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修家谱怎么知道先祖? 求证王氏家谱 不知道先祖来自何处,只有以下家谱:宝泰之廷成 ...

作者&投稿:乐栏 2024-07-02
如何改写旧谱家谱、重修家谱?

改写旧谱,是重修家谱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从科学全面而长远的观点来看,这是重修家谱的必然趋势,不改不行.我们已经明白旧式家谱的确存在不少缺陷,应用“祖宗牌”家谱的体例和修谱方法,完全可以将旧式家谱改写成自己满意,子孙后代也满意的新体例家谱.对于孤本老谱来说,可结合“改写”将孤本老谱(特别是手抄本的老谱),改写复制成多套《家谱》,这不但是挽救孤本老谱这一珍贵资料的必要措施。

农村修建祠堂,应该量力而行,修族谱是为了更好追思祖宗的业绩,这是文化的延续总结,是对先人的敬仰与尊重,也是对家族后人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总结,当今对推进伟大的中国梦,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巨大作用。

家谱作为和国史、地志,其名的三大文献,虽然是平民的特色文献,却记载着家族的历史。打开家谱一看有一个显现,先祖即使不是帝王将相,也应该是达官显贵,通俗点来说没有一个人的祖宗是凡人。

这就有点不符合逻辑,但是白纸黑字又不能让人不信,实际情况就要从古人如何修撰家谱找到答案,在古代收集信息要比现在艰难的多,比如明朝的徐霞客,跑到昆明的时候,想要一套府志,结果人家只印了几套,现在一套找不到,但念及徐霞客是个名人,又找到原来的印版帮他印了一套。明朝的纸张是非常贵的,官府的才只舍得印几套,

古代频繁的战乱,人都没有安身立命之地,何况家谱,等到天下太平,编家谱时,信息采集困难,很难说搞清自己的祖宗是谁。不过这并难不倒国人,正所谓各行其道,自然也有古人的方法。

1848年,湖北罗田陈氏,为了解决修谱的难题,自认是江西义门陈氏罗田分庄祖“光大公”的后裔,但光大公以下的世袭,是没有人知道的。江西义门陈氏,分为两支,江右陈氏和江州陈氏,都算是名门望族,在唐宋时期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和谐共处不分家堪称族史奇观,到了清代算的上著名的家族。

罗田陈氏用的这个办法叫做扶乩,这是一种占卜方法,通俗点来讲就是扮演神明附身,然后通过沙盘的写字,传达神明的意思,神告诉你,你是谁的后裔,就是这么一种方法,在“神明”的帮助下上千年的事情就搞清楚了,然后重修家谱。

信奉神明的可以,没有这种信仰的自然就是鬼扯了,这里我们说下皖西南一带的刘氏。

1862年寿福堂刘氏,是一个巨族大姓,稿本族谱记载:福五公居葬太湖县铁山寨,生二子:道荣、道建。

1894年敦睦堂刘氏族谱记载:福五公有四个儿子――道成、道宝、道通、道文,一下增加了两个儿子。

(1929),怀宁柏枝庄谊美堂碧虚刘氏族谱记载:福五公有六个儿子――永成、永建、永荣、永宝、永通、永雯,双增加了两个儿子。

这里可以看到,福五公这个人,儿子由2个变成4个,最后变成6个,这种方法我们叫做挂靠,因为这种原因新谱修成后,旧谱就要全部焚毁,当然在选择挂靠的首先是历史名人,帝王将相是最好的,其次才是达官显贵,不然说起自己“先祖”时就太没面子了。

这种挂靠有人是不屑为之的,比如怀宁坨埂方氏,在四修族谱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族谱存在挂靠问题,便在四修谱序写到:史必取信,谱不可诬”“楚之黄州,同郡之桐城,又何必引为近支以为荣耶”“坨埂方氏??皆不以依附为荣,希望本族各宜自勉,而勿堕先人自立之志。意思很明确告诉后人不要在乱挂靠。不过只是明确告诉后人,没有再去纠正前者的错误。

还有一种就是比较执着的了,桐城桂林方氏是明清时期的大族,著名的历史人物方以智、方苞等,皆出这一族。在修谱由于战乱找不到源头,只知道一个大略的源头,此时兴起联宗的热潮,方氏两个大宗族准备联宗,但是为了不忘祖,崇实的桐城方氏,最终只在族谱上修了桐城桂林方氏,虽然先祖中没有帝王将相,但是这种务实的态度值得世人尊敬。



相比西方文化,华夏民族一直有这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的传统,西方神话里亚当和夏娃离开了伊甸园就再也没有想过要回伊甸园,圣经里的犹太人也一直没有自己的国土和家园,当代的美国人似乎也不记得自己的先祖是来自于哪个欧洲国家了,他们就像蒲公英一样,飘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客死异乡似乎就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一种凄凉。很多侨居海外的华侨,都会想回到这片生养自己的故土,很多在首都做官的显贵最后也只想告老还乡。

这时家谱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家谱告诉我们,我们的先祖是谁,他们来自哪里,生前做过什么事,死后葬在哪里;他们的先祖又是谁,来自哪里葬在哪里,这样世世代代都有迹可寻。那么我们又是如何知道先祖的往事呢?其实这些大都来自于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一个人在年老时往往就变得容易去回忆过往,和自己的儿孙们说,爷爷年轻的时候都做过什么样的事,自己的父辈曾经做过什么样的事。我们也常常会耐心的听他们的唠叨,从而了解自己的长辈。

还有一个获得先祖信息的重要途径就是他们的墓志铭,墓碑的正面一般刻着亡者的姓名与立碑者的关系,而墓碑的侧板上则刻着墓主人的墓志铭,墓志铭上会写上他的出生年月、出生地、职业、人生经历的大事、搬迁信息、死亡日期和死因。

传统的民间墓碑制作也很精湛,很多明清时期的石碑,都还可以看到墓碑上的文字,从而为制作家谱提供信息。




你是否需要了解?

家谱的历史渊源
答:旧时甚至出现过所谓的职业“谱师”,专门帮人在修谱时添入名臣名人作为“先辈祖宗”。这种族谱造假的行为,自欺欺人,颠倒基本事实,即是对先人的极不尊重,甚至是侮辱,也不利于家风的传承。为了提高家谱的“产量”,“谱匠”创造的家谱都有一定的框架和模式,比如“谱匠”习惯于用华美的诗词歌功颂德...

询问关于家谱的一些问题?
答: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是从高祖开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对高祖之上的历代远祖也可称为高祖。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还有“太翁”、“曾翁”、...

如若没有家谱,那么要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祖籍?
答:祖籍是指家族祖先们曾经发迹并长期生活的地方,如果我们没有家谱,该怎么找到祖籍呢?这个要找到家族祖先所在的祠堂地,而后就可以找到祖籍以及家谱,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确定的是家族的郡望、堂号以及字辈,而这些如何的去确定呢?郡望是我们祖先的封地,在唐朝之前的朝代,中华的人口相对比较少,人们在记录...

想要寻找自己的家族家谱该怎么找?
答: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性血亲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俗人情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系图录,即记载始祖、始迁祖以来的本家族历代先祖名录,这是确认是否是家谱的重要标志。如何才能找到家族祖源...

关于族谱编纂的几个问题(1)
答:1. 续修族谱 在原有族谱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包括记录家族成员的基本情况,汇总和整理旧谱资料等。2. 创修新谱 对于没有旧谱或者旧谱损毁严重的家族,需要重新编纂族谱,包括组织机构、经费、编辑等工作。3. 组织机构 修谱需要有倡修者,召开筹备会议,成立修谱机构,确定编辑班子,筹措经费,组织...

你的祖先是谁你知道吗?没有族谱怎么寻根溯源?
答:你的祖先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告诉你。现在搞什么寻根问祖的人很多,有家谱的人寻找的话相对来说简单些,但是如果没有家谱的人想寻根问祖的时候要怎么办呢?其实也比较简单了,很多有智慧的网友都给大家找出了相关的方法,下面我也给大家来介绍介绍,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寻根问祖就是...

如果没有家谱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祖籍?
答:在探讨家谱和祖籍时,有两个时期是必须要提到的,一个是南北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这两个时期都是动荡不安的时期,因此,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失去了家族的谱系和祖籍。例如,唐朝的皇族有鲜卑血统,但他们却将老子奉为先祖,还将汉朝的李广视为祖先。明朝的朱元璋在成为皇帝后,为了光宗耀祖,编修...

家谱内容
答:家谱的格式怎样写啊,需要些什么内容 古代的家谱在选官、袭爵、婚姻、社交、财产继承、睦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 的作用。 因而,在编修家谱时,都应把这些方面的内容收录进去,以传示时人和 后人。从家谱产生之时起,三千多年来,由于时代的不同,家谱内容的侧重也有 所不同。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

关于族谱编纂的几个问题(1)
答:可以反映出一部家谱繁简与好坏,其中一些对子嗣、妻妾专用术语的解释与界定。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与时俱进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

古代族谱顺序如何定的?定的时候有什么道理?
答: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