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师说》的实词虚 词文 言句式 通假 此类活用 课文《鸿门宴》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

作者&投稿:闵矩 2024-07-02
实词、虚词、文言句式、通假、词类活用

寡人之于国也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学习《劝学》,要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另外,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学习《师说》,我们要了解“说”这种文体的基本常识。通过诵读,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斗争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本文运用的对比论证、正反论证等多种写作手法。同时,还要体会本文语言方面的特色及作用,如排偶句的运用使文章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连珠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劝学》

1、荀子及《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2、文章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

提示: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一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二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3、问题探讨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2)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作者连用了五个比喻,这五个比喻含有几层意思?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木为轮”““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第一段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3)第二段作者也连用了五个比喻,这些比喻是如何论证学习的重要作用的?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谈到学与思的关系,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作者在使用这四个比喻的时候,特别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其目的在于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第二段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4)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是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前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的道理。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接下来作者又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习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第三段含有三个层次,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论述了中心论点。

(二)《师说》

1、作者及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他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生写作古文。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文章内容

本文的观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第一段,从正面阐发中提出观点,为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确立理论根据。

第二段,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

第四段,交代写作缘由,赞扬李蟠时又强调了他的观点。

本文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摆得充分,道理讲得透彻,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3、问题探讨

(1)“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如何理解本文所讲的“师”,是我们通常讲的学校里的老师吗?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3)在第二段中,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与自己“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省,由此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4)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5)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语言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一个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连珠,又称顶针、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劝学》的比喻论证有怎样的特点?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二)如何理解《师说》一文思想的进步性?

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

3、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战士,士兵;逃跑/行)

5、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凭借/表同意认可)

三、一词多义(补充)

(一)王:1、然而不王者(称王wang4;名作动)2、梁惠王曰(君王wang2;名词)

(二)食: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

(三)时: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

(四)以:1、请以战喻(用;介词) 2、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3、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 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

(五)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介词)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

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

(六)之: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七)然: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 然而、但是)

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 对的、认为…对的)

(八)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填然鼓之鼓: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4、树之以桑 树:种植 5、王无罪岁 罪:归罪、归咎

(二)动作名1请以战喻(战争)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三)形容词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四)使动用法

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五、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

判断句: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兵也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状语后置句: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固定句: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劝学》*******************

《劝学》教案
通假字
木直中绳, 以为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虽有槁暴
通“又”。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
通“性”,天赋,资质。

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 以为轮。
,使动用法,用煣的工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足,名词作动词,走得快。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古今异义
1.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墨线;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2.金就砺则利
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今义:黄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4.假舆马者
古义:凭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5.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6.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腿,蟹腿;
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跪下。
虚词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
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另:苛政猛于虎;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另:有蒋氏者;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另: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另:君将哀而生之乎;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另:潭西南而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另: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另: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
军惊而坏都舍(表比喻)

*************《师说》******************

一、 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二、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一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二……的原因(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不需要。
三、 一词多义
(1)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3)道
1、有碑仆道(名词,道路)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4、策之不以其道(名词,规律)5、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6、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5)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 后置的标志)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2、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4、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6、吾师道也(名词作动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你是否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