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角度,国家工业化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作者&投稿:蒙燕 2024-07-02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毛泽东文集》第5卷,58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一。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任务看,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任务来看,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状况,就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首先以生产力作为切入点,而是从摧毁旧的国家政权,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入手,是因为如果不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压在中国人民头上,这种“权中之权”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欲振不兴,举步维艰,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而封建土地私有制,又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重重。这样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实现工业化,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个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首先解决政权问题。
马列主义理论向我们提示,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只有推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民族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只有推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翻身做主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即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及其赖以存在的封建主义,进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清除封建主义落后的腐朽文化,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因此,中国要想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就必须首先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中国革命的第一历史任务,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回顾近代历史,也曾有许多名流志士想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之路。可是,历史的教训使他们大多数领悟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须首先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才可以付诸实施他们的各种兴国利民的夙愿。
著名的民族工商业者荣毅仁在回顾其经历时说过,在那样的年代,就算是有一颗爱国心,也势必一筹莫展,一事无成,政通方能人和,人和才能事兴,现实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最后他终于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入新中国的怀抱,走上了社会主义强国富民之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著名科学家严济慈也说过:我曾怀有科学救国的志愿,但是旧社会的现实使我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他最后领悟出,中国的繁荣富强固然离不开科学,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离不开党的领导。
近代中国严酷的现实,激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愤起反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不断求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主张,进行了艰苦的实践,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学说,发动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峰,它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终结,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但辛亥革命很快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最终不能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所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不是由某一个阶级、政党或个人主观圈定的,而主要是依据本国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具体发展来决定。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
所以,要解决两大历史任务,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中国现代化,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解决生产力问题。这是中国近代和现代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最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及其政党来说,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并能探寻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这样的民族才是觉醒的民族,这样的政党才能承担起历史重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及其关系是:
1、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面临着既要反对本国的封建主义又要反对外国的侵略势力的两大历史任务;
2、他们的关系是相互协调统一的。首先,要使中国强大足以反抗外国的侵略,就必须反对本国的封建主义,反抗了外国的入侵以更好的加快本国的进步和发展。



扩展资料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1、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出现了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也就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样的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对立的阶级,产生了这两个阶段之间的矛盾.
当然,在诸多矛盾中,必然有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基本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科学分析:(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3)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的,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中国的广大农民,尤其是贫民,日益贫困化乃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构成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主要任务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的独立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人民的解放;革命的动力应该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史(中国历史)_百度百科

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史充分证明,有两条互相对立的“近代化”道路:一条是爱国主义者走过的道路,先是资本主义化,最后转向社会主义;另一条是投降主义者走过的道路,表面是资本主义化,实质是半殖民地殖民地化,要区分这两种近代化。(注:祁龙威:《试论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近代化》,《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吴承明指出,在近代中国,不清除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要实现工业化只能是个幻想。但不是说,就应当否定当时人们的任何工业化的努力。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新式产业,没有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不会有成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当然,没有一个立足于本国大地、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是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的。(注:吴承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文史哲》1991年第6期。)

刘大年认为,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件事,不能互相代替,民族独立不能代替近代化,近代化也不能代替民族独立。它们紧密地连在一起,不是各自孤立的。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永远落后,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地追求民族独立,最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代化。但是,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它们各有各的特定内容,民族独立是要改变国家民族被压迫的地位,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则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要发展以近代工业生产力为主干的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两个问题的内容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人们无法同时并举来实现两个任务,或者毕其功于一役。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走革命的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取得民族独立,为中国实现近代化打开新的天地。(注:刘大年:《当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1997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龚书铎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实现近代化,走向繁荣富强,不能脱离近代中国的社会实际,必须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与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不应当将近代化与反帝反封建斗争对立起来,更不应当否认这一斗争。帝国主义使中国沉沦为半殖民地化,又使中国停留在半封建状态。历史事实表明,帝国主义的入侵既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使中国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认为西方列强赞成和帮助中国实现近代化,不反对帝国主义可以实现近代化,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不进行反帝斗争,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改变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压迫和掠夺,要实现中国近代化是不可能的。(注:龚书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思考》,《历史教学》1997年第11期。)

李文海、黄兴涛指出,在整个近代社会,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的。讲中国的近代化,不能无视或者脱离这两大历史任务。毋宁说,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正是围绕着这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而不断前进的。在“后发外生型”近代化国家,其近代化的启动会较多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包括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客观刺激。但与此同时,后者也必然给这些民族和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使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成为其近代化实践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构成其实现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首要前提。(注:李文海、黄兴涛:《戊戌百年祭:一个近代化视角的思考》,《文史知识》1998年第6期。)

就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而言,前者是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后者是要寻找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途径;前者面对的是西方列强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后者面对的是怎样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通过近代化的过程转变成一个富强进步的中国。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现状要求中国人民既要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以阻止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也要迎合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在中国实施近代化的方案。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是相辅相成的。近代化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只会有助于民族独立,也就是说不可能设想依靠传统的刀矛弓箭能打败近代化的西方列强,也不可能设想没有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会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当然,近代中国由于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中国人民必须反对外来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主义依然是打击迫害,中国要发展资本主义也须力挽利权。这样,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含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成分。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向应当是一个独立、富强的中国,而不是一个只独立不富强的中国,也就是说不实现民族的独立不可能真正实现近代化,但不能说在没有完成国家独立的重任之前,中国不可以有近代化。于此,争取民族独立与谋求近代化应当是紧密相关而非互相对立的。同样,在阐述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时也不可忽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四、关于中国近代化的层次

在有关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层次方面,史学界流行着一种说法,即器物—制度—心理的三段式演化形式。这一说法是否也适用于对中国近代化的演进层次的论述,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王翔基本上依照器物—制度—心理的模式阐述了中国近代化的层次,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三个层次为技术—思想—制度。他根据文化传播学的理论,强调文化传播呈现多方向、多层次的特点,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国近代经历了从技术层次到思想层次,进而又推进到政治层次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国人的着眼点只是西方的先进科技,仅仅在文化系统的技术层次上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持欢迎态度;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痛切地感到仅有西方科学技术、坚船利炮并不能救中国,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从而使中国近代化的行程由技术层次推到了思想层次;同时精神的力量会转化成物质的力量,从早期改良派、维新派到革命派,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先后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两种不同形式实现出来,标志着中国的近代化行程已从思想层次推进到政治层次了。(注:王翔:《论中国近代化的三个层次》,《中州学刊》1988年第4期。)

章开沅从对外反应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了这一问题。他指出,人们常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于近代化的认识过程区分为三个层次或三个阶段,即器物、制度、心性。这作为总体的大略勾画未尝不可,但如考察个别人物的思想与实践,则很难作如此简单明快的分割。即以魏源首倡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而言,他所说的“

“一五”期间和改革开放


你是否需要了解?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两个答案请参考: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

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
答: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分别是: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两个答案请参考:1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如下:推翻帝国主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社会混乱,人民贫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相互关系
答:一、两大历史任务:1、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二、两大历史任务的联系: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

试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答: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答: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个任务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后,中国需要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经济的繁荣富强,同时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这个历史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在现代主要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