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铁路的建设历史 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诏俘 2024-07-02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如下:
1、艰难起步
1876 年,为了改善上海至附近吴淞港码头之间的运输条件,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但这条16公里长的路线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极度保守的晚清政府抵制意愿强烈,尤其害怕铁路会使数目庞大的苦力人群失去工作。
一位官员对于失业引发暴乱的风险表示了担心:成千上万拉车拖船之人将失去生计,若非在沟壑中饥饿而亡,必将在山间落草为寇。另一位官员则表示,“如此挥霍燃煤,则煤田竭也。”
除了这些对铁路行业的悲观预期,当时的中国对外国人以及外资公司的敌对情绪也相当严重,鸦片战争刚结束不久,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还历历在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吴淞铁路的前景黯淡,其建设过程自始至终没有得到政府的官方批,。通车仅一年后,两江总督沈葆桢即勒令关停铁路,并将相关设备运往台湾,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这样荒废在台湾的海港岸边。
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煤炭运输问题,清政府决定在唐山至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段由骡马拉行的铁路。英国人金达受聘负责项目建设和“中国火箭”号(中国首列火车)的调试工作。
1881年,全长10公里的标准轨距铁路建成通车,然而,铁路革命的序幕并未就此拉开,政府仍不愿意支持这项已风行全球的革命性交通方式,19世纪80年代,新线路的修建几近停滞。
1884-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中的惨败使政府意识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而铁路又是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催化剂。
于是,唐胥铁路又往北京方向延伸了32 公里。然而,由于清朝政府的愚昧迷信,皇宫中的一场突发大火被认为是神灵不满的迹象,铁路计划重新遭到无限期搁置。
2、洋务运动时期新建的铁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铁路总量仅为500公里,而同期的美国轨道长度已达28万公里,战场的失利终于激发了中国的铁路兴建热潮,北京成为铁道网络的中心所在地,而偏远地区也开发了许多运煤线路。
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彼时中国境内已建成铁路9,500公里,较之以往有了质的飞跃,但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这个数字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比同样贫瘠的印度少了将近一半。
之后,在日本侵华战争和一系列内战的影响下,铁路的扩张速度减缓,许多线路在冲突中遭到损毁。“二战”末期,这个泱泱大国可使用轨道总长仍停留在区区2.25万公里。
3、新时代的发展:青藏铁路
1949年,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立,在毛泽东的指示下,铁路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现有线路得到修缮,新建线路甚至延伸至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带。
中国的铁路发展并没有因为1976年毛泽东的逝世而停下脚步,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铁路网络在20世纪末期终告建成。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人民政府即提出要把铁路修到西藏省会城市拉萨。
然而,技术困难和资金缺乏阻碍了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有俄罗斯阿穆尔铁路的惨痛案例在前,许多国际知名专家都认为在范围如此之广的冻土层上铺设轨道几无可能。
1984年,青藏铁路前身——全长800 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铁路建成通车,但后续将其延伸至拉萨的计划却整整讨论了10年之久。
1999年,为了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江总书记提出西部开发运动,青藏铁路成为实施方案中的关键环节,然而有关路线的选择仍尚存争议。
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小城格尔木是进藏路线中距离最短的一条,但其途经的数百英里冻土地带将给铁路建设带来无法估量的技术难关;如果借道云南,则路程和建设成本都将翻倍。
怀着克服困难的决心,格尔木路线被确认为最终方案。2001年,全长1,143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路段举行了开工典礼。
虽然新世纪的铁路建设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优势,但青藏铁路的施工难度仍超越了以往绝大多数铁路项目,建设初期,超过10万名铁路工人汇聚到西藏,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筑路运动。
铁路修建进程中,部分路段的表层土壤由于受热融化导致稳定性缺失,工程师们通过攻关,采取了以桥代路等措施解决了这一严峻挑战。
为了达到冷却轨道和地表温度的目的,路段沿线还安装了名为“热棒”的高效热导装置。该工程由两端开始向前推进,轨道的铺设工作持续了4年,而信号和其他设备的调试又花了1年时间。
2006年7月,短短5年之后,青藏铁路全线盛大开幕。铁路的开通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
5、中国高铁网络
除了少量旧线改造工程以外,绝大部分高铁网络将由新建线路组成,每条新线的行车速度节节攀升。
在政府颁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中国将建设四横四纵的国家级高速铁路网络,与现有轨道一起,组成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
2003年,位于东北辽西走廊的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秦沈铁路”宣告通车,全线设计时速达到200 公里,后在2007年提高至250 公里。
其他线路紧随其后,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纷纷开通,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接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京津城际铁路”,其实际运行时速高达350公里。
2010年10月,第15条高速铁路“沪杭高铁”全线完工,其后一年,设计时速为380公里的“京沪高铁”也开通运营。至此,中国已拥有高铁专用轨道8,000多公里,超过任何其他国家保有量的两倍之多。
2011年7月,从宁波开往温州的甬温线上发生动车追尾事故,一路高歌猛进的铁路扩张遭遇严重挫折,项目进程一度放缓。
受到事故的影响,乘客数量逐步减少,路网规划进度被迫延迟甚至险遭搁置,高速列车的时速也被大幅调低。
不过,自2012年开始,铁路建设重新恢复,搭乘高铁出行的人数又开始攀升,2013 年以来,中国每天运营高速列车1,580列次,服务旅客130万人,而这一骄人的纪录还将继续被改写。
在政府部门的规划中,2020年,中国将投资3,000亿美元,建成高铁网络25,750公里,以数倍于其他国家的优势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数的榜首。
成绩斐然的高速铁路和不断扩张中的城市地铁,以及创纪录的青藏铁路一起,牢牢确立了中国在21世纪铁路史上无可争议的先锋地位。

扩展资料:
中国铁路从无到有,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十一五”是铁路技术创新实现重大跨越、大步迈入高铁时代的五年。
“青藏铁路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及应用”、“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高速转向架及应用”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中国铁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1、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高速铁路后来居上。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先导段,国产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486.1公里的时速,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据介绍,在掌握时速200至250公里动车组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我国成功搭建了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技术平台,研制成功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列车,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高铁技术体系。
2、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高原铁路世界一流。
过去,没有人相信,铁路能飞驰于世界屋脊。中国建设者依靠自主创新与顽强拼搏,成功解决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2006年7月开通的青藏铁路,穿越世界上最大的“生命禁区”,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这条“天路”运营六年来,安全无事故,共运送旅客5000多万人次、货物2亿多吨,不仅营造了“上面火车跑,下面羊吃草”的和谐美景,还为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提供了有力保障。
3、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重载铁路屡破纪录。
2010年12月26日,我国能源大动脉——大秦铁路再次打破世界铁路重载纪录,年运量突破4亿吨。
这相当于用新建一条铁路1/3的投资,新建了三条煤炭大动脉,不仅节约了2.4万亩土地,还满足了全国1/3人口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铁路 阔步发展(跨越·十年)

中国铁路发展史如下:
1、艰难起步
1876 年,为了改善上海至附近吴淞港码头之间的运输条件,上海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但这条16公里长的路线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极度保守的晚清政府抵制意愿强烈,尤其害怕铁路会使数目庞大的苦力人群失去工作。
一位官员对于失业引发暴乱的风险表示了担心:成千上万拉车拖船之人将失去生计,若非在沟壑中饥饿而亡,必将在山间落草为寇。另一位官员则表示,“如此挥霍燃煤,则煤田竭也。”
除了这些对铁路行业的悲观预期,当时的中国对外国人以及外资公司的敌对情绪也相当严重,鸦片战争刚结束不久,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还历历在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吴淞铁路的前景黯淡,其建设过程自始至终没有得到政府的官方批,。通车仅一年后,两江总督沈葆桢即勒令关停铁路,并将相关设备运往台湾,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这样荒废在台湾的海港岸边。
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煤炭运输问题,清政府决定在唐山至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段由骡马拉行的铁路。英国人金达受聘负责项目建设和“中国火箭”号(中国首列火车)的调试工作。
1881年,全长10公里的标准轨距铁路建成通车,然而,铁路革命的序幕并未就此拉开,政府仍不愿意支持这项已风行全球的革命性交通方式,19世纪80年代,新线路的修建几近停滞。
1884-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中的惨败使政府意识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而铁路又是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催化剂。
于是,唐胥铁路又往北京方向延伸了32 公里。然而,由于清朝政府的愚昧迷信,皇宫中的一场突发大火被认为是神灵不满的迹象,铁路计划重新遭到无限期搁置。
2、洋务运动时期新建的铁路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铁路总量仅为500公里,而同期的美国轨道长度已达28万公里,战场的失利终于激发了中国的铁路兴建热潮,北京成为铁道网络的中心所在地,而偏远地区也开发了许多运煤线路。
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彼时中国境内已建成铁路9,500公里,较之以往有了质的飞跃,但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这个数字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比同样贫瘠的印度少了将近一半。
之后,在日本侵华战争和一系列内战的影响下,铁路的扩张速度减缓,许多线路在冲突中遭到损毁。“二战”末期,这个泱泱大国可使用轨道总长仍停留在区区2.25万公里。
3、新时代的发展:青藏铁路
1949年,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立,在毛泽东的指示下,铁路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现有线路得到修缮,新建线路甚至延伸至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带。
中国的铁路发展并没有因为1976年毛泽东的逝世而停下脚步,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铁路网络在20世纪末期终告建成。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西藏,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人民政府即提出要把铁路修到西藏省会城市拉萨。
然而,技术困难和资金缺乏阻碍了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有俄罗斯阿穆尔铁路的惨痛案例在前,许多国际知名专家都认为在范围如此之广的冻土层上铺设轨道几无可能。
1984年,青藏铁路前身——全长800 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铁路建成通车,但后续将其延伸至拉萨的计划却整整讨论了10年之久。
1999年,为了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江总书记提出西部开发运动,青藏铁路成为实施方案中的关键环节,然而有关路线的选择仍尚存争议。
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小城格尔木是进藏路线中距离最短的一条,但其途经的数百英里冻土地带将给铁路建设带来无法估量的技术难关;如果借道云南,则路程和建设成本都将翻倍。
怀着克服困难的决心,格尔木路线被确认为最终方案。2001年,全长1,143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路段举行了开工典礼。
虽然新世纪的铁路建设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优势,但青藏铁路的施工难度仍超越了以往绝大多数铁路项目,建设初期,超过10万名铁路工人汇聚到西藏,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筑路运动。
铁路修建进程中,部分路段的表层土壤由于受热融化导致稳定性缺失,工程师们通过攻关,采取了以桥代路等措施解决了这一严峻挑战。
为了达到冷却轨道和地表温度的目的,路段沿线还安装了名为“热棒”的高效热导装置。该工程由两端开始向前推进,轨道的铺设工作持续了4年,而信号和其他设备的调试又花了1年时间。
2006年7月,短短5年之后,青藏铁路全线盛大开幕。铁路的开通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
5、中国高铁网络
除了少量旧线改造工程以外,绝大部分高铁网络将由新建线路组成,每条新线的行车速度节节攀升。
在政府颁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中国将建设四横四纵的国家级高速铁路网络,与现有轨道一起,组成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
2003年,位于东北辽西走廊的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秦沈铁路”宣告通车,全线设计时速达到200 公里,后在2007年提高至250 公里。
其他线路紧随其后,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纷纷开通,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接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京津城际铁路”,其实际运行时速高达350公里。
2010年10月,第15条高速铁路“沪杭高铁”全线完工,其后一年,设计时速为380公里的“京沪高铁”也开通运营。至此,中国已拥有高铁专用轨道8,000多公里,超过任何其他国家保有量的两倍之多。
2011年7月,从宁波开往温州的甬温线上发生动车追尾事故,一路高歌猛进的铁路扩张遭遇严重挫折,项目进程一度放缓。
受到事故的影响,乘客数量逐步减少,路网规划进度被迫延迟甚至险遭搁置,高速列车的时速也被大幅调低。
不过,自2012年开始,铁路建设重新恢复,搭乘高铁出行的人数又开始攀升,2013 年以来,中国每天运营高速列车1,580列次,服务旅客130万人,而这一骄人的纪录还将继续被改写。
在政府部门的规划中,2020年,中国将投资3,000亿美元,建成高铁网络25,750公里,以数倍于其他国家的优势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数的榜首。
成绩斐然的高速铁路和不断扩张中的城市地铁,以及创纪录的青藏铁路一起,牢牢确立了中国在21世纪铁路史上无可争议的先锋地位。

扩展资料:
中国铁路从无到有,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十一五”是铁路技术创新实现重大跨越、大步迈入高铁时代的五年。
“青藏铁路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成套技术及应用”、“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高速转向架及应用”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中国铁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1、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高速铁路后来居上。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先导段,国产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跑出486.1公里的时速,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据介绍,在掌握时速200至250公里动车组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我国成功搭建了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技术平台,研制成功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列车,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高铁技术体系。
2、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高原铁路世界一流。
过去,没有人相信,铁路能飞驰于世界屋脊。中国建设者依靠自主创新与顽强拼搏,成功解决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2006年7月开通的青藏铁路,穿越世界上最大的“生命禁区”,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这条“天路”运营六年来,安全无事故,共运送旅客5000多万人次、货物2亿多吨,不仅营造了“上面火车跑,下面羊吃草”的和谐美景,还为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提供了有力保障。
3、依靠自主创新,中国重载铁路屡破纪录。
2010年12月26日,我国能源大动脉——大秦铁路再次打破世界铁路重载纪录,年运量突破4亿吨。
这相当于用新建一条铁路1/3的投资,新建了三条煤炭大动脉,不仅节约了2.4万亩土地,还满足了全国1/3人口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铁路 阔步发展(跨越·十年)

项目批复 2009年2月24日,四川省政府确定巴中到达州的巴达铁路为当年开工建设项目。2009年7月30日,原铁道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新建巴中至达州段铁路项目建议书。2010年1月17日至20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北京大方宾馆举行了新建铁路广元至达州线巴中至达州段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议,方案设计由中铁二院编制设计。4月29日,铁道部以铁鉴函[2010]577号文件回复成都铁路局正式批复了巴中至达州铁路初步设计。 铁路开工 2009年9月27日,巴达铁路开工,并于上午分别在成都火车站广场前与巴中市巴州区兴文镇举行了开工动员大会。 建设过程 2012年9月,平昌段房屋拆迁工作全面完成 。2013年8月3日下午2点,在巴达铁路曾口特大桥作业现场,首片T型桥梁在中铁七局三公司架梁队工人的协调配合下,顺利架设到0号和1号桥墩上,拉开了巴达铁路全线桥梁架设的序幕 ;9月,首座桥梁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2015年3月13日,巴达铁路开始机械铺轨 。 投入运营 2016年1月10日起,历经6年建设施工的巴达铁路正式开始办理客运业务,标志这条铁路线正式投入运营。首批开行4趟旅客列车,分别为巴中至重庆北K9411次、重庆北至巴中K9412次,成都东—巴中K9416次,巴中至成都K9415次。




你是否需要了解?

请问巴达铁路动工了吗?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答:该铁路还将新建联络线约53公里,分别通达成都、达州方向,联络线上设渡市北站、飞龙寺线路所、覃家坝(既有站)、郭家湾站、三汇镇(既有站)等5个车站,新建隧道15座,桥梁1座。据悉,巴达铁路为单线电气化铁路,等级标准为Ⅰ级,旅客列车设计行车时速160公里,该工程预算总投资44亿余元,计划建设...

铁道部专题研究巴中铁路建设
答:8月20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北京主持会议,专题研究巴中铁路建设。在听取了巴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关于巴中铁路建设情况汇报后,刘志军要求一定要高质量建设好乐巴铁路,并同意建设巴达铁路,全力支持老区发展。铁道部总经济师兼发展计划司司长黄民表示,一定会同有关司局同巴中市一道认真落实好...

四川巴达铁路将进入试运行阶段
答:计划实施重点项目中,产业发展项目109个,总投资1015亿元;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48个,总投资107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91个,总投资808亿元。其中,巴中机场将开工建设主体工程;巴(中)达(州)铁路完成铺轨,进入试运行阶段;广(元)巴(中)铁路巴中段技改扩能进行电气化改造;巴南广高速形成通车能力。

凤仪乡的综合经济
答: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20亿元,是前五年的4.8倍。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形成。广巴高速公路和乐巴铁路相继建成,巴南、巴达、巴陕高速公路和巴达铁路顺利推进,重庆—广安—巴中高速公路开工在即,巴中—通江—万源、巴中—绵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稳步展开,改造通水路等干线公路15条613.5公里。农田水利和...

石桥镇的简介
答:省道202线(巴彭公路)从石桥城镇东面纵向穿过,东至达州、开江,在达州连接达渝高速公路、210国道,正在建设中的巴达铁路横穿全镇,连接襄渝铁路,并在石桥镇设有火车站,交通十分便利。 此外,石桥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和生态旅游大镇,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为主,以养殖业、水果、蔬菜为经济发展龙头,以历史文化、...

乐巴铁路正式铺架
答:李仲彬要求,全市上下都要支持大交通建设,都要支持铁路建设,特别是要支持关心大交通建设者,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建设氛围,力争早日把巴达铁路建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交通环线。全市上下要齐心协力,把巴中的大交通建设抓好。只有大交通形成了,我们才能够脱贫致富,才能够...

广巴铁路的铁路意义
答:第四,交通的发达与否也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开放程度。而广巴铁路的通车的通车,结束了该市没有铁路的历史,同时将加速信息传输速度,有利于该市的对外宣传与开放。总之, 广巴铁路的通车 ,将对巴中带来巨大的改变,将会在巴中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发挥出应有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正在修建的巴达铁...

巴中高铁规划
答:巴中东站货场搬迁和巴达铁路客运业务相关问题将在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中统筹研究。 2,巴中正会同广元市、达州市,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力争将广巴达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纳入四川省“十四五”铁路规划,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广巴达城际铁路已纳入《成渝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3,巴中市正在积极与汉中市对接,...

巴中这座城市在十四五有没有新的城市规划和几条高铁路开工修建?
答:具体来说,巴中市在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的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1. 加快铁路建设。巴中将积极推进成巴高铁、汉巴南铁路巴中至汉中段、广巴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的规划建设,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此外,还将开展前期工作的4条铁路项目,包括巴达铁路和广巴铁路扩能改造等。2. 优化...

征求意见!经开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即将出炉!
答:考虑规划区对外交通功能,结合规划区功能定位、道路规划断面经济合理等因素,形成一铁路+三快速路+城市主次支路四级路网系统,实现规划区内外交通的串联。详见如下: 对外交通: 1.广巴达铁路 2.曾口至兴文快速路 (1)曾口至兴文石墨产业园快速路 (2)曾口至清江快速路 主干路: (1)新材大道 道路红线宽度3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