削弱。
图/十二月党人革命
玫瑰与百合的联手
拿破仑战争后,随着欧陆局势的转变,英国与法国开始逐渐因为共同的地缘利益走向联合(包括远东与近东地区),两国在今天的地中海东岸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但是这一区域同时也是俄罗斯长期以来的觊觎之地。当时控制克里米亚半岛的奥斯曼帝国虽然已经虚有其表,但是仍然坚持自己在黑海之上的地盘,为了打开黑海通向地中海的出海口,1853年,沙皇俄国悍然发动战争。此举当然触动了英法两国在地中海的利益,大战一触即发。

图/ 克里米亚战争形势图
这场战争的主要战场就是在今天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这个俄罗斯黑海舰队的驻扎地在1854-1855年间遭受了英法两国6万联军,700门大炮的围攻。当时的英法两国已经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装备蒸汽动力的铁甲战舰将俄罗斯的旧式帆板战舰打地毫无还手之力,而俄罗斯人后勤补给也只能是依靠传统的马匹向前线运输。两相比较之下,这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时代的战争,俄罗斯的失败也是早已注定。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俄罗斯旧时代的寿终正寝,在慌乱中匆匆即位的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挽救败局,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俄罗斯的新篇章即将拉开帷幕。

  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资源设置历史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而不注重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开发历史教学资源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会有兴趣。因此,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置出较好的历史问题,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狭隘教学模式,使得历史教学更加多样化,同时还可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智慧。例如许多学生对南京非常熟悉,都去过南京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原东王府)和天王府(即总统府),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介绍府邸的陈设,然后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教学扩展,设置问题引导教学,如可以提问:请以你所看到的东王府和天王府谈谈天京事变发生的原因。如果不发生天京事变你觉得太平天国运动一定会失败吗?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本课的兴趣和主动性。但是,在运用现实生活的资源进行历史教学时,还应当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自己对于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资源要非常熟悉,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充分了解,对于学生的讲解要能给予高屋建瓴的评价;其次,问题的设置要有开创性和探索性,既关注书本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再次,在宽松、平等的氛围中探讨问题,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提高其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借助问题导入历史新课
  用问题导入新课,能够在上课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集中精神听教师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解答。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同时自己也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做好教学准备。那么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问题的实际意义和趣味性,使学生既对问题感兴趣,也乐于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历史必修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问题:“成龙是著名的动作电影明星,很多同学都看过他的贺岁片《十二生肖》,十二生肖兽首是我国的珍贵文物,那同学们知道十二生肖中的很多文物流失到国外的原因吗?它们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掠走的呢?”从学生感兴趣的明星和电影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到课本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使得课程学习更加有效。
  三、利用问题引领课堂教学
  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问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用问题来引领课堂,要注意设计问题的质量。教师要注重问题本身的思维含量,设计一些能够给学生启发和思考的问题,而不能是简单地去书本找答案。例如,在学习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秦始皇》这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学会分析和总结。在让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当面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时,应当及时提问,要敢于提问、敢于质疑,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就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探讨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也要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问题的设置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梯度,能够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更高的层次。可以在学生思考的时候告诉他们问题的切入点和出发点是什么,明确解题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先试着解决,讨论回答后再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并公布答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本课重难点的指向性不一定那么明显,有时候明显偏离主题,此时教师要注意点拨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可以鼓励学生课后探究该问题,把问题的接力棒接过来。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如想提高教学质量,应注重利用问题引导法进行教学,要让学生从思考中寻找历史问题的答案,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当然,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注重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发掘历史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和谐的教学课堂,培育出健康的人才,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

作者:孙占元

中国近代化,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
程。由于有关中国近代化问题涉及如何阐述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助于对近代中国发
展趋向的认识与把握,进而从较深的层面拓展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并为当前的现代化事
业提供历史的资鉴,因而逐步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围绕着中国近代化问题,
史学界主要就近代化的内涵、近代化的类型、近代化与争取民族独立的关系、近代化的层
次、近代化与社会转型、与近代化有关的事件和人物的评价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取得了颇
为丰厚的学术研究成果。

一、关于对中国近代化内涵的理解

中国近代化应指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化,这是史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但是,怎样来
表述中国的近代化,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中国近代化与英法等国近代化相比较有何
特点,对于“近代化”、“现代化”概念与内涵究竟应该如何把握,这些问题在史学界存
有不同的观点。
由徐泰来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记》按照中国近代化的历史线索描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
四运动80年间的近代中国历史。徐泰来在该书“绪论”中指出,近代化是表示向近代文明
变化、向近代文明过渡的概念。它是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综合变化的历史过程,不能单纯把
它理解为工业化。近代化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即手工操作向
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在生产方式方面,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在政治方面
,由封建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变化。近代化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度的变
化。近代化的核心、本质是资本主义化。所以,近代化可以叫做资本主义近代化。
苑书义通过对中国与英法等国近代化的比较,点明了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并把从鸦片
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110年的中国近代化历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分别其各自内涵的不同。
他指出,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
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
一个综合的概念,其核心是经济近代化。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
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
路具有明显的特色。英法等国的近代化,主角是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化。中国近代
化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两易主角和内涵。前80年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内涵是
资本主义化;后30年无产阶级跃居近代化主角,近代化的内涵也随之而变成为社会主义开
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化。[1]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提出应先对“现代化”
还是“近代化”正名,认为近年来我国报刊发表的论述西方国家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
渡、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等问题的史学论著中,有人使用了“近代化
”这个术语。其中有的用法显然是借自日本史,有的用法则是把西文的“现代化”误译为
“近代化”,这是一个新的外来语译名尚未定型时常有的现象。他强调“近代化”概念不
适用于中国史,应当统称为“现代化”。接着,罗荣渠对现代化的涵义作了界定,概括为
四个方面:一是现代化是指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
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二是现代化实质上
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即现代化就是指人类社会
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三是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
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四是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

针对罗荣渠的见解,乔志强、行龙认为,“现代”或“近代”总是相对于“传统”而
言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
是现代化的过程。就中国历史而言,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可视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过渡的界标,因为自此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已开始,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称之为近代化过程。因此,结合国内史学研究的实际
情况,称之为“近代化”更为妥贴和符合实际。[2]
其实,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无论是使用“近代化”或“现代化”还是“早期现代
化”的概念,其所揭示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少学者正是用了“近代化”或“现代化
”等术语来探讨中国近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转型这一近代化的过
程,以至于有的学者在同一篇或不同篇的文章中交替使用“近代化”或“现代化”的概念
,说明这两个概念的同一内涵是指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化。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他们的
见解。
刘大年指出,近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到工业化,是与资本主义
分不开的。中国封建经济相当发达,走向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
。[3]
林家有认为,中国的近代化,亦称之为“现代化”,指从1840—1949年期间的资本主
义现代化。无论是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归根到底是在近代中国决定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
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因此近代化实际上也就是资本主义化。[4]
李文海指出,始于晚清的中国近代化,也称作“现代化”,意思一样。近代化并不仅
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从来就是一个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近代化或现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这无疑是对的。
但资本主义化决不是仅指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常常要政治等多种手段为其开
辟道路。[5]
因此,“近代化”或“现代化”概念在这里所揭示的内涵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至
于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说工业化,还是把近代化视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综
合产物,这只是学者们在对近代化所含内容与范围理解的不同。

二、关于中国近代化的类型

史学界普遍认为,世界的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程又
不尽相同,类型也有区别。因此,许多学者开始注重对近代化或现代化类型的探讨,以求
揭示中国近代化的自身特点,促使这个问题的研究向深层次拓展。许多学者把英法等国率
先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并通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变革而逐步实现的现
代化,称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把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开始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而
进行现代化探索的国家的现代化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并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或现代
化属于后一种类型。
孙立平指出,中国近代史上的现代化,从类型上说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它明显不
同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不是本社会内部现代性不断成熟和积累的结
果,而是对外部现代性挑战的一种自觉的回应。这样,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能否启动现代
化,就直接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外部挑战的情形,包括挑战的强度、挑战发生的
时间、挑战发生时两种文明的差距;二是对挑战作出回应的条件状况,包括是否能认识到
挑战的真正含义,是否具有用启动本国现代化来作出回应的自觉意识,以及是否具备这样
做的现实能力。[6]
由许纪霖、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一书认为,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中
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
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然而也应看到,现代化的变迁不仅仅
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应”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
,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绵延。只是到了19、20世纪,当西方的示范展示
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才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一种多少是变化了的
回应方式。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的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
现代化的反应类型与历史走向。
有的学者把中国现代化的类型称作“防御型现代化”。罗荣渠指出,从世界范围看,
作为现代化第二次大浪潮时期遭受西方扩张侵略的东方国家的强烈反应,中国的“自强新
政”走的正是“外生型”现代化的一种特殊的防御性现代化道路。[7]阎小波认为,防御型
现代化是落后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因面临先进国家的挑战,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被迫
加强自身防御而发动的现代化运动。这种防御型现代化从现代化的传播方式看有两种情形
:一是积极主动地以和平方式移植现代化的因子而实行现代化,日本就是这样;二是从被
动抵御西方国家的暴力和征服开始,继而不得不主动师法西方,学习坚船利炮乃至经济、
政治、文化,从而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将自己融合到世界现代化的大潮之中,中国就是这种
类型。[8]

三、关于争取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同时,中国近
代社会也要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问题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而使
中国向半殖民地化演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近代化是否也带有半殖民地化的色彩,中国人民
要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有没有一个先后顺序,围绕着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史学界分歧
意见较大。
徐泰来认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潮流的冲击,激起了中华民族
的觉醒和中国社会内部因素的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要求。这是外部因素激发起来的中国社会
内部的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主动因素。这种主动因素同中国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近代
化的自发因素汇合起来,就逐渐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主流。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就是资本主
义近代化以及围绕近代化所展开的一系列斗争。中国社会内在的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以
及由这种趋向而形成的近代化的进步潮流,是要维护国家独立,抗拒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
。中国要近代化,但不要殖民地化;而外国列强则要使中国殖民地化,而不容许中国独立
的近代化。这就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矛盾的核心内容。[9]
祁龙威则认为,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充分证明,有两条互相对立的“近代化”
道路:一条是爱国主义者走过的道路,先是资本主义化,最后转向社会主义;另一条是投
降主义者走过的道路,表面是资本主义化,实质是半殖民地殖民地化,要区分这两种近代
化。[10]
吴承明指出,在近代中国,不清除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要实现工
业化只能是个幻想。但不是说,就应当否定当时人们的任何工业化的努力。因为,如果没
有一定的新式产业,没有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不会有成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当然,没有一个立足于本国大地、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是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的。
[11]
刘大年认为,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件事,不能互相代替,民族独立不能代替近代化
,近代化也不能代替民族独立。它们紧密地连在一起,不是各自孤立的。没有民族独立,
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永远落后,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地追求民族独立,最 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代化。但是,民族独立与
近代化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它们各有各的特定内容,民族独立是要改变国家民族被压
迫的地位,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
则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要发展以近代工业生产力为主干的社会生产力,
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两个问题的内容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人们
无法同时并举来实现两个任务,或者毕其功于一役。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走革命的路,
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取得民族独立,为中国实现近代化打开新的天地。[12]

龚书铎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实现近代化,走向繁荣富强,不能脱离近代中国
的社会实际,必须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与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
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不应当将近代化与反帝反封建斗争对立起来,更不应当否认这一斗争
。帝国主义使中国沉沦为半殖民地化,又使中国停留在半封建状态。历史事实表明,帝国
主义的入侵既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使中国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认为西
方列强赞成和帮助中国实现近代化,不反对帝国主义可以实现近代化,是不符合历史实际
的,不进行反帝斗争,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改变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压迫
和掠夺,要实现中国近代化是不可能的。[13]
李文海、黄兴涛指出,在整个近代社会,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
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的。讲中国的近代化,不能无视或者脱离这两大历史任务。毋宁说
,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正是围绕着这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而不断前进的。在“后发外生
型”近代化国家,其近代化的启动会较多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本帝国主义侵略
的客观刺激。但与此同时,后者也必然给这些民族和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使得民族解放和
国家独立,成为其近代化实践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构成其实现经济工业化和政治
民主化的首要前提。[14]
就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而言,前者是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后者
是要寻找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途径;前者面对的是西方列强要把中国变成他
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后者面对的是怎样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通过近代化的过程转变
成一个富强进步的中国。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现状要求中国人民既要完成争取民族独立
以阻止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也要迎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在中国实施近代化的方案。争取
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是相辅相成的。近代化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只会有助于民族独立,
也就是说不可能设想依靠传统的刀矛弓箭能打败近代化的西方列强,也不可能设想没有资
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会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当然,近代中国
由于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必须反对外来侵略以争取民
族独立。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主义依然是打击迫害,中国要发展资本主义也须力挽
利权。这样,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含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成分。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向应当是
一个独立、富强的中国,而不是一个只独立不富强的中国,也就是说不实现民族的独立不
可能真正实现近代化,但不能说在没有完成国家独立的重任之前,中国不可以有近代化。
于此,争取民族独立与谋求近代化应当是紧密相关而非互相对立的。同样,在阐述近代化
的历史进程时也不可忽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四、关于中国近代化的层次

在有关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层次方面,史学界流行着一种说法,即器物——制度——
心理的三段式演化形式。这一说法是否也适用于对中国近代化的演进层次的论述,史学界
有不同的看法。
王翔基本上依照器物——制度——心理的模式阐述了中国近代化的层次,认为中国近
代化过程的三个层次为技术——思想——制度。他根据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强调文化传播
呈现多方向、多层次的特点,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国近代经历了从技
术层次到思想层次,进而又推进到政治层次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
,国人的着眼点只是西方的先进科技,仅仅在文化系统的技术层次上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持欢迎态度;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痛切地感到仅有西方科学技术、坚船利炮并不能救中
国,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从而使中国近代化的行程由技术层次推到了思想层次;
同时精神的力量会转化成物质的力量,从早期改良派、维新派到革命派,参与政治的积极
性不断高涨,先后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种不同形式实现出来,标志着中国的近代化行
程已从思想层次推进到政治层次了。[15]
章开沅从对外反应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了这一问题。他指出,人们常把中国先进知识
分子对于近代化的认识过程区分为三个层次或三个阶段,即器物、制度、心性。这作为总
体的大略勾画未尝不可,但如考察个别人物的思想与实践,则很难作如此简单明快的分割
。即以魏源首倡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而言,他所说的“技”并非仅限于器物,他也没有
把“长技”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技术或技巧。章开沅还指出,有些论者把戊戌变法与辛亥
革命都列为追求制度变革的层次,这种说法有所依据但也不尽准确。诚然,戊戌维新要变
的法确实是各种制度,包括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政策法令。然而,维新派同样重视物质文
明与心性文明,并且理解物质、制度、心性之间的联系。这说明物质、制度、心性三种文
明层次的勾画,在不同历史阶段虽然各有所侧重,但由于三者之间固有的密切联系,因此
必然有互相交叉、重合、渗透之处。这说明社会变革或近代化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16]
孙占元认为近代化包括近代观念的转换、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民主制度的汲纳三个
方面的对近代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脉络是沿着这三个层面向纵深延
伸的。近代观念的转换主要指从传统闭关锁国心态向近代开放意识的递转,从对西方近代
文明的排斥到主动加以吸收的心路变化。林则徐、魏源率先突破了闭关社会心态的制约,
以开新为特点的中国近代化思路由此发端。洋务运动的特点是观念的转换与近代企业的创
办融为一体,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近代化经过戊戌变法、清末
新政和辛亥革命,不仅使近代观念转换、近代企业创办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对近代民
主制度的探索和汲纳使近代化的层次大为提高。[17]
从观念变迁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近代化,愈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李长莉通过对晚清社
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的考察,在这个方面作了尝试。她指出,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冲击下,与西方近代
文明相汇合,并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支配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化
发展道路。在19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晚清时期,即西洋文明冲击中国社会的初期,出现了一
些新的社会风习、新潮流、新时尚,例如洋货风行、经商热、拜金潮等等,反映了中国社
会各个阶层在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其中如“重商”、“商本”思想,成为中国
早期近代化观念的主要内容。 [18]

五、关于社会转型与近代化的理论问题

近几年来,“社会转型”一词在史学界不仅颇为清新,而且相当流行。用社会转型来
描述中国的近代化或现代化,已成为不少学者探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一个新视角。
马敏指出,以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撞击而引起的中国近代社会变迁,本质上就是完成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或转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化。所谓社会转型
,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迁。它有两层最基本的涵义:其一,社会转型是一种
社会质变过程。作为一种社会质变,社会转型可以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但更多地体现为
量变的积聚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不断的调整和改革来加以完成;其二,社会转型是一
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困境实际上源于国家与社
会两个方面,而困境的解决只能从“市民社会”营造或国家政权建设二者的互动关系中找
一种平衡的解决方案。[19]
刘伟认为,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从总体上看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
变。伴随着这一转变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新旧结构的更替过程,呈现多层
面的交错运动态势,表现为5种发展趋势:中央政府权威削弱及其衰败化;在西方列强侵略
下国家地位的边缘化;传统政治体系向近代体系演化的民主化;社会经济演变的市场化;
国家与社会结构的二元化。5种趋势构成中国近代化的阻力与推力,使近代中国既表现为从
传统农业国向近代工业国的转型,但又无法完成这一转型。[20]
与社会转型相联系的是有关对市民社会的研究,近几年有数篇论文问世,其中朱英就
市民社会的作用及其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成败问题作了探索。朱英认为,市民社会指的是
民间力量。在西方一些源生型现代化的国家中,市民社会更多地是发挥制衡国家的功能,
与国家的对抗性也比较明显;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中的市民社会,虽也具有制衡国家
的功能,但相对而言这方面的功能并不占主导地位,其更突出的作用是与国家的互补性,
弥补国家在某些方面功能的欠缺和不足。从近代中国的具体情况看,在工业化启动阶段市
民社会尚未萌发时,仅限于片面畸形地发展军事工业;而在市民社会的雏形初始形成的19
世纪末、20世纪初,民营工业则获得了两次发展高潮而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同时还出现了
振兴实业的热潮。这种情况,与马克思所说的西方国家市民社会的成长与资本主义经济发
育成熟相同步也是十分吻合的,它说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的雏形同样也在经济现代化的过
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即如通过对商会这一近代中国的典型市民社会团体的分析,不仅
可以看出市民社会自身为推动经济现代化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且说明了国家制定
的许多经济改革措施及政策,也只有通过市民社会的经济团体发挥桥梁联络作用才能真正
得到贯彻实施。由此表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雏形萌生之后,已成为经济现代化进程中不
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21]
有的学者强调完善和规范近代化理论,并以戊戌变法为例,点明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
扩大研究视野的重要性。李喜所指出,就近些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讲,最重要的是系统
、完善并规范近代化理论,或曰现代化理论。如果将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看作是由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那么近代化史观必须解决社会转型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社会
转型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学术、行为规范、风俗道德等许多方面,也涉及发展
、改革、革命、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例如戊戌变法,放在一百多年中国社会向现代化
转变的整个过程中去研究,仅仅研究其社会背景、变法过程、主要人物的思想、失败原因
、历史意义等就不够了,必须从整体的社会建构中去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诸如戊戌变法
时期的官僚队伍及其结构和政治倾向的分析、改良派的队伍及其素质的考察、文化启蒙及
范围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发展程度的解析、各阶层生活水准的解剖、社会对改革承受
力的分析、改革运作方式的研究等等。如果从社会转型去着眼,则研究的问题更多,也更
有意义。[22]
中国近代化也就是近代中国向资本主义化的社会转型,它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
涉及中国近代史的各个领域。因此,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考察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有助
于全景式地把丰富多彩的近代历史展现出来并便于把握其发展规律。

六、关于与近代化有关的人物和事件的评价

从近代化的视角评价近代人物和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在这个方面的研究中,引起学者们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怎样把握好评价的“度”的
问题,亦即评价标准问题。
李文海指出,在近代化的起步阶段,某些社会阶层及政治势力,出于各种原因(其中
最主要的还是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地位,力图使中国富强起来),曾经以极大的热情,致
力于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及某些科学技术,办工厂,开矿山,修铁路,办新式学堂等等,
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都是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可贵步骤,一些历史人物所作的这方面的
种种努力,也理应受到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但是,到了一定程度,这样的近代化就“化”
不下去了。因为再要前进,就受到客观条件和这些政治力量本身主观条件的双重限制。民
族独立地位的丧失,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的顽固存在,像两座巨大的障壁,堵塞了近代化
前进的通道。而那部分最初热心于近代化的政治力量,或者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或者没
有能力认识近代化在经济方面以及某些社会方面的前进,此时追切需要取得必要的政治前
提。也就是说,历史前进到一定阶段,解决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两大问题,就愈来愈成为
打开中国近代化前进通道的首要的、第一位的问题。因此,那种把近代化的主要功劳归之
于有可能和有条件从事开工厂、修铁路、派留学生等活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而
去贬低那些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政治斗争甚至武装斗争的革命者的观点是不可取的。[23]

许多学者既不同意以往那种只肯定革命运动而贬低或否定改革运动的说法,也反对近
几年出现的那种认为改革要比革命好得多,甚至主张告别或背离革命的主张,强调无论是
改革还是革命,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金冲及指出,中国的近代化走过的是一条格外艰难的道路。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处
在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状态中。在这样一个古老而又人口众多的
国家里,近代化的中心目标就是要把以小农社会为主体的落后国家转变成现代的进步的文
明国家。这是中国人

近代化历程的突出标志是一个综合的范畴,既包括政治也包括经济,文化等等,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是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的,并不是单一的因素决定了近代化历程的开始,所以只要是那时发生的重大变革,都可以说是突出标志

这个题目选择A.有人问为什么不选择B,如是问历史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原因是什么,就可以选择B,但是这个题目问的是近代的标志.因此不是问根本原因之类的.所以不选B.
A应该没什么好说,应该书上有解释吧.不知道现在高中历史的课本变成什么样了.
楼主记得,高中历史,多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来回答.而类似这样的考察历史常识之类的,只能多背多看书了.

其实非要跟你说出所以然的道理来也很不清楚,这个是平常自己看书的积累,做选择题看第1感觉,没把握就用排除法的。每天做几百道选择题,不断的练习,不懂看答案更要翻书。题海战是相当有效果的。

可以从国家性质,生产关系,什么样的阶级,以及思想观念考虑.抓住主要.
多看一些书便能理解,要找感觉,有空我们可以聊一下我比较喜欢聊这些东西


你是否需要了解?

高中的历史问题
答:(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2)文艺复兴:其核心思想为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宗教改革:强调“因信称义 ”;认为灵魂救赎靠“信仰上帝”而非购买“赎罪券”;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认为僧侣也可以婚配、还俗;坚持《...

关于一道高中历史的问题?
答:答案:(1)共同原因:依据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正确发挥政府调节经济的职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大量利用外资.(2)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对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过分信赖造船业、汽车工业和电子制造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小企业发展缓慢;(3)影响:加强了西欧国家的联合,成...

帮我出十道高中历史问题..
答:1、16世纪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离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17世纪40年代—18世纪晚期,请问:欧美在这一时期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有何变化?(思想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兴起,近...

高中历史难题
答:2、把山东看作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因为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孔子在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是无可代替的。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创始人,而山东则是中华儒家文化的繁衍地。3、山东青岛地处渤海湾出海口地带,地势向外突出、且胶州湾是一个天然的军事良港。控制了青岛就控制了渤海湾,控制了渤海湾就能够直接从...

一个高中历史问题
答:一个高中历史问题 人类社会开始近代化历程的突出标志是1.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代替君主制的国家特权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3.公民取代臣民4.商品观点取代门第观点A1.2.3.4B1.2.3C1.2.4D2.3.4答案是A为... 人类社会开始近代化历程的突出标志是1.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代替君主制的国家特权2.商品经济取代自然...

问几个高中历史问题
答:1 (1)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生产性贷款,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 高。世界银行贷款是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配合进行的。(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重要职能就是对成员国进行资金融通。2 既然是概括性的题目就是将这一章的内容进行总结,看一看这一章将的是什么内容,...

一个高中历史问题
答:1、此题的考点在于30年代的大危机和美国的女权运动。2、罗斯福新政始于1933年,之后美国的大危机趋于缓解,太平洋战争爆发于1941年,国家经济处于复苏阶段,因此社会动荡不安基本上是不成立的。3、美国女权运动的快速发展是在二战后,二战前美国妇女的主要角色仍然是家庭妇女,因此,未婚人数增加是被迫而不是...

高中历史的几个问题
答: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议会制 2 看不懂 我只能说是对立关系 有君主没共和 有共和没君主 3 人代制是什么? 如果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那参考1 4 君主制-君主是最高统治者 贵族制-由贵族们组成掌握国家政权 民主制-只要是民主的政体都可以叫 共和制- 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

高中历史的3个问题
答:1: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例如:英国查理一世前 王权至上 没有制约 导致经济落后 政治腐败 2:中国小农经济非常盛行,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一家一户,独立且自给自足,在小农经济的发展...

高中的历史问题,。,。,。,。,。,,。,。
答:(1)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2)文艺复兴: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宗教改革:批判宗教神学,解放思想 启蒙运动:理性,科学,(3)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谋求政治利益 思想: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