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如图进行实验.请回答:A中的现象是紫色石蕊变红紫色石蕊变 根据如图所示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作者&投稿:牟光 2025-05-13
(1)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如图进行实验.请回答:A中的现象是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

(1)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溶液变浑浊;(2)①结合题干中的叙述可知:二氧化硫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和水,其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②二氧化硫的使溶液褪色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所以取该溶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 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分解生成了品红;③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所以该装置需进行尾气处理以防空气污染;④两者使物质褪色的变化类型不同:活性炭的吸附溶液褪色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而二氧化硫使溶液褪色是化学变化;【反思提高】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所以可进行如下设计:将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若溶液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则结论正确,否则错误.故答案为:(1)紫色石蕊变红,CO2+Ca(OH)2═CaCO3↓+H2O;(2)①SO2+Ca(OH)2═CaSO3↓+H2O;②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分解生成了品红;③需进行尾气处理;④活性炭的吸附过程是物理变化,而二氧化硫使溶液褪色是化学变化;【反思提高】将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若溶液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则结论正确,否则错误.

(1)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主要成分HCl),二者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a管导入,当集气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时,多余的二氧化碳就从b导管冒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答案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处,如果熄灭,证明已满;(3)A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紫色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由于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盐酸,碳酸钙能溶于盐酸;故答案为:H2O+CO2═H2CO3 氯化氢气体;(4)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氧气,所以底部蜡烛先熄灭;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氧气;(5)A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所以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故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

(1)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溶液变浑浊;
(2)①结合题干中的叙述可知:二氧化硫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亚硫酸钙和水,其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
②二氧化硫的使溶液褪色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所以取该溶液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 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分解生成了品红;
③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所以该装置需进行尾气处理以防空气污染;
④两者使物质褪色的变化类型不同:活性炭的吸附溶液褪色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而二氧化硫使溶液褪色是化学变化;
【反思提高】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所以可进行如下设计:将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若溶液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则结论正确,否则错误.
故答案为:(1)紫色石蕊变红,CO2+Ca(OH)2═CaCO3↓+H2O;
(2)①SO2+Ca(OH)2═CaSO3↓+H2O;
②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又分解生成了品红;
③需进行尾气处理;
④活性炭的吸附过程是物理变化,而二氧化硫使溶液褪色是化学变化;
【反思提高】将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若溶液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则结论正确,否则错误.


你是否需要了解?

某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所示
为此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经研究后决定将装置D与A连接.观察到D装置中有白色沉淀出现.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分析C装置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3)在实验室用A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请画出两种实验室收集氧气的装置图.解答:(1)①...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
(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C中的蜡烛由上到下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仪器有石灰石、稀...
对于后三个猜想,需要对应相同变量进行变化就可以.猜想3是验证是否为催化剂,此时可以借助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若为催化剂,则反应后在石灰石剩余的情况下,溶液显酸性,所以可以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是否显酸性.故答案为:4、由于用到的硫酸的浓度偏低.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如下:首先排除猜想1,...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设计验证CO2、CO性质的装置图,使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 ...
(1)二氧化碳进入石蕊试液中时,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A中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填: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2)加热条件下,氧化铁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中的玻璃管内能够观察到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故填:红色粉末逐渐变成...

...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1)该兴趣小
(1)因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在铜网上应放置大理石(碳酸钙);若将铜网换为铁网,则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会生成氢气,即二氧化碳中混用大量的氢气,故应放铜网;(2)①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显弱酸性,所以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瓶内气体减少,气压降低,故甲--软塑料瓶变瘪,...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完成有关二氧化碳的相关实验.①A、B是某同学设计的...
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CuO 高温 . Cu+CO2;Ⅰ.装置E的作用是检验D处反应的产物,正确;Ⅱ.装置E的作用不是吸收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不正确;Ⅲ.在装置C前再添加一个D装置,可使实验更加严密,这样可以排除二氧化碳能和氧化铜...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探究城市中不同场所CO2含量的高低,他们实验步骤和数据...
故答案为:车站(3)控制变量法其它条件相同要控制一个变量,如:相同地点,不同时间,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点,相同时间,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故答案为:相同地点,不同时间,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表中数据,提出的其它符合题意的问题也可以)

如图1是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请根据图来...
(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2)实验开始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导管应该进入集气瓶...

某学习小组对在实验中吸收过二氧化碳气体的碱石灰成分进行了研究...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中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含有 CaO、Ca(OH)2、CaCO3、NaOH和 Na2CO3【设计方案、收集证据】(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的碱石灰样品,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CO 2 的性质.提示:①忽略块状大理石中杂质对...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2)关闭K,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CO 2 ,使b管中的气压增大,b中液体被压入a中,大理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所以反应停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