羝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作者&投稿:简佩 2025-05-13

羝是公羊的意思,读音为dī。

羝(dī)是一个汉字,它的基本意思是公羊,指的是雄性的羊。在古代文献中,羝也可以用来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进退两难的境地。例如,“羝乳”指的是公羊产乳,用来形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羝其他的用法:

1、羝皮:指用公羊的皮毛制成的皮革,常用于制作衣物、鞋子等。

2、羝乳:指公羊产乳,用来形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3、羝角:指公羊的角,常用于制作工艺品或装饰品。

4、羝羊:指公羊,也可以用来比喻勇猛的人或英雄。

相关词汇:

1、羝单:以公羊皮缝制的床单。

2、羝乳:公羊产乳。指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3、羝羊触藩:自实走得一个不耐烦,正所谓:羝羊触藩,进退两难。――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4、愠羝:狐臭味。

5、羝血:《聘礼》云‘出祖释軷,祭脯酒’而已。按:今祭礼,以軷壤土为坛於道,则用黄羝,或用狗,以其羝血衅左轮。”

6、异生羝羊心:《佛光大辞典》中的解释:略称羊心。佛学词汇。十住心之第一。异生,即凡夫。异生羝羊心,谓凡夫之愚痴无智,犹如羝羊惟念淫食,凡夫不辨善恶,但恣三毒,贪着五欲,不信地狱恶报,昼夜行恶业,无惭愧之心,不忠不孝,不顾人伦五常,或起断见,拨无因果。

或起常见,不信轮回,身死命终,必堕恶趣。故此心品,以三恶道配之。[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日经疏卷二、秘藏宝钥卷上、十住心义林卷上]

7、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汉书·李广苏建传》。不须羝乳终回汉,肯学鸡鸣诈度关。——袁桷《题郝柏常雁足》

8、羝乳乃得归。——《资治通鉴》

9、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易经·大壮》

10、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易经·大壮》




你是否需要了解?

羝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读赗的解释 宣读送葬之物的单子。 《礼记·檀弓上》 :“读賵, 曾子 曰:‘非古也,是再告也。’” 孙希旦 集解 :“读賵,谓书賵物於方,将行,主人之史当柩东前束读之也。” 词语分解 读的解释 读 (读) ú 依照文字念:读数(?)。读经。读书。宣读。朗读。范读。 看书,阅览:...

牝晨羝乳什么意思?是怎么读呢?
牝晨羝乳音律 牝、晨、羝、乳的读音是pìn、chén、dī、rǔ,声调为去声、阳平、阴平、上声。

羊肉的拼音是什么
羊肉,温,羊肉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时称羊肉为羖肉、羝肉、羯肉,那么羊肉的拼音是什么?羊肉的拼音是是什么 1、羊肉yáng ròu。2、yáng:声母y,韵母ang,读第二声。3、ròu:声母r,韵母ou,读第四声。4、释义:指羊身上的肉,古时称为羖肉、羝肉、羯肉,为全世界普遍的肉品...

羊怎么读
羊是一种本性驯顺的动物,自出生起,便知“跪乳”。《三字经》说“羊初生,知跪乳。”《三字经》开头说“人之初,性本善”,其中的“善”字从羊,这表示古代统治者冀望人性如羊,便于管理。所以羊字偏旁的字多有“驯顺”之意。羊字偏旁的有:姜、羯、详、祥、羞、佯、义、徉、翔、养、羝、洋...

羊怎么读
释义 羊(拼音:yáng)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古字形大多是像有突出双角的羊头形状。本义即牛科家畜羊。羊性情温顺,古人的祭祀与日常生活都跟羊有密切关系,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羊”在古文字中又通“祥”。羊是汉字部首之一。用“羊”作意符的字有的是羊的名称,如羚、羔、羝;...

问几个字怎么读音?多谢~~~
1. 黠xia 二声 2. 旌jing 一声 3. 羝di 一声 4. 毡zhan 一声 5. 臆yi 四声 6. 衿jin 一声 7. 掇 duo 一声 8. 稹zhen 三声 9. 祈qi 二声 10. 痈yong一声 疽ju 一声

羯,氐,羌的读音是什么?
氐的读音:dī 氐是一个汉字,正确读音为dī。它在中国古代被用作民族名称,也作为地名使用。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在发音时,要注意与相似的字如低、羝等进行区分。羌的读音:qiāng 羌是一个表示民族名称的汉字,它的读音是qiāng。该字在古汉语中常用来指代古代的羌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羝字潮汕音怎么读?
潮汕读音:di1 低

羖怎么读音
2、羓,读作羓bā,意思是经过加工的大块干肉;泛指干制食品;传说中的一种珍贵的羊。3、羙,读作羙gāo/měi,意思是古同“美”;古同“羔”,总笔画数11。4、羟,读作羟qiān,意思是羊名,《说文·羊部》:“羟,羊名”。5、羝,读作羝dī,意思是公羊:羝乳(喻不可能发生的事)。

《古代汉语》读书笔记
(3 )又读jue.通“掘”。 3 、乳:(1 )本义:人或鸟的生育(动),(2 )引申义:A其他动物的生育。如本课“羝乳乃得归”—乳房或乳汁—初生的、年幼的(形)B哺乳期间的动物。 4 、再:用法:作数词,两次或第二次。不同于现在用来指行为的重复。如本课“愿勿复再言”。古代表示行为重复的是“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