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读课文和《向上的荷花》《荷》,不同作者笔下的荷花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向上的荷花》描绘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荷花相比,更加强调荷花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文章中荷花被赞誉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表达了荷花的高洁、崇高和优美。荷花在文章中的地位也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代表了革命者的精神追求和革命事业的前途。
而《荷》则描绘了荷花的外在形态和美感。文章中荷花被描绘得细致入微,如“那满池荷蕊尽插茎,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表达了荷花的纯美、高雅和清新。荷花在文章中的地位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审美意境和情感表达,代表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赞美。
因此,尽管两篇文章都描绘了荷花,但由于不同作者的视角、立场和目的不同,所留下的印象也不同。
拜读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不禁被文中优美的言词,深刻的思想所折服。文章意味蕴藉,仅已栽荷小事便道出了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浓烈的期盼,希望和欣慰。文章构思之巧妙,写作之精良,实令我赞叹不已。
再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便觉两文之差异甚大。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表达了自已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这便与季先生强烈的希望之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写荷花,朱先生在观赏美,而季先生是在创造美。观赏美的人每当发现美中之不足。便多几分惆怅,但创造美的人会痴迷于美中,戴着美的眼镜看世界,一切都是完美的,毫无瑕疵,他沉浸在美中,乐观看世界,永远有希望,永远有快乐。
在《清塘荷韵》中,季先生行文严谨,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十分明显,一条以荷塘中荷花情况为线:先写原先塘中似有荷花但现在全无,再写我种莲子,接着写第一、二年塘中仍无荷花,然后了写第三年“塘中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叶片”,最后写第四年荷花生长旺盛,荷叶“遮蔽了半个池塘“。另一条则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先是塘中无荷花,作者“总觉得是一块心病”,再是种了莲子作者微有希望但情绪还比较消极,接着作者的期盼日益强烈,然后两年过后塘中仍无荷花,作者“完全灰了心”,继而到了第三年荷花长出“五六个叶片”。作者自白“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最后第四年荷花茂盛,作者“心中狂喜”。
整篇文章,以时间顺序行文,事情起因、经过、结果交待清楚,过渡自然。两条线索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它们被作者的那管神奇的笔有机地结合起来,真可谓是:相辅相承,相孕相生。
从文章的许多方面而言,《荷塘月色》与《清塘荷韵》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荷塘月色》是以空间顺序行文,颇有些游记的味道,这是写作顺序的不同。其次,《荷塘月色》的内容以作者所感为多,它是抒情散文。但《清塘荷韵》的内容中作者的所感相比之下便显得十分单薄了,它们大都凝聚在作者的一举一动中,较为含蓄,且整段的“自我剖白”在《清塘荷韵》更是全无踪影,因此我认为与《荷塘月色》相比之下,《清塘荷韵》更倾向于叙事散文,此乃文体之异也。接着,《荷塘月色》是以“荷塘”这一地区作为写作对象的,文章以写景为主,这就决定了它的写作手法,即《荷塘月色》是在写荷塘范围内作者所见之景,描
写的景物众多,强调的是景物间的相互搭配,所要表现的是荷塘周围景色的和谐美、整体美。而《清塘荷韵》中,季先生描写的景物就具有了单一性,他只刻画了荷花,表现他对荷花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写作中采用了一枝独秀的方法,而对其它景物只字未提,这是写作手法的差异。
下面是文章所提及的相同细节间的区别。如:同样是因为等了四年,所以“心中狂喜”,且感叹于自然力的伟大。同样是看到了昂首怒放的荷花,朱先生说它色白,为点缀之物,但季先生说它“红艳耀目”,“凌驾于荷叶之上,迎风弄姿。”最后,我要说两文结果不同,朱先生最后是“什么都没有”欲超脱而不得,心情郁闷。季先生最后得到了满塘荷花,并且这些荷花被命名为“季荷”,他心中自然无比愉快。
当然,两篇美文在用词、造句、修辞等众多方面是近似的。这里便不消细说。
你是否需要了解?
联读课文和《向上的荷花》《荷》,不同作者笔下的荷花分别给你留下怎样...
《向上的荷花》和《荷》两篇文章中所描绘的荷花,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不同的。《向上的荷花》描绘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荷花相比,更加强调荷花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文章中荷花被赞誉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表达了荷花的高洁、崇高和优美。荷花...
联读课文和向上的荷花荷,不同作者笔下的荷花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千...
联读课文荷花描写,不同作者笔下的荷花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千姿百态、优雅地绽放在水面上。1、作者杨万里笔下的荷花是古典优雅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笔下的荷花,如面纱中扑出的娇艳,宛如仙子飞洒下的云雾,荷花的叶片碧绿透亮,清新的气息拂动人们的额头,那淡绿色的雏菊...
诗歌《向上的荷花》出自哪里?作者是谁
金沙写的现代儿童诗歌。1、《向上的荷花》属于现代诗歌,是一首儿童诗歌。2、作者金沙并不是,涨起的湖水,将它的花苞,抬出水面。是自己,不甘心水淹,努力将她的的美丽,向上冒尖。
小学三年级语文《荷花》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不仅是因为荷花的美丽与清香,还因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你们想看看这样的荷花吗?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睹荷花的风采。板书课题:荷花(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与荷花打个招呼。 2、再读课文。 (1)学生读...
向上的荷花出自哪里
欧阳修《渔家傲》之早秋荷花;夏天最有活力的草本是荷花,因为是看得见的生生不息。绝大多数花朵都畏惧骄阳烈日,所以提前开花结果,但是荷花却不同,只要有水的地方,顶着太阳,绽开灼灼的花朵,并且在晚夏初秋之时,花果同时,清新与成熟,春美与秋实同在。虽然一朵荷花的寿命从开花到凋谢只有三到五天,...
向上的荷花,读完后,是怎样的荷花
写出了荷花蓬勃向上的形态展示了荷花的动态美。一个“冒”字让我们感觉到荷花仿佛是一下子钻出来的。碧绿荷叶中“冒”出来,为静态的场景添入一丝灵动。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8、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一池美丽多姿的荷花呢?好!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幻灯) (三)教学4、5段。 1、看了刚才的图片,你觉得怎样? 2、课文中的我也和大家一样,被眼前的美迷住了,看着看着,她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那你们知道什么叫翩翩起舞吗?谁来做做动作...
课文荷花读书心得体会
篇一 《荷花》这篇文章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叶圣陶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读来使人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是一朵荷花,随着微风翩翩起舞,使人陶醉流连忘返。每一次读都给...
荷花读后感
【第1篇】荷花读后感 《荷花》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圣陶。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教育家。我们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课文《荷花》,就是选自这本书。《荷花》这本书分为散文辑和小说辑。散文辑中主要介绍了人和物;而小说辑,则写了很多小故事。我很喜欢散文辑中的《我的侄儿》和《...
三下语文《荷花》说课稿
出示《荷花》插图,请学生说说有关荷花的古诗和看荷花的感受,唤起对荷花美的回忆,谈话后揭示课题。这样的导入既展示了学生的文化素质、语言表达,也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积累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以后思考:荷花美在哪里?课文怎样写荷花的美? (2)划出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