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万物,唯有人性,最可怕

作者&投稿:钭玉 2024-06-30
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

( 故事很好,点开了就看完吧 )

人性的伪善。

我老公有一个朋友S,平日里看上去极其和善,但是总让人觉得和善里隐藏了一种沧桑,好像经历了非常多的故事。

他40岁结婚,43岁才生小孩,妻子长得朴素简单。两个人经营着一家小店,生活水平属于小康,但是我也经常无意中注意到,S身上用的皮带是爱马仕,手表也价值十几万。

S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南方小镇,城市不大,每个人似乎都能攀上点关系,S从小就在和睦的邻里关系里长大,父母是厂里的工人,邻居基本也是父母的同事,大家在一起工作,小孩一起长大,关系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

S和隔壁家的小儿子W是同年生,俩人从上小学起就在一起,可以说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小伙伴。

他们互相打掩护,一起做坏事,甚至每次W做错事,S都会自己揽下来,哪怕回家会被父母打骂,依然会尽力保护W。

长大后,赶上发展的浪潮,S瞅准了机遇,想开一家钢材厂。他不好意思问父母要钱开厂,就自己从打工开始,慢慢积累经验和资金人脉。五年后,终于自己攒够了钱,准备先开一家小型的钢材厂。

S把这个计划告诉了W,W当时在父母的厂里一起上班,待遇日益低下,也开始动了创业的念头,加上S已经万事俱备了,不需要他出资金,只需要一起干就好,于是W就答应入伙了。

W辞职的时候,W的父母千方百计得阻挠,在他们眼里,厂里上班又安稳又清闲,多少人想安排个正式编制都安排不到,W这个职位,还是因为父母都是老员工才有的,W现在辞职创业,都是S撺掇的。

这件事上,W也没有跟父母解释,只是依然辞了职,和S一起创业,并且两个人在厂里,几乎是平起平坐的。

当时的社会环境,钢材需求简直供不应求,S开的这个厂,很快拉了许多大的订单,钢材厂很快扩大了规模,买了大厂房,买了大块的地皮。

这时候,厂里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S当时念及多年来邻里的关系,答应了不少邻居家小孩进自己的厂子担任要职。

一时间,所有的邻居,对S几乎都是一致的赞许,而没有安排到工作的邻居,对S也是客客气气的,希望哪天S能带着他们一起发财。

S和W都富了起来,在90年代末的时候,他们就住起了大别墅,开起了各种跑车,衣着都是顶级名牌,身边美女如云,对了,S和W都结婚了,但是老婆都不管这些事。

到08年的时候,钢材行业开始大洗盘,库存开始挤压,行业开始进入大寒冬。S和W当时还有大块的地皮和厂房,订单虽然少了,但是生意依然不错。

W对现状并不满足,他多次劝S将厂房和地皮抵押出去,来把厂子扩大规模,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但是S看现在行业的情况,不放心再扩建。两人在这事上一直有分歧。

有一次,S出差去外省一周,去谈新的订单,回来的时候,发现W人不在厂里了。去W家,发现W很快把房子卖了,一家人都搬走了。打电话也打不通,怎么都联系不上他人了。

问了财务以后发现,W把账面上能提的钱都提走了,然后在S出门后第三天,就再也没来过公司。

S以为,W是捐款跑了。

他想,没想到那么多年的兄弟,最后跑了,可能有苦衷吧。但是反正自己这次去外省已经签了订单回来,虽然手头没有流动资金了,但是去银行借一笔应急,厂子很快又能运转起来。

然而,当S想拿着地契和房产证去银行的时候,才发现,所有的放在保险柜的证都不见了。而且,不久后,债主也找上门来了。

原来,W背着S,借了一部分高利贷,本来打算用于扩大厂房,但是借的部分钱由于利息实在是太高,而厂里最近订单量少了很多,每个月连利息都不能按时还上,于是W开始越借越多高利贷,拆东墙补西墙,但是依然不够还清债务。

最后,W为了防止连累自己,就又借了一笔巨额的高利贷,把所有地契证书都押上了,然后拿着资金跑路了。

这时候,S开始意识到自己眼下的艰难了。

由于没有资金,新的订单没法开展,旧的订单交不出货,违约金也开始叠加,S走投无路了。

他尝试过借债,但是身边朋友都是靠他生存的,根本没地方可借。无可奈何之下,厂子倒闭,解散了所有员工,S从一个亿万富翁,回归了一无所有,还一身债务。

然而,放高利贷的人,并不会因为S破产而放弃索要债务。高利贷的人经常找到S家,从一开始的恶语相向,到后来搬空S家所有值钱的东西,开走所有车子,S辛苦创下的家当,几乎在一个月间,都不见了。

S家门上开始被红油漆写上“欠债还钱”,S的爸妈开始频繁被骚扰,S的妻子与他离婚。

偶尔的时候,S看到追债的人又上门来,会想去邻居家躲一躲。

那些邻居,以前受了S不少恩惠,表面上也一直对S非常友善。但是到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邻居是假装不在家,偶尔有家里有动静不能假装不在家的,就开个门缝跟S说家里来客人了,不方便让S进去。

这些情况,S都忍了。

直到有一天,S上楼回家的时候,动作比较轻,但是听到楼上一群邻居在聊天,内容似乎与自己有关,于是S停住了脚步,听谈话的内容。

大姐A最先说:你们说,那个S怎么还不死的,搞得我们楼道里没有安稳日子。

旁边A的老公说:别这么说,S当年帮了我们不少忙的。

插上大哥B的声音:他帮什么忙了,当初他生意那么好,开给我们的工资还不是就那一点,自己开着跑车,给我们什么了?

B的老婆也说:是啊是啊,我看他就是现世报。

一个看着S长大的大妈也说:S这个人啊,我从小就觉得他不靠谱,有点钱你们看看他装的那个样子,本事么没有,害人倒是挺厉害的。

旁边邻居还在七嘴八舌得说着,无非是“活该”,“晦气”,“扫把星”之类的话。

聊到最后的时候,最开始的A大姐又出来说:要不,下次,等债主找上门的时候,我们把他包围起来,逼他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把房子房产证也交出来,说不定还能安稳几天。

周围纷纷附和。

然后邻居散了,S才敢再上楼,轻手轻脚得进屋,然而依然浑身吓出了一身汗。

他没有想到,平时看上去那么和气的邻居,其实背地里都多么希望把他推下深渊,好像跟他们并没有仇,但是他们都恨不得自己去死。

那天夜里,S带着爸妈,收拾了所有剩下的东西,包括那根爱马仕皮带,和手上唯一的手表,然后离开了南方小城。

躲债三四年,到哪都是打个短期工,换了很多个地方。

最后,来到我们的城市安定下来,又娶了妻子,开了家小店,过起了小日子。

但是那段过去,似乎让S自此以后很难再相信人,他待人永远保持着距离,大概有些丑恶,已经很深得印刻在他脑子里。

人性的伪善,就是如此,即使表面上再客气再低三下四,背地里恨不得眼睁睁看着你死,甚至还要补上一脚才过瘾。

找文写文皆不易,大家喜欢就 点赞 关注吧~爱你们呦❤️❤️❤️↓↓↓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世界万物,唯有人性,最可怕
答:人性的伪善。我老公有一个朋友S,平日里看上去极其和善,但是总让人觉得和善里隐藏了一种沧桑,好像经历了非常多的故事。他40岁结婚,43岁才生小孩,妻子长得朴素简单。两个人经营着一家小店,生活水平属于小康,但是我也经常无意中注意到,S身上用的皮带是爱马仕,手表也价值十几万。S的故事,开始于...

成长记录102,人性,有时候比兽性更可怕
答:人,因为会思考,能创造,而成为世界的主宰。其他的动物只能乖乖地臣服于人类,因为动物的智慧远远不及人类。可是,很多时候,作为万物主宰的人类却忘记了一个千真万确不容置疑的事实:人也是动物!所以,人和其他的动物是一样的,人性即为动物性。不仅如此,有时候人性比兽性更可怕!看看吧,人类为了满...

人性到底有多可怕?
答:人性并不可怕。人类是智慧的。当社会充满善和爱的时候,人心均向善!而当社会的牵头人在引领其大众向恶之时,则人性之恶可到极至!希特勒,日本统治者,以及萨达姆,其统治下的社会力量也许也达到了登峯造极的地步,但最终的结局却是灭亡!所以,向善是整个社会的向善,而作恶亦是整个社会的作恶,而非...

世间万物皆有情唯有人性不可测什么意思
答:1很多时候沉默并非是无话可说,而是一言难尽。2现在只想一个好好静静,没有一天为自己而活,逐渐变成自己最讨厌的人。

人是世界上最危险、最恐怖的生物
答:这位先生,我也同意你的说法:人是世界上最危险、最恐怖的生物, 而最恐怖的人是自己。毕竟只有人才会图谋去杀害自己的同类,拥有高度智慧去如此残酷叫人寒心。你的想法很多人都会有,应该算不上心理病。但你说人是自私的,我不完全认同,所做好事,善事,全是自私吗?当然不。比如我们看到有人或其他...

四川男子待妻子睡着后将其杀害,为何现在人性会这么恐怖?
答:贫穷未必滋生罪恶,富裕也未必充满善意。罪恶滋生然后灭亡,善良出生然后死去。恶不会消失,善也不会泯灭。如同这世界万物一样,善恶均等,人心叵测。人性为什么这么可怕?因为人性也如此美好。四川大地震中的袁文婷,拾荒助学的刘盛兰,信义老父亲吴乃宜,为救学生高位截肢的女教师张丽莉,退休后依然无私奉献的...

人性是什么
答:指人的本性。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

比起另一半的变心,背后的人性才是最可怕的吗?
答:你坚信人性是真善美的,所以你善良地对待每个人;你坚信感情是真诚的,所以你在面对感情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而最终的结果,却事与愿违,这当然不是生活中一点破烂糟心的事情那么简单,而是你不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面对世间万事万物,你,经历了感情的背叛后,开始怀疑乃至质疑人性。你不敢再相信人性...

人性最底层不是善,不是恶,是恐惧。
答:万事万物源于同一样东西,正视它,无视它,是同一回事,正视才能无视。它不需要对抗,不需要解决,人都有恐惧,无时无刻不存在,就让恐惧正常的发生,让恐惧自然的存在。真正理解它接受它的那一刻,就是你与自己,与世界和解的那一刻。      最后,如何用爱取代恨,这个问题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