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原始的习俗:送子之俗
仡佬族送子之俗,自古流行于石阡农村。他们不是去庙里求“送子娘娘”;而是“送瓜瓜”、“送龙宝”、“送菩萨”,民族风情浓厚,其中贵在于一个“偷”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此习俗已淡化。
“送瓜瓜”
古历八月瓜熟时节,农村中便有人倡行偷瓜送子之俗。因为有一对夫妻久而不妊,或即缺乏子嗣,人们出于同情,所以几个人相约去向他们表示送瓜之意,这家夫妻自然十分高兴。待到中秋之夜,人们先去田地里偷瓜。无论本寨外村,谁家地里长得有成熟的长条形南瓜,俗话“水桶瓜”都可以选取取一个。
拿回来时,有的故意将瓜蒂取开,向瓜内灌水,然后用一截“苞谷胡胡(玉米芯子)盖紧,表示送个男生;有的则不取蒂灌水。随即用红布一幅,缠着水桶瓜,让一个比接瓜夫妻低一辈分的五六岁男孩背在身上,一同送往接瓜之家。
将要到屋,人们便学着婴儿的哭声,主家急忙开门迎接。进了屋,夫妻一边招呼众人,一边抱着背瓜的小孩,无限亲妮地喊叫:“幺啊、崽啊,你来了吗!”有人将瓜取下来,直接送往寝室床铺上,用被子盖着说:“恭喜你家生个大胖小子”。
有人假装去看,暗中将瓜蒂处的“苞谷胡胡”抽掉,瓜里的水流了出来,床铺湿了一大滩,故意惊叫“啊呀,胖子屙尿啦!”人们开怀大笑。夫妻也会心地笑了起来。第二天,夫妻俩煮南瓜吃,一点也不能丢,连瓜皮也吃下肚去。此后,他俩一直将送瓜的男孩当着亲生儿女一样疼爱。
此后如果生了一个男孩,便成为天大的喜事。丈夫去“报喜”时,先去报知送瓜的承头人家,开口就叫承头人夫妇为“嘎公”、“嘎婆”;然后再向亲生的嘎公嘎婆报喜。当办“祝米酒”时,成头人家如同亲嘎婆一样送“祝米”——为小孩备办衣帽、裙子、背围等物。
成头人还要给小孩取乳名,多取名叫“瓜二”、“葫芦”、“伏子”、“伏生”之类。以后,生子之家一直将成头人家当作外家亲来走。其俗的典故出于《诗·大雅》说:“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民间也世代相传: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兄妹都是从“葫芦”里出来的。
“送龙宝”
春节元宵期间,农村中玩龙灯的灯会头人,也是针对上述情况的家庭,征得主人同意,趁玩灯拜访时至其家,悄悄地送龙宝一个。这家主妇则要牵着后衣兜接。为啥悄悄的送?就怕知道的人多了,冲去了“灵气”。然后这家人将龙宝系于堂屋正中悬吊着,从此许下“生子缴宝”的口愿。每年玩灯时,这家人都要对送宝之灯队热情接待、敬献香烛。
你是否需要了解?
库布孜,哈萨克族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
琴颈也无指板。由于牧民们制作时就地取材、因材而制,琴的式样和规格尺寸往往各不相同。这种最原始的拉弦乐器,目前在哈萨克的边远山区仍能见到。您可能还会喜欢:- 仡佬族原始的习俗:送子之俗 - 仡佬族的传统戏剧都有哪些?- 傈傈族各地迥异的阔时节 - 傈僳族一年一度念渗的传统节日:刀杆节 ...
侗族的资料
其实遵义百姓崇祠的“送子娘娘”也者,实系遁水圣母。媒体可加大宣传力度,让遁水圣母之名声,不亚于圣母玛丽娅和妈祖!为此,可采用开通夜郎网站,举办国际夜郎文化节暨学术研讨会等措施。文学艺术界对此大有可为。 夜郎的一支融合于僚人,《苗防备览》所记仡佬语称“竹”为“盖脑”,其音同“仡佬”。可见今之仡佬族...
八月十五手抄报一等奖
5、云南彝族 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6、仡佬族 ...
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 急!!!
民俗二三事
仡佬族崇拜什么,仡佬族的宗教文化
此外,仡佬族还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他们相信这些自然物拥有神秘的力量,能够保佑人们的平安与幸福。在民间生活中,他们还流传着“烧胎”、“叫魂”、“观花”、“顿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等习俗。在清末民初时期,仡佬族还形成了许多民间信仰组织。例如,“清醒会”祈求一年清吉...
中秋节的习俗
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侗族则在这时让青年人郊游、欢会,称为“赶坪节”。
常熟民风民俗
常熟的传统习俗,包括过新年、接财神、闹元宵、三月初三进香、赛龙舟、重阳登高吃糕、送灶神、贴门神、赶庙会等,都是参与人数众多的民间活动。一,新年 家家户户贴春联、穿新衣,象征万象更新。清晨,家主起身燃放“开门爆仗”,当家妇女要到附近庙宇烧香拜佛,生意人则要到兴福寺、报国院等处烧香以...
写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的材料
姑娘赠送自己刺绣的侗锦,小伙子献出精致的竹盒、斗笠,这项活动往往持续半月之久。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
壮族的民族节日有哪些
此俗现已淡化。5.三月三歌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亦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壮族、侗族、仫佬族、仡佬族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多在每年农历四月...据说此节习俗来源于人们对农神的崇拜,后来逐渐演变为一般的民间节日。9.莫一大王节 桂北地区壮族传统...
各民族春节习俗
仡佬族过年的习俗: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看,又称仡佬年。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