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兴之主,赵构的庙号为什么是“高宗”而不是“世祖”? 赵构的庙号为什么叫高宗

作者&投稿:御闹 2024-07-02
作为中兴之主,赵构的庙号为什么是“高宗”而不是“世祖”?

自古以来,皇帝的庙号都是称祖者,或是有开疆扩土之功,或是对后世子孙有着大贡献者才能称为“祖”,而后来的所有子孙守护这片江山的都只能称为“宗”,而且也没有儿子称“祖”,父亲却称“宗”的,所以赵构作为南宋的开拓者,可以尊他为“高宗”,而不能称之为“世祖”。

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死后,本来庙号称“宗”没有任何异议,可是偏有些人沽名钓誉,要给赵构上庙号为“世祖”,理由是拿汉光武帝刘秀作比,认为刘秀开创东汉,而赵构开创了南宋,两人的功劳是一样的,所以庙号也应该相同。

但是赵构哪里能够和刘秀相比,西汉当时的天下早就被王莽给篡夺了,刘秀的东汉是凭自己的实力一点一点的打下来的,而且人家这一脉本来都是和皇位沾不上边,和西汉末代皇帝血缘关系早就疏远了,但是凭借着刘秀的文治武功,不但光复了汉室,刘秀的子孙都做上了皇位,所以刘秀对他的后世子孙有着很大的贡献。
再反过来看赵构,他的皇位是继承自自己的父亲宋徽宗,这也是他不肯北伐的原因,赵构本人也是一个逃跑的皇帝,只不过他后来建都临安,让南宋成了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其他何功之有?

再来看其他两位二代以下称祖的皇帝,明成祖朱棣,朱棣一脉虽然自称为自己继承于父亲的江山,但是他一脉本也无缘皇位,是朱棣造反得来的皇位,他登基后迁都燕京,实现天子守国门的宏愿,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还又派郑和下西洋,打通了大明与世界的联系,就这样有着如此大功,朱棣死后一开始也未能称祖,还是嘉靖皇帝为让自己父亲进太庙才抬高他为成祖的。
第二位清圣祖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时,平三藩,稳定的大清的统治地位,后又收复台湾,不但扩大了大清的版图,而且还创建了大清水师,对中国的领海有着很大的贡献,所以才被称为圣祖。
赵构与这三位哪一位能够相提并论,而且他的父亲为宗,他岂能越过他的父亲称祖?庙号称为“高宗”已经算是对他很大的褒奖了。

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 另外,“世宗”同“世祖”一样,都有皇族内部帝系转移的含义,这些世祖、世宗多不是平稳入继皇位的,不少是武力夺来的。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完全按照谥法,但是参照来看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谥法上说: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所以高祖、高宗都是很高的赞语,高祖多半用在开国皇帝上。历代开国皇帝,不是太祖,就是高祖。相比之下,高宗虽然也是比较高的赞誉,但由于历代后继皇帝多半会有其他合适的谥号,因此显得比较少,有名的高宗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赵构、清高宗乾隆三人。其实,从前两人来说,这个高宗,固然是赞誉,但恐怕也掺杂了一些负面要素,乾隆这个谥号,难说不是隐隐谴责其治政的失误。

“世祖”是古代皇帝的庙号之一,而庙号的评判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比如太祖就必须是开国皇帝才能享有的,而世祖则一般都是断代史的开创者才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复兴汉朝的光武帝刘秀。按照这个标准,重新建立宋朝的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当然有资格被评为世祖了,那么他的庙号为何却是“高宗”呢?

金灭辽、北宋线路

其实,我们可以轻松地从《宋史》中得到答案——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八十一岁的太上皇赵构在德寿宫驾崩,随后宋朝的礼官便开始给他定庙号和谥号了。礼官尤袤等人都觉得应该给太上皇上庙号曰“高宗”,而只有洪迈(那位著作《容斋随笔》的著名学者)觉得应该上庙号“世祖”,洪迈的理由当然就是太上皇中兴大宋,与光武帝刘秀有类似的功劳,所以庙号自然应该一样才行。

南宋时期的中国形势

尤袤见竟然有大臣和他持有异议,这正是咱“礼官”发挥作用的时候啊!于是,他率领礼官颜师鲁、郑侨等人给当今皇帝(即宋孝宗)上书,他们认为先皇不可称“世祖”有两点理由:

第一、有功为祖,有德为宗

他们在奏章中说:“宗庙之制,祖有功,宗有德。艺祖规创大业,为宋太祖,太宗混一区夏,为宋太宗,自真宗至钦宗,圣圣相传,庙制一定,万世不易”,意思就是给先帝定庙号要遵从千百年来“祖有功,宗有德”的规矩,只有太祖皇帝以武功定天下才有资格称“祖”,之后的皇帝都是以德守江山,所以都应该是“宗”,而先皇也是继承太祖江山中的一员,自然不应该再称“祖”。

第二、子为祖而父为宗,失昭穆之序

尤袤等人反对称赵构为“世祖”的第二点原因就是赵构乃宋徽宗的亲生儿子,而且将来徽宗皇帝和太上皇帝是要一起被供奉在太庙中的,“子为祖而父为宗,失昭穆之序”。另外,先皇和汉光武帝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同样也是在于太上皇是徽宗皇帝的亲生儿子,而光武帝乃是刘汉皇室的末属,并且是以布衣的身份打下来的江山,他完全与汉哀帝、汉平帝没有什么继承关系,在评庙号的时候自然也没有什么忌讳。

北宋时期的中国形势

在尤袤上书的同时,礼部和太常寺又举出了太上皇可以称“高宗”的第三点理由——中兴之主称“高宗”古已有之,最好的例子就是“商高宗”了,要知道商高宗武丁正是中兴殷商的明君啊,作为商朝的第二十三任君主,武丁在商王小乙之后复兴商朝还开创了“武丁盛世”,这不也和我太上皇生前之所为非常类似吗。而更加巧合的是,大宋从太祖开国到太上皇中兴,所在的地方都是商丘,而商丘又曾经是商朝的都城,所以太上皇称“高宗”完全就是冥冥中注定的。

宋孝宗赵昚

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文化巅峰时期,儒家文化更是在南宋时期登峰造极,深受儒家伦理观念影响的宋朝皇帝自然要追求“名正言顺”,当时在位的宋孝宗赵昚也正是为了维护“昭穆之序”,最终同意了尤袤等人的提议,将赵构的庙号定位“高宗”而不是“世祖”。



自古以来,皇帝的庙号都是称祖者,或是有开疆扩土之功,或是对后世子孙有着大贡献者才能称为“祖”,而后来的所有子孙守护这片江山的都只能称为“宗”,而且也没有儿子称“祖”,父亲却称“宗”的,所以赵构作为南宋的开拓者,可以尊他为“高宗”,而不能称之为“世祖”。

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死后,本来庙号称“宗”没有任何异议,可是偏有些人沽名钓誉,要给赵构上庙号为“世祖”,理由是拿汉光武帝刘秀作比,认为刘秀开创东汉,而赵构开创了南宋,两人的功劳是一样的,所以庙号也应该相同。

但是赵构哪里能够和刘秀相比,西汉当时的天下早就被王莽给篡夺了,刘秀的东汉是凭自己的实力一点一点的打下来的,而且人家这一脉本来都是和皇位沾不上边,和西汉末代皇帝血缘关系早就疏远了,但是凭借着刘秀的文治武功,不但光复了汉室,刘秀的子孙都做上了皇位,所以刘秀对他的后世子孙有着很大的贡献。

再反过来看赵构,他的皇位是继承自自己的父亲宋徽宗,这也是他不肯北伐的原因,赵构本人也是一个逃跑的皇帝,只不过他后来建都临安,让南宋成了一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其他何功之有?

再来看其他两位二代以下称祖的皇帝,明成祖朱棣,朱棣一脉虽然自称为自己继承于父亲的江山,但是他一脉本也无缘皇位,是朱棣造反得来的皇位,他登基后迁都燕京,实现天子守国门的宏愿,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还又派郑和下西洋,打通了大明与世界的联系,就这样有着如此大功,朱棣死后一开始也未能称祖,还是嘉靖皇帝为让自己父亲进太庙才抬高他为成祖的。

第二位清圣祖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时,平三藩,稳定的大清的统治地位,后又收复台湾,不但扩大了大清的版图,而且还创建了大清水师,对中国的领海有着很大的贡献,所以才被称为圣祖。

赵构与这三位哪一位能够相提并论,而且他的父亲为宗,他岂能越过他的父亲称祖?庙号称为“高宗”已经算是对他很大的褒奖了。



宋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文化高峰。儒家文化在南宋盛行。深受儒家伦理思想影响的宋帝自然追求“诚信与公平”。 昭穆之序最终与尤袤和其他人的建议相吻合,因此赵构的庙号是“高宗”而不是“世祖”。

因为后市朝廷对赵构的评定,真为他功德更高,所以把他的庙号定为高宗,当然他的功劳是可以被定为祖的,只不过他在跟功劳更大,所以给他了高宗吧,他是一位英雄。

因为他的江山是继承先祖得来的,因此不称祖。


你是否需要了解?

古代君主的谥号和庙号的“美与恶”
答:德宗:这个庙号就是说明皇帝在位曾经出逃过,如唐德宗、清德宗。世宗: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也有守成之君的意思,如汉世宗、明世宗、清世宗。中宗:中宗有中兴之主的意义,如汉中宗、唐中宗。再来说一说谥号,谥号分美谥和恶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对皇帝来说都是美谥...

对于朱棣而言,太宗和成祖两个庙号哪个含金量更高?
答:礼官说,刘秀为什么称『祖』呢?原因很简单,刘秀是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取得天下,他的皇位是自己打来的,不是继承汉哀帝、汉平帝得来的,庙号『世祖』完全不过分;而再看赵构,虽然也是中兴之主,但他的皇位是继承他爹宋徽宗的,这和刘秀的情况完全不同。一句话概括就是:刘秀的皇位不是继承来的,...

为什么宋朝皇帝的庙号都很怪呢?
答:庙号起源于商朝,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庙号的历史渊源
答: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严格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发扬光大;世祖、圣祖、成祖重新打了次天下;世宗是守成令主的美誉,但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乃仁爱孝顺的贤主;中宗、圣宗是中兴之主;哲宗、兴宗、成宗、显宗是守成之君。肃宗有中兴意愿却没有成功...

求有关宋高宗赵构
答: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1187) 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1162年在位。年号先后为建炎、绍兴。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封为康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时,他曾以亲王身分在金营中短期 为人质。当年冬,金兵再次南侵,他奉命出使...

关于皇帝死后的“庙号”问题!
答: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

求问中国古代皇帝的庙号都有些什么潜在的含义?
答:“中宗”是中兴之主的庙号,世祖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启下的人物的特定庙号,也有作为开基者的,例如三国的曹丕和西晋的司马炎、蒙元的忽必烈等都是世祖的庙号。高宗历史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谥法为高宗的一般都是王朝中衰的制造者,要么就是阴险毒辣的代名词,比较著名的就是宋高宗、清...

《宋史》将赵构跟刘秀相提并论说是“中兴之主”,这种说法确切吗?_百度...
答:面对这样的局势,宋高宗决定向金议和。澶渊之盟,北宋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长达百年多的和平。同样,南宋的绍兴和议,也基本上奠定了南宋后期的和平局面。而这种局面,赵构功不可没。《宋史》把赵构和刘秀相提并论,定为中兴守成之明君。据史书记载,赵构对待流民也是十分的宽容,在位期间并未对流民收取...

赵构是谁的后代 赵构是好皇帝吗
答:实际上赵构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人物,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赵构在位36年,稳定住了南宋的草创局面,从很多历史事例来看,作为一个中兴之主,宋高宗其实算得上一个颇为明哲的仁君。 首先,宋高宗自青年时代起甘苦备尝,自身始终保持着简朴的品德。他不热衷女色,餐食简便,每餐仅面饼、馒头和煎肉。虽定居杭州,却时常回忆...

赵构被迫逃往江南,在临安即位,的背景资料
答:死后的庙号为高宗。 建炎元年(1127)——绍兴三十二年(1162) 高宗赵构,生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五月二十一日,为徽宗第九子。母亲韦氏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嫔妃,并不受徽宗的宠爱。赵构本与皇位无缘,然而,靖康之变中,赵宋宗室多被金兵掳去,惟独赵构成了漏网之鱼,“中兴之主”的位子自然非他莫属。靖康二年,时年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