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苏州园林》优美语句赏析
今天研究课文时,发现作者似乎总在将苏州园林与图画联系起来介绍。于是顺着这个思路,寻找作者的蛛丝马迹,一一列举,确实发现这篇说明文越读越有味道。老先生先写了自己所游的十多处苏州园林的总印象,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一词证明了苏州园林的建筑与艺术价值。
接着,作者指出,苏州园林在各个园林中有个共同点,即设计者和匠师们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作者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进行具体介绍,先总体介绍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联系到美术画的不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作者指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同样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再说到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很有讲究,或重峦叠嶂,或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宽畅的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上如河道,则安排决不雷同的桥梁。池沼边沿很少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假山和池沼的设计让人联想到柳宗元《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两者可谓神似。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追求的这种自然之趣,还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种些花草,以取得称为一副画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在池沼里养金鱼或各色鲤鱼,种上荷花或睡莲,游人们观赏“鱼戏莲叶间”的画面时,自然会联想到《诗经》里的民歌:“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自然也就感染了柳宗元所感受到的“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单纯快乐。
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树木的俯仰生姿,相间自然让四季都不寂寞,几个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本身就是一副绝好的图画。假如在开满花,则简直就是珠光宝气的美人,朴素的园林也有了富贵之气。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
作者从布局、配合、映衬、层次来看,苏州园林已经很完美。设计者们连细小的细节也不放过,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阶砌旁的草、墙上的爬山虎,白墙前的竹子芭蕉;门、窗的图案设计雕琢;色彩的基调,极少彩绘,为的是突出草木,给人安静闲适的感觉以及花开时节更能映衬出花的明艳。
自始至终,作者紧紧扣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在介绍着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更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叶圣陶苏州园林中每段的说明方法
叶圣陶写的苏州园林里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苏州园林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等6种。《苏州园林》叶圣陶 这篇课文运用了列图表的...
读了叶圣陶的文章苏州园林,有什么领会到的欣赏方法?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中,细致描绘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即画意美。文章不仅有很强的概括性,还通过细腻的文字带领读者感受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总说和分说的角度入手,将文字还原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与内容。《苏州园林》一文以说明为主,但作者...
叶圣陶写的《假山》和《苏州园林》有何不同?从各个方面分析.
叶圣陶是苏州人,自小在园林里窜来跑去,自是懂得苏州园林之美.中学语文课本里就收录了他的《苏州园林》,在他笔下,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处处都是可以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里谈及园林里的假山,只有几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
叶圣陶如何通过《苏州园林》描绘园林的艺术特色?
苏州园林的魅力在叶圣陶笔下绽放 叶圣陶的名篇《苏州园林》,以其精湛的文字艺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欣赏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的大门。这篇散文的语言简洁而深邃,结构犹如园林布局般精巧,它以游者的眼光,深入剖析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为我们揭示了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叶圣陶从宏观的概括入手,逐步引导读者...
叶圣陶写的《苏州园林》的第四段中的说明中心是什么?特点又是什么?_百 ...
中心: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特点:是艺术而不是技术,讲究“自然美”
苏州园林本来是什么先生写的一篇记叙文原题为《》
此外,叶圣陶先生还强调了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史上的地位。他认为,苏州园林不仅是园林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最后,叶圣陶先生表达了对苏州园林的深深眷恋之情。他写道:“拙政诸园,是我心中永远的家园。”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苏州园林背后的文化精神的崇敬...
初二课文13《苏州园林》叶圣陶,课后题第二大题,字太多,我就不大了...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副好画。这个句子用了是什么方法,起司猫作用
《苏州园林》的阅读理解
17.选文第④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4分)18.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角度写,或从导游角度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叶圣陶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现出作者什么情感?(4...
苏州园林文化赏析
总观全文内容,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⑴: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标本”一词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第二部分(2—9):抓住苏州园林图画美的共同特征,分别从各个...
苏州园林的说明方法
2、举例子:真切有力的说明池沼追求自然美。(1)金鱼或鲤鱼养在池塘里,荷花或睡莲在夏秋开放。游客看《鱼戏莲叶》,是一幅进画的场景。(2)以园林中的一些古藤为例,生动地说明了栽植和修剪树木是画面的重点。3、描写:生动描写苏州园林种植树木的重点绘画。(1)没有修剪得像宝塔的松柏,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