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春节民间风俗有哪些 中国各地春节民间风俗有哪些介绍
2、山西省,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3、福建省,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在厅上迎神下降。
4、辽宁省,很多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嫁出去的闺女不可以在娘家过年的,否则这一年会对娘家兄弟不利。所谓年三十晚上“不许看娘家灯”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
5、广东省,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6、江苏省,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人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
7、黑龙江,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但黑龙江人还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龙江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8、四川省,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蜡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9、陕西省,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10、吉林省,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在吉林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11、山东省,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
12、北京,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会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
13、天津,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但狭义上讲,天津春节当天仅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天津的年俗最主要的价值取向就是“阖家欢乐”,其社会意义是保证宗法社会下父系家庭的团圆。从腊月十五开始,天津的年货摊贩要“上全街(gāi)”,就是各商店把年货全部上齐,把所有吃喝玩乐的商品都摆上贩卖。
你是否需要了解?
春节还有哪些民间风俗
春节,这一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民俗活动。各地风俗各异,但其核心宗旨——团圆、祈福、庆祝新岁——始终不变。以下是一些地区的春节民间风俗:辽宁:农村家庭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准备过年,制作年糕、蒸黏豆包,并杀猪请客。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挂红灯笼,寓意益寿延年。上海:...
春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而之前则是年三十了。呵呵,大抵与平安夜是一个级别。\\x0d\\x0a腊月...
中国过春节的风俗春节有什么习俗
1、春节扫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已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民间有“尘”与“陈”谐音的说法,扫尘寓意着除旧布新,希望把一切不好的运气和晦气扫出门。每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会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疏浚沟渠,迎接新春的欢乐气氛。2、春联:春联,又称门对...
春节有哪些习俗?
“竹爆惊春,竞喧阗、夜起千门箫鼓”家家户户的爆竹声,带来了热闹喜庆的吉祥年。春节俗称“年节”、“过年”,是我国民间隆重而又富有特色的古老节日,下面我分享的是春节期间的5个民间习俗,看看你知道几个?1、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子,又叫“春贴”“对联”。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
中国春节10个风俗有哪些 中国春节不同地区风俗
春节在我们国家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关于春节风俗并不少,同时不同地方习俗也有很大差别,让我们一起往下去看看吧。中国春节10个风俗 1.除夕团圆饭:家人一起吃团圆饭,象征着家庭的团结和幸福。2.贴春联:在门框上贴上写有祝福和吉祥话的红色对联,以祈求新年的好运和吉祥。3.放鞭炮:用鞭炮声...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中国春节的风俗丰富多彩,包括买年货、吃年夜饭、守岁、扫尘、贴对联等。其中,买年货是春节前的重要活动,人们会购买各种食品、装饰品和礼物,以迎接新年的到来。年夜饭则是春节期间最隆重的一餐,家人团聚一堂,共享美食,共度佳节。守岁则是在除夕夜守在家中,等待新年的到来,寓意着守住平安和幸福...
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13. 观看春晚:除夕之夜,全国观众都会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已成为中国春节的一个重要传统。14. 汤圆食用:元宵节时,品尝汤圆是必备习俗,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和睦。15. 观赏采薇戏:采薇戏是浙江东部广为流传的民间戏曲,春节期间常有演出,人们可以观看并欣赏这种本土文化艺术。
中国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希望您能喜欢。 1、办年货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的“过年必备”。置办...
春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窗花与“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
过春节有哪些民间风俗选一种介绍一下
过春节的民间风俗有很多,其中贴对联和福字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传统习俗。在春节前,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对联和福字,寓意着迎接新年的到来,并祈求来年的幸福和顺利。对联通常写在门框上,以简洁、对仗的语句表达吉祥、祝福的意愿。而福字则可以贴在门上、窗户上或者家中显眼的位置,代表着福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