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等级分为6级,各级土壤的标准是什么,含有哪些成分? 土壤的成分是什么?
土壤是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有机体以及水分和空气等的混合体。按重量计,矿物质占到固相部分(土壤干重)的90~95%或更多,有机质约占1~10%,可见土壤成分以矿物质为主。土壤有机质就是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有机化合物。除此之外还有土壤溶液,它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的溶解物质和悬浮物质的总称。土壤溶液是植物和微生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的媒介,也是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途径。
土壤中的固体颗粒的粒度级配或粒度组合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又称土壤质地。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可对土壤进行分类。我国的土壤质地分类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个级别。土壤的质地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可耕性好坏以及污染物容量大小的基本因素之一。
土壤是成分很复杂的混合物,一般情况下主要含有二氧化硅,各种有机物,金属氧化物等等化合物和一部分金属单质(像金、石墨等稳定的金属或非金属)
土壤的成分并不是单一的,而且不同地方的土壤成分也大有不同,比如东北三江平原的黑土富含各种有机物,而华南常见的红土却富含铁的氧化物,所以要想确切知道土壤到底是由什么元素构成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过从广义来说,元素周期表上所包含的所有稳定的、不稳定的元素(不包括表后面的部分人造放射性元素)几乎都可以在土壤中找到,只是不同的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不同而已。
你要记住一点,自然界没有真正的纯净物存在,即使是所谓的天然金块,也只是金单质的含量很高而已,它也是含有杂质的。
自然科学中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纯粹的东西,要辨证地看待自然事物,这样才能真正听见大自然的声音。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
GB 15618-1995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
障农林生产,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土壤应用功能、保护目标和土壤主要性质,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
允许浓度指标值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的土壤。
2 术语
2.1 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
2.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指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而对溶液中的阳离
子所吸附的数量,以每千克干土所含全部代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cmol)(按一价离
子计)数表示。
3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
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
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
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
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2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4 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1。
表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mg/kg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土壤pH值
项目
自然背景
<6.5
6.5~7.5
>7.5
>6.5
镉 ≤
0.20
0.30
0.60
1.0
汞 ≤
0.15
0.30
0.50
1.0
1.5
砷 水田 ≤
15
30
25
20
30
旱地 ≤
15
40
30
25
40
铜 农田等
35
50
100
100
400
果园 ≤
—
150
200
200
400
铅 ≤
35
250
300
350
500
铬 水田 ≤
90
250
300
350
400
旱地 ≤
90
150
200
250
300
锌 ≤
100
200
250
300
500
镍 ≤
40
40
50
60
200
六六六 ≤
0.05
0.50
1.0
滴滴娣 ≤
0.05
0.50
1.0
注:①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
>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②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
③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采用旱地值。
5 监测
5.1 采样方法:土壤监测方法参照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土壤元
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的有关章节进行。国家有关方法标
准颁布后,按国家标准执行。
5.2 分析方法按表2执行。
表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选配分析方法
序号
项目
测定方法
检测范围
mg/kg
注释
分析方法
来源
1
镉
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
土壤总镉
①、②
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
高氯酸)消解后
(1)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
测定
(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测定
0.025以上
0.005以上
2
汞
土样经硝酸-硫酸-五氧
化二钒或硫、硝酸锰酸钾
消解后,冷原子吸收法测
定
0.004以上
土壤总汞
①、②
3
砷
(1)土样经硫酸-硝酸-高
氯酸消解后,二乙基二硫
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
法测定
(2)土样经硝酸-盐酸-高
氯酸消解后,硼氢化钾-
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
0.5以上
0.1以上
土壤总砷
①、② ②
4
铜
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
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
高氯酸)消解后,火焰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1.0以上
土壤总铜
①、②
5
铅
土样经盐酸-硝酸-氢氟
酸-高氯酸消解后(1)萃取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
(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测定
0.4以上
0.06以上
土壤总铅
②
6
铬
土样经硫酸-硝酸-氢氟
酸消解后, (1)高锰酸钾
氧,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
测定(2)加氯化铵液,火
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
1.0以上
2.5以上
土壤总铬
①
7
锌
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
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
高氯酸)消解后,火焰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0.5以上
土壤总锌
①、②
8
镍
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
酸(或盐酸-硝酸-氢氟酸-
高氯酸)肖解后,火焰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2.5以上
土壤总镍
②
9
六六
六和
滴滴
娣
丙酮-石油醚提取,浓硫
酸净化,用带电子捕获检
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
0.005以上
GB/T
14550-93
10
pH
玻璃电极法(土∶水
=1.0∶2.5)
—
②
11
阳离
子 交
换量
乙酸铵法等
—
③
注:分析方法除土壤六六六和滴滴涕有国标外,其他项目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
执行,现暂采用下列方法:
①《环境监测分析方法》,1983,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
②《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199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中国环境科学出
版社;
③《土壤理化分析》,197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6 标准的实施
6.1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各级人民政府
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实施。
6.2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会同有
关部门划分本辖区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
所、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单位参加。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家淇、蔡道基、夏增禄、王宏康、武玫玲、梁伟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砂土,不论加水多少都不能搓成条或片。
2.沙壤土,湿时可搓成大拇指粗的土条,再细即 断;可成片,但片面极不平整。
3.轻壤土,湿时可搓成直径3毫米土条,弯曲或提 起一端即断裂;可成片,片面较平整。
4.中壤土,湿时可搓成直径8毫米土条,拿起一 端不断,但弯曲成直径3厘米圆圈即断 裂;可成片,片面平整,但无反光。
5.重壤土,湿时可搓成直径2毫米土条,弯曲成 直径2—3厘米圆圈不断,压扁有裂 纹;可成片,片面平整,有弱反光。
6.粘土,土质滑腻,湿时可搓成直径2毫米以 下的土条,易弯曲成小环,压扁无裂 纹;成片后面平整有反光。
详细资料可参看以下地址
地理书上应该有吧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中国耕地等别和等级划分
16. 甘新区与蒙宁甘、北疆地区的七至八等耕地受土壤荒漠化影响严重,九至十等地则面临水资源匮乏、晌缓岩土壤贫瘠与沙化双重挑战。17. 青藏区的0.13亿亩耕地,川藏林农牧区拥有少量优质耕地,亟需水利设施的改善;而青藏高寒牧区土壤养分稀薄,气候干燥。18.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的划分细致入微,揭示了各...
土壤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③淋溶层(A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④淀积层(B层):上层土壤淋失的物质在此沉淀、积累,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⑤母质层(C层):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⑥母岩层(R层):坚硬的岩石。土壤的层次结构 一般来说,人们把土壤分为A,B,C三个...
土壤有机质含量等级如何划分
根据土壤普查耕层有机质含量数据标准划分成6个等级:大于40gkg-1、30gkg-1~40gkg-1、20gkg-1~30gkg-1、10gkg-1~20gkg-1、6gkg-1~10gkg-1、小于(等于)6gkg-1。在自然状态下,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包括气候、植被、母质、地形和时间,而在人类耕作活动影响下,施肥状况和耕作措施则成为...
依据什么确定变种和土种?
我国现行的根据土壤发生分类的土壤分类系统,是在1992年汇总第二次全国上壤普查成果编撰《中国土壤》时而拟定的《中国上壤分类系统》(席承藩1998)。该系统从上至下共设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业种等七级分类单元。1)土纲为最高级土壤分类级别,反映了土壤不同发育阶段中,土壤物质移动...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几类?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该方法定义了11个诊断表层,旨在表征土壤表层的特性和性质;20个诊断表下层,用以表征土壤下层的特性和性质;2个其他诊断层,用于描述土壤中的特定层位,例如岩石或水体;以及25个诊断特性,涉及土壤的其他关键属性,如颜色、质地、排水性能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采用多层次分类体系,共分为七个级别:土纲、...
土壤一般分为几类?
四类土是指硬粘土、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砾的冰碛粘土、泥板岩等。区别:一、二类土的坚固系数较低(0.5--0.8),用尖锹,少数用镐即可开挖。 三类土的坚固系数为0.81--1.0,须用尖锹并同镐开挖。四类土的坚固系数达1.0~1.5,土的开挖须用尖锹、镐和撬棍同时进行。
土壤分层
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1、表土层,由泥土层和砂层组成,厚度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表土层又可以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2、心土层,土壤剖面的中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层以下至50厘米深度的土层。由于有物质的移动和淀积,所以表土层和心土层最能反映出土壤形成过程。3、底...
中国土壤种类分布
东北:黑土 华北华南:黄土 南方酸性土红土, 四川,贵州:红土紫土 青藏:贫瘠土...
黑土、黄土、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在肥沃方面的排名
4. 黄土: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其肥力水平一般,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但需要通过改良来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5. 红壤: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江南丘陵地区,这种土壤酸性较强,有机质含量较低,需要通过施用石灰等方法调节pH值和改善土壤结构,以提高其农业利用价值。6. 沙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