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作者&投稿:郦昭 2025-05-15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呢?详情如下:
1. 祭月、赏月、拜月: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包括祭月、赏月、拜月。《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2. 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3. 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改裤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4. 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5. 吃月饼: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6. 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7. 玩花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磨陪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8. 烧塔: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9. 地方特色:南方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10. 民族特色:蒙古族、藏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朝鲜族、壮族、黎族等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中秋习俗。
11. 国外习俗: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琉球、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各自独特的中秋习俗。


你是否需要了解?

老北京中秋吃什么 北京中秋节风俗有哪些
风俗方面: 祭月:在院子里摆放瓜果、月饼等供品,烧香叩拜祈求月神赐福。 赏月:在园中设桌案摆放食品赏月,寓意团圆。 猜灯谜:中秋节期间有趣的活动,孩子们提着灯笼猜谜。 赏桂花:中秋节正值桂花盛开,北京人喜欢制作桂花酒或桂花茶。 拜兔儿爷:传统习俗,兔儿爷手工艺品象征对月亮和中秋节的敬仰...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中秋节的风俗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祭月:中秋节是古代祭月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月神,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赏月:中秋之夜,人们会聚在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享受团圆的美好时光。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食品,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古代时,月饼是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逐渐演变为中秋节的传...

衢州中秋节风俗有哪些 中秋的传统活动
祭月:这是衢州中秋节很重要的活动,通过祭月仪式祈求家庭幸福、团圆美满,还有丰收吉祥呢!礼物交换:中秋节在衢州,礼物交换也很流行哦。除了月饼,还会送腊肠、粽子、腊味这些独特的礼品,传递感情和情谊。吃月饼:月饼肯定是不能少的啦!衢州的月饼很特别,里面有蜜汁或红豆馅,外面还涂了糯米粉或咸蛋...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中秋节的风俗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祭月、赏月、拜月:这些活动都与月亮有关,是中秋节最为传统的习俗。人们通过祭月、赏月、拜月来表达对月亮的崇拜和敬畏,同时也寄托了对家人团聚、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吃月饼的习俗源于人们对团圆的向往,月饼的圆形也象征着...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中秋节的风俗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祭月:内容:祭月是中国古老的习俗,是古人对“月神”的崇拜活动。人们会在中秋晚上设大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地区:尤其在广东部分地区,祭月的习俗尤为盛行。燃灯:内容: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1. 祭月: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人们在家中或户外设案祭拜月亮,表达对月神的敬仰。2. 赏月:在皎洁的月光下,家人或朋友一同外出赏月,享受中秋夜晚的宁静与美丽。3.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团圆和丰收,人们在这一天分享月饼,增加家人间的感情。4. 玩花灯:制作和展示各种精美的...

西藏中秋节吃什么 西藏中秋节风俗有哪些
风俗方面: 寻月:在西藏的一些地区,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进行“寻月”活动,寓意着团圆和幸福。 赏月:中秋节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共同欣赏明亮的圆月。 吃月饼:藏族地区的人们也会在中秋节吃月饼,享受这一传统汉族美食。 送礼:亲戚朋友之间会相互赠送礼物,表达节日的祝福和问候。 跳锅庄舞:...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中秋节的习俗 1.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

吉林中秋节吃什么 吉林中秋节风俗有哪些
吉林中秋节的风俗主要有: 赏月:中秋节夜晚,吉林人会在户外赏月,欣赏月亮的美丽和神秘,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猜灯谜:中秋节期间,吉林会组织各种猜灯谜活动,增添节日的趣味性。 玩花灯:吉林人会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家门口或窗户旁,营造出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重庆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重庆中秋节除了月饼还有哪些美食
重庆中秋节的风俗主要包括赏月、猜灯谜、玩花灯等,除了月饼,还有麻饼、糍粑、豆腐脑、蒸菜、汤圆和菱角等美食。风俗: 赏月:中秋之夜,全家团聚,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明月,共享天伦之乐。 猜灯谜:一种富有智慧和文化内涵的活动,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 玩花灯:制作和赏玩各种花灯,寓意着光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