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檗Berberis.? 这是什么植物呢?
紫叶小檗(学名:Berberis thunbergii var. atropurpurea Chenault),别名:红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原产于中国东北南部、华北及秦岭。多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缘或疏林空地。落叶灌木,枝丛生,幼枝紫红色或暗红色,老枝灰棕色或紫褐色。叶小全缘,菱形或倒卵,紫红到鲜红,叶背色稍淡。4月开花,花黄色。果实椭圆形,果熟后艳红美丽。
紫叶小檗的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园林常用与常绿树种作块面色彩布置,可用来布置花坛、花镜,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树种。
小檗是小檗科、小檗属植物的统称,常见栽培的是紫叶小檗。
原产日本,产地在中国浙江、安徽、江苏、河南、河北等地。中国各省市广泛栽培,各北部城市基本都有栽植。
紫叶小檗(学名:Berberis thunbergii var. atropurpurea Chenault),别名:红叶小檗,小檗科、小檗属。原产于中国东北南部、华北及秦岭。多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缘或疏林空地。落叶灌木,枝丛生,幼枝紫红色或暗红色,老枝灰棕色或紫褐色。叶小全缘,菱形或倒卵,紫红到鲜红,叶背色稍淡。4月开花,花黄色。果实椭圆形,果熟后艳红美丽。紫叶小檗的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园林常用与常绿树种作块面色彩布置,可用来布置花坛、花镜,是园林绿化中色块组合的重要树种。
【分类及别名】小檗科,小檗属。我国小檗属植物有100余种,分布很广,西北分布的主要有黄芦木(B.amurensisRupr.又名大叶小檗)、鲜黄小檗(B.diaphanaMaxi.)、直穗小檗(B.dasystachyaMaxim)、刺黄檗(B.vulgaris)、置疑小檗(B.dubiaSchneid)、刺红珠(B.dictyophyllaFranch)、甘肃小檗(B.kansuensisSchneid)和网脉小檗(B.diceyoneuraSchneid)等。
【地理分布】小檗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小檗属植物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是干旱、瘠薄土壤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该属植物大多分布在干旱瘠薄的山地、荒滩、河岸和路旁等一般树种不易生长的地方,也常见于山区半山区的林缘、疏林空地和针阔混交林的疏林下,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中生长良好,喜欢生长在稍高的地势上,在沼泽、重盐碱地、粘土地不能存活。喜光,稍有庇荫也能正常生长;耐寒性强,能耐-30℃低温。根系发达,萌蘖力强,入土较深。种子9月中下旬成熟,种子无休眠期可立即播种;阴干后则需沙藏层积处理才能正常发芽。
【造林技术】种子繁殖,秋播或春播。秋播多用直播的方法。条播、撒播均可。条播行距15~20厘米。春播可直播或育苗移栽。育苗可在3月开始,露地育苗宜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种子从新鲜果实中取出可立即播种。种子干燥后室温下保存到春播,需混湿砂在0~5℃低温下层积3周左右。扦插繁殖插条宜选择一年生硬枝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的绿枝。按10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插入备好的苗床上;插条也可用1000、2000微升/升吲哚丁酸速蘸或用50、100、200微升/升丁酸浸泡12小时,成活容易。定植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或在雨季进行。在整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60厘米×60厘米开穴,每穴栽一株。栽植前每穴可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栽后填土踩实,成活率较高。
【经济价值】小檗属植物的根皮和茎皮一般均含有小檗碱,可供药用。细叶小檗、大叶小檗、日本小檗等具有“六月黄花开,九月红果熟,十月霜叶红”等特性,是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黄栌木种子可以榨油。鲜黄小檗果实鲜红,色泽鲜艳,其风味独特,性清凉,酸甜适度、可口,果实营养成分丰富,居各种果蔬之冠。原汁是一种理想的高级饮料。
你是否需要了解?
平滑小檗基本信息
科名在拉丁语中写作Berberidaceae。小檗属是小檗科下的一个知名属,其拉丁名是Berberis。这一物种的命名可以追溯到1886年,由当时的植物学家在《bull. Soc. Bot. Fr 33: 386. 1886》一书中首次记录和确认。在中国植物志中,平滑小檗被收录在第29卷的第121页,可见其在中国植物学界的重要地位。
金花小檗基本信息
金花小檗的名称“金花”可能是因为其花朵颜色金黄而得名,而“小檗”则可能指其植株较小。作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可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同时,其花朵的观赏价值也可能使其成为园林绿化的重要植物之一。总之,金花小檗是一种具有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属于小檗科小檗属,学名为...
小檗基本信息
小檗,学名 Berberis thunbergii DC.,属小檗科 Berberidaceae,小檗属 Berbens。在中国南北均有栽培。小檗对光照要求不严,喜光也耐荫,适宜温凉湿润的气候环境,耐寒性强,耐干旱瘠薄,忌积水涝洼,对土壤要求不严,最适于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生长。萌芽力强,耐修剪。采集时期为春、秋季,方法为...
金佛山小檗基本信息
金佛山小檗作为小檗属的一种,其特征和生态习性需要深入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其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它在四川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在小檗科中的位置,为生态学家和植物学家提供了研究对象,有助于推动植物学的研究和发展。通过上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金佛山小檗是一种特定的植物种类,...
这是什么植物?开黄花,结小圆球果实。
1. 这是小檗,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DC.)以它春日的黄花和秋日的红果吸引了众多观赏者的目光。2. 在春天,小檗开出的黄花簇簇,而在秋季,它的枝头则结满了小圆球状的红色果实。3. 小檗的枝条密集,树形圆整,它的叶子在深秋会变成引人注目的紫红色,而其果实即使历经冬季也能保持不落。4. ...
鼠叶小檗基本信息
鼠叶小檗,种中文名为鼠叶小檗,种拉丁名为Berberis iteophylla C. Y. Wu ex S. Y. Bao。这种植物隶属于小檗科,科拉丁名为Berberidaceae,属于小檗属,属拉丁名为Berberis。鼠叶小檗在中国植物志中的分类位置是29:123,这表明它在中国植物志中被详细描述和记录。在中国植物志中,每种植物都有其...
小檗(小檗科 小檗属)栽培技术是怎么样的?
Berberis thunbergii DC.春开黄花,秋缀红果,为花、果均美的观赏灌木。我国广泛栽培,尤以紫叶小檗为最。[形态特征]落叶多枝灌木,枝条广展,幼枝紫红色,具棱,叶倒卵形或匙形,全缘,表面黄绿色,背面粉白色,叶丛下有一由叶变形的刺,不分叉。4月新叶间伸出花轴,着生3~4朵淡黄色下垂的小花...
黑果小檗药用
黑果小檗是一种源自小檗科植物的药用资源,其学名为Berberis heteropoda Schrank,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它的根、根皮和茎皮皆可入药,具有独特的药效。黑果小檗的功效主要体现在清热燥湿和泻火解毒上,适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如痢疾、肠炎、咽炎、口腔炎和湿疹等皮肤炎症,甚至可用于疖肿的处理。其苦寒的...
四川小檗基本信息
这种植物属于自然科学界的植物界,具体分类在小檗科,其拉丁科名是Berberidaceae。小檗属是其所属的属,对应的拉丁属名是Berberis。这种植物的命名来源于一项专门的植物分类学研究,即《acta phytotax. Sin. 37 ⑷: 329. 1999》。在植物学的权威著作《中国植物志》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它的详细记录,...
小檗属简介
2 中文名 小檗属 3 拼音名 xiaoboshu 4 拉丁名 Berberis 5 中国植物志 29:54 6 描述 Berberis L. 小檗属,小檗科,约500种,分布于南北美、亚洲、欧洲和非洲,我国约200种,大部产西部和西南部。灌木;木材和内皮黄色;枝有刺,刺为一种变态叶所变成;叶为单叶,叶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