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吃斋日是什么意思?是哪天? 佛教十斋日 十斋日是什么意思?只是那十天吃素吗

作者&投稿:玉贸 2025-05-13
佛教十斋日 十斋日是什么意思?只是那十天吃素吗

是的,十斋日期间只吃素。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
十斋日(即于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受持斋戒。据地藏经说,以上十日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的日子,若人能在此十斋日对着佛菩萨的圣像读诵地藏一遍,则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扩展资料:
依《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所述,于此十斋日依次供养定光如来(一日)、药师如来(八日)、贤劫千佛(十四日)、阿弥陀如来(十五日)、地藏菩萨(十八日)、大势至菩萨(二十三日)、观世音菩萨(二十四日)、毗卢遮那如来(二十八日)、药王菩萨(二十九日)、释迦如来(三十日),则能除病延年,命终得生佛国。
中国自唐末以来即行此法,如《佛祖统纪》卷三十三云(大正49·320c)︰‘每月十斋日持佛菩萨号,乞福灭罪。’又,近时所行的十斋日本尊,略有更动,即改十四日贤劫千佛为普贤菩萨,十八日地藏菩萨改为观世音菩萨,二十四日观世音菩萨改为地藏菩萨。此外,安置十斋佛的堂宇,称作十斋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斋日

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
六斋日的目的:
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持斋布施,则令诸天欢喜,小鬼不得其便,利益行者。

扩展资料:
十斋日(即于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受持斋戒。《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如来赞叹品〉云‘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
十斋日的典故:
佛教徒对十斋日的态度经过了由拒斥到吸收的过程;在统治者推行十斋日,以及民众修习实践的压力下,十斋日在盛唐、至少是中唐时期已进入佛教经典,至少在中唐时期已被信奉者归之于佛教;佛教徒对十斋日的改造使其反而取代了道教十斋日,在民众信仰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将敦煌遗书中的十斋日统称为《地藏菩萨十斋日》是不恰当的,后者乃《地藏菩萨本愿经》吸收十斋日所产生的结果,而它的称谓,似也应以写本中用得较多的《地藏菩萨经十斋日》为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斋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斋日

佛教有“六斋日”和“十斋日”,佛经上说,在这些日子做善事,吃斋念佛,会格外吉祥。中国民间吃斋,一般是初一、十五两天,也是来自佛教的这两种斋日:

六斋日——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出自《优婆塞戒经》) 

十斋日——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出自《地藏经》)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为六斋。加初一.十八.二十四.二十八.为十斋。遇月小.即尽前一日持之。又正月.五月.九月.为三斋月。宜持长素.作诸功德。)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杀生.其家便成杀场。杀场.乃怨鬼聚会之处.其不吉祥也.大矣。是宜切戒家中杀生也。
  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旺,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大磨麻油,亦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见续编复鲍衡士书。】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总之皆不如麦之力大。

吃斋即是吃素。有初一、十五吃斋。还有十斋日: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没有三十日的往前一日即: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

【每月十斋日】 [出法苑珠林] 初一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定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初八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药师琉璃光佛中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梵语摩醯首罗。华言大自在。)十四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贤劫千佛名号。则灭一切恶。生一切善。(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贤者。劫名。谓此劫中多贤人也。)十五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阿弥陀佛名号。则灭生死罪。得寂灭乐。(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八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使者下降。观察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地藏菩萨名号。则灭除罪业。增延福寿。二十三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察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大势至菩萨名号。则增长福利。灭除罪。二十四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八间。观察善恶。若念卢舍那佛名号。则灭烦恼罪。得智慧乐。(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二十九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亲临人间。比校善恶。若念药王菩萨名号。则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三十日此日四天王使者下降。按行人间。观察善恶。若念释迦牟尼佛名号。则增长福利。成就菩提。(梵语菩。华言道。)

佛教的吃斋日指的是佛教中的六斋日,即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月小二十八、二十九)。
六斋日是每个月的特定日期,其中的初八日、十四日和十五日是三时土皇娘娘的生日,宜修身齐家,这三天是道教中女性神祇临凡的日子,在道教中被称为“三姑节”,佛教则沿用了这个传统。而二十三日和二十九日则是纪念地藏菩萨诞生的日子,三十日是诸圣千秋忌日。
在佛教中,吃斋日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要珍惜粮食,学会感恩和节约。同时,吃斋日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佛教活动,如诵经、礼佛、布施等。


你是否需要了解?

对于佛陀弟子来说素斋日是哪几天?三宝弟子是只什么?
十斋日是指在每月的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天实行素食。这一规定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如来赞叹品〉中有所提及,指出这些日子是罪业集结和判定轻重的时刻。如果遇到月份天数不足三十天的情况,那么二十九和二十八日便成为斋日。三宝弟子是指那些已经皈依佛...

六斋日是哪几天
六斋日是指每个月月六天受持斋戒,六天过午不食,即每个月(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若月小,只有二十九日,则最后二斋日,当改为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在六斋日这6天,一些佛教徒和道教徒会进行斋戒,即吃素、念经、礼佛,力图净化心灵、修善积德。在这些日子里,他们会前往...

佛教十斋日 十斋日是什么意思?只是那十天吃素吗
在十斋日中,佛教徒会对着佛菩萨的圣像读诵地藏经,以获得加持和庇佑。据《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所述,在这十天里,分别供养不同的如来和菩萨,可以除去疾病,延年益寿,并在命终后得以往生佛国。在中国,自唐末起,十斋日的修行法就被广泛实践。如《佛祖统纪》所记载,每月十斋日持佛菩萨号,...

六斋日是哪几天(佛教斋日和斋月的意思)
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有一面镜子,是随着须弥山而旋转的。到了正月、五月、九月的时候,这面镜子正好对着我们南阎浮提,南阎浮提众生的一举一动都在镜子当中清楚明白地显现出来。所以,在这三斋月里要吃长素,做种种的功德。祖师大德也开示,居士如果在家过夫妻生活,尽可能地避开这些斋日和斋月为好,所以...

什么是十斋日
十斋日,又称十善日,源自佛教传统,每月特定的十个日子——初一、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及三十日,被信徒们视为持斋素食、戒杀止刑的重要时刻。这些日子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被视为罪行结集并定其轻重的时期,虔诚诵读经文,如地藏经,可获得诸...

信奉佛教,但我是一名凡俗弟子,请问一年中在佛教中哪些日子必须吃...
2. 每月斋日:- 六斋日:每月之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 - 十斋日: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实际上,吃斋是佛教中的一个修持方式,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方便来选择持斋的日子。不必拘泥于特定的...

什么是“十斋日”
十斋日具体为每月的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这里所说的“斋”,并不是指素食,而是指斋心,即保持一颗清净的心。斋与素食没有直接关系。佛陀在世时,僧团的生活方式是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托钵,即向信徒们乞食,得到什么就吃...

十斋日是哪几天?
佛教传统中的十斋日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这些日子被视为持戒修行的吉祥时日,是佛教徒素食不杀生的日子。《地藏经·如来赞叹品》中提到,在十斋日读经可以避免灾难。根据《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在十斋日依次供养诸佛菩萨可以延年益寿,命...

地藏经十斋日是哪几天
所谓的十斋日,是佛教中的用语,指的是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也就是每月佛教信徒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依《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所述,于此十斋日依次供养定光如来(一日)、药师如来(八日)、贤劫千佛(十四日)、阿弥陀如来(十五日)、地藏菩萨(十八日)、大势至菩萨(二十三日)、观...

佛教“吃斋”是什么意思?有几种斋日、功德?六斋日等是佛方便法?佛子不...
(佛告弟子们:当善护自心勿著六欲,涤除心垢无求为首,内净自心外当尽孝,以四无量心奉养父母,常行忏悔,读诵经典思维妙义,严持佛戒对治心垢,于寂静处勤修禅定,反流归源以求正道。)寿命犹电恍惚即灭。斋日责心慎身守口。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忉利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