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思想者的雕像是谁在哪个国家哪年用石头还是铜雕刻的?请说明思想者的身份,他到底在思想些什么?思... 现代雕塑代表作有哪些?

作者&投稿:酉喻 2024-07-03
著名雕塑<<思想者>>是哪个国家的谁雕的?

思想者 是罗丹 的地狱之门上的一个雕塑。 思想者,青铜,198×129.5×134厘米,法国雕塑家奥古斯迪·罗丹创作于1880-1900年,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 倍。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为了这个形象,罗丹倾注了巨大的艺术力量。 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伟大诗人但丁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使双目凹陷,隐没在暗影之中,曾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有如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关于罗丹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并准备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顶上,不妨用罗丹自己的几句话来解释,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 参考图片: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2%DE%B5%A4+%CB%BC%CF%EB%D5%DF&in=29788&cl=2&cm=1&sc=0&lm=-1&pn=11&rn=1&di=2076114288&ln=174 http://www.ct-education.com/meishu/ms_ds/fg/200604/9710.html

记得采纳啊

是什么样的问题,能让一位身材健硕的男子,皱着眉,低头头,光着身子,尽显出一副冥思苦想的姿态呢?

雕塑信息
名称:思想者
作者:奥古斯特·罗丹
时间:1880—1900年
材质:青铜
规格:198×129.5×134厘米
现藏地: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2雕塑简介
“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原来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是根据但丁的《神曲》而创作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 倍。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

思想者 局部
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为了这个形象,罗丹倾注了巨大的艺术力量。[1]
1888年,《思想者》第一次在哥本哈根展出,尺寸同《地狱之门》的相当(0.72m),名字叫做《诗人》。1889年,这尊以《思想者--诗人》为名的石膏像,在莫奈--罗丹巴黎连展中展出。从此以后,《思想者》成为唯一的名字,在世界各地无数的展览中出现。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伦敦第一次展出。
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思想者》在1904年沙龙上展出,但这个巨大的雕像使罗丹在晚年又一次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美术学院、法兰西学院的支持者们称它为“妖怪”、“猿人”。罗丹的朋友们筹集了15万法郎买下了这座塑像作为对反对派的答复。他们把塑像赠给巴黎市,准备立在先贤祠前。罗丹断定市政厅不会允许把《思想者》竖立在巴黎市内的,但是对方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罗丹同意退回为《地狱之门》预支的费用再加利息,市政厅则接受这座《思想者》并将它立在先贤祠前。 罗丹感到了安慰,这将是他第一件矗立在巴黎市内公共广场上的作品,同时美术部购买了一件《思想者》的复制品,并作为礼物赠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式完工的《思想者》的铜像安放在先贤祠的前面。《思想者》是罗丹晚年最伟大的杰作,在以后的社会进程中一直发生着强大的作用。尤其在20世纪初,它被视为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列宁就曾对两名赴伦敦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代会而要路经法国的青年代表说你们一定要去看看罗丹的《思想者》。
3雕塑历史
1888年,《思想者》以其原大尺寸在哥本哈根展出。
1902年,在亨利·勒勃赛的帮助下,《思想者》被放大成纪念像的尺寸。
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伦敦第一次展出,同年,放大的铜雕像在巴黎的全国美术展中展出。此后,《思想者》分别在德累斯顿、莱比锡、柏林、旧金山等重要展览中频频露面,罗丹也为之声名大振。
1903年,罗丹成为国际雕塑家协会主席。
1907年被牛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
时至今日,罗丹的《思想者》被分别矗立在巴黎、哥本哈根、莫斯科、纽约、东京等20多座城市。在今人看来,《思想者》仍然是一个思想者的形象,正如罗丹自己说的那样,“他不仅用大脑、张大的鼻翼和紧闭的嘴唇思考,他还用胳膊、腿、背上的肌肉思考,用握紧的拳头和紧张的脚趾思考。”
4雕像解析
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

思想者 局部
,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嘴唇咬着拳头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绝对”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非常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最后的判决,所以他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情,在那深刻的沉思中,体现了伟大诗人但丁内心的苦闷。这种苦闷的内心情感,通过对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艺术处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那突出的前额和眉弓,使双目凹陷,隐没在暗影之中,增强了苦闷沉思的表情,有如那紧紧收屈的小腿肌腱和痉挛般弯曲的脚趾,有力地传达了这种痛苦的情感。这种表面沉静而隐藏于内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5雕像分析
《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雕塑名作。这座人体坐像本是罗丹的巨型雕塑《地狱之门》中的一部分,他高踞于地狱之门的门槛之上,在他的下方,是地狱之门上一组组在罪恶、苦难、绝望中挣扎的人像群雕。他俯身低头,手撑着下巴,仿佛为眼前惊心动魄的惨景所震动,正陷于痛苦的沉思,《思想者》之名正是由此而来。
《地狱之门》巨型群雕中有着统领和点睛意义的重要作品,罗丹在创作中倾注了他的心血和非凡的艺术创造才能。
《思想者》采用了俯身低头支颏的坐姿。首先:雕像要体现的是一种直面人类死亡与苦难的思想,这应当是一种理性、冷静、深刻,充满着矛盾痛苦的心智活动过程。要体现这样一种痛苦思索的主题,雕像的总体动态趋向应当是相对比较“沉静”、“沉重”、“沉凝”的。而与站姿相比,将身躯、肢体折叠收缩起来的坐姿,更有重量感、体积感,沉稳厚重,更适于表现这样一个主题。
其次,采用这样一种俯身低头的坐姿,是因为雕像在《地狱之门》这件巨雕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使其需要与处于其下方的群雕有一种交流、呼应乃至统领的关系,而这种俯身低头下视的姿态自然是最合适的。
第三,这样的姿态也是人们在沉思时最常采用的一种姿态,从观众欣赏理解的角度考虑,这也是一种最易为观众接受并认同的姿态,或者,换言之,这类的姿态造型实际上可能有陷于一种相当“滥俗”的造型的危险。
要使一件坐姿的雕像摆脱凝滞、呆板,产生动感,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使雕像的上半身做出任何偏离身体重心轴线的倾斜。罗丹的作品就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成功的范例,如他的另一件著名人物雕像《雨果》。对于这件同样采用了坐姿的雕像,罗丹就采用了这样的处理办法。他使雕像的上身右倾而左下肢相应地向左抬起斜出,由此使这个姿态有了一种飘逸浮动的感觉。但是这样的构想和形体处理办法对于《思想者》却是不适宜的。因为《雨果》像塑造的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巨匠,表现的是一个文思奋飞,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大师形象,但《思想者》要体现的是人类面对苦难和死亡的至哀至痛的冥思,虽然同样是表现思想,但其思绪不是激昂飞扬的,而是沉郁深邃的,所以以倾斜伸展肢体造成的“动”感是不适宜的。毫无疑义,《思想者》必须在一种沉稳凝重的姿态中体现出其特别的内在的“动”感。
较之常态下的左肘支左膝的动作,右肘支左膝会使得正常状态下相对均衡平稳的人体姿态发生很大的变化,产生失衡、扭曲和对比、冲突――右肘支左膝使得这个支膝的动作在方向上由稳定的垂直向下变为不稳定的向左下斜出,构成一条斜线,同时其运动的距离也变长,这样便牵拉右肩下沉,完全破坏了原本整个上身的稳定状态,并且右手不是以手心支撑下巴而是以手背支撑下巴,并且同样反常地向着右肩内屈,这样就使得右前臂从肘部向左外倒,又形成一条斜线。至此,整个右臂,从肩、上臂,到肘部,形成一条斜线;从肘部、前臂到腕部,形成第二条斜线;从腕部、手,到手指内屈指向的肩部,形成第三条斜线,构成一个三角形,外侧的肱三头肌、尺骨侧前臂肌群拉伸展开,而内侧的肱二头肌、桡骨侧前臂肌群收缩隆起,形成一种完全内收扭曲的动作姿态。同时,由于右肘斜出右肩左牵,使得骨骼肌肉向背部扩张而在胸部收缩---------罗丹正是要用这种不寻常的充满紧张变化、冲突的肢体和肌体造就的雕塑语言来体现人类面对苦难、死亡时内心沉重痛苦的思索。
雕像肢体的其他部分,罗丹也同样处理得颇有匠心。如雕像的双脚,不是与地面平行平平地贴放在地面上,因为雕像脚下的地面是倾斜的,所以雕像的双脚不是平放而是倾斜着“搓”在一个斜面上。这就使得本来可以与地面构成一种稳定的平衡、平平稳稳地支撑身体的小腿和脚的动作,变得不稳定了,有了一种向下的力,向下的失衡的趋向,而在平置在地面上时可以自然放松的小腿和足部,为了克服这种失衡也变得紧张起来。这个向下“搓”的动作使得足背和胫骨前肌群被拉伸、展开,又使小腿后侧的腓肠肌收缩,而足趾为阻止脚掌在斜面上的下滑,也紧张地弯曲抠抓地面。于是,整个小腿和足部都因此而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
6雕塑原因
《思想者》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那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花了很大的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为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原来被一些浅浮雕围绕着,这些浮雕是根据但丁的《神曲》而创作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 倍。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为了这个形象,罗丹倾注了巨大的艺术力量。 1988年,《思想者》第一次在哥本哈根展出,尺寸同《地狱之门》的相当(0.72m),名字叫做《诗人》。1889年,这尊以《思想者--诗人》为名的石膏像,在莫奈--罗丹巴黎连展中展出。从此以后,《思想者》成为唯一的名字,在世界各地无数的展览中出现。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伦敦第一次展出。同年铜雕像在巴黎的的全国美术展中展出,它被放在大宫殿中心穹顶下贵宾的位置。
关于罗丹为什么要用这尊粗壮结实的裸体形象来创造《思想者》,并准备把它安放在他的大件浮雕门饰《地狱之门》的顶上,不妨用罗丹自己的几句话来解释,他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最具有丰富意义的。”雕刻家在这件作品中,一方面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精确手法,同时表达了与诗人但丁相一致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对人类的苦难遭遇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悲痛。
7作品评价
罗丹的雕塑《思想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罗丹艺术的化身。不管是作品本身传达出来的审美因素,还是跟作品有关的种种故事与传闻,在带着些许的神秘、想象与诗意的背后,总能让人感受到它跟罗丹之间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情愫。
8作者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
法国著名雕塑家。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

罗丹
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走路的人》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1]
9单纯含义
与上述雕像作品《思想者》不同,该思想者是指一类人,故以'单纯思想者'加以区分。
人分多种,思想者是以其思想之光芒为人所知。当人的精神高度提升至一定程度,思想得到提纯升华,即是此思想者的根本表征。简单来说,就是广泛意义上的“完人”。


你是否需要了解?

《思想者》—罗丹
答:在《圣徒约翰》雕像中,罗丹用格外坚实有力的雕塑手法,塑造了在沙漠中徒步跋涉、传递福音的使徒形象。这件作品中,圣约翰的双脚没有离地,却在静止中表现出了连续的步伐,似乎正向观众徐徐走来,展现了罗丹扎实的古典主义雕塑功底。《思想者》是罗丹里程碑式的作品,是受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委托而作的青铜...

雕塑思想者的美学分析
答:这座人体坐像本是罗丹的巨型雕塑《地狱之门》中的一部分。他高踞于地狱之门的门槛之上,在他的下方,是地狱之门上一组组在罪恶、苦难、绝望中挣扎的人像群雕。他俯身低头,手撑着下巴,仿佛为眼前惊心动魄的惨景所震动,正陷于痛苦的沉思,《思想者》之名正是由此而来。《地狱之门》巨型群雕中有着...

以色列发现的4000年前的“思想者”雕塑
答:这个古老的“沉思”雕像是在以色列的一个陶器上发现的。EYECON Productions,由以色列文物局提供) 在以色列耶胡德市发现了一个陶瓷容器,上面有一个沉思的人物的雕塑。根据以色列文物局(IAA)的说法,这个容器可以追溯到大约4000年前。考古学家在新住宅开发之前的挖掘中发现了这件艺术品。“一开始,这个...

请对雕塑作品《思想者》做出艺术鉴赏和分析
答:罗丹,法国雕塑家。雕塑《思想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像之一。它的创作出自于《地狱之门》,是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而做的大门。男子是谁?他在想什么?没有答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这件作品引来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在《地狱之门》中,他可能是正在思考创作问题的但丁,也可能是罗丹自己,类似于自我...

奥古斯特·罗丹是谁
答:1881年5-6月,展出石膏像《亚当》;夏季,进行了第一次英国之旅,在画家、雕塑家阿方斯·勒格罗陪同下,欣赏伦敦的雕刻;10月,政府购得《施洗者圣约翰》青铜像,并订购了《亚当》和《夏娃》两尊雕像,用于和《地狱之门》组合;冬季,着手创作《伊娃》。1881-1882年,创作《地狱之门》的首批群像《思想者》《吻》《沉思...

思想者的作者是谁?
答:该模型在罗丹的指导下有多个雕塑,最主要的雕像为青铜,底座为大理石材料,现藏于巴黎博物馆。1880年制作的石膏模型,现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作品鉴赏 作品形象包含着静和动两个对立的因素。静(沉思)是暂时的,动(在强壮体魄中孕育着的无穷精力)是绝对的。《思想者》静坐着,但他的神情和姿势却给...

世界十大著名雕塑
答:世界十大著名雕塑是思想者、大卫、米洛斯的维纳斯、雅典娜神像、掷铁饼者、哀悼基督、纳芙蒂蒂、抱鹅的少年、自杀的高卢人、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1、思想者 思想者是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雕塑的一尊青铜雕像展示了人物的基本特征,而且在细节方面刻画得非常细腻,现在收藏在巴黎博物馆。2、大卫 大卫是一尊...

思想者是谁的作品?
答:勒勃赛的帮助下,《思想者》被放大成纪念像的尺寸。4、1904年,放大的《思想者》石膏像在伦敦第一次展出,同年,放大的铜雕像在巴黎的全国美术展中展出。5、2007年,《思想家》于拉伦辛格博物馆展出时丢失,几天后被找回时已遗失了作品的一条腿。6、2014年12月,《思想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世界十大雕塑都是哪些,在什么地方?
答:《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的雕塑,该模型在罗丹的指导下有多个雕塑,最主要的雕像为青铜,底座为大理石材料。《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沉浸在极度痛苦中的姿态。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

雕像<<思考者>> 的作者是谁?
答: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非常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