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的历史 电视机的发展历程和历史

作者&投稿:任蓝 2024-06-28
电视的历史

电视指利用电子技术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
1925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机械电视。
1939年,美国的瑞士菲普发明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1954年,美国得克萨期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1958年,当时的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制造出了中国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1970年,在天津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80年代末期,因为显像管电视机很难实现大屏化,日本企业用发射成像的现实技术推出了背投电视,背投电视风靡一时。
现在电视机已经往信息化方向发展,云电视、网络电视、人工智能电视,技术不断催升新的电视机形态。

扩展资料
看电视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电视机的安放位置应以适合眼的生理要求为原则,人距电视机2.5~8米远,其高度要略低于眼睛视平线。
二、看电视时,一次不能超过60分钟就应当稍加休息,最好能闭眼休息,如果已经患近视,看电视最好一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就要休息10分钟。
三、另外,看电视时室内应保持一定的亮度,否则容易造成眼疲劳,也会促进近视眼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电视

  电视机的历史经历了从电子管电视到晶体管电视再到半集成电路电视以及后来的大集成电路电视和目前的超级集成电路电视。在性能方面也由单纯的收看电视到现在的能人机互动的多媒体电视和智能电视。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伊夫斯发明改进而来。
(2)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的发展:教材强调了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和美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议教师结合教材,适当补充资料即可。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1900年,电视——Television这个词首次出现。电视诞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历史将记住它的发明者的名字—— 一位14岁的美国少年,名字叫费罗·T·法恩斯沃斯(Philo T.Farnsworth)。 在法恩斯沃斯之前,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J.L.Baird,1888~1946)一直致力于用机械扫描法传输电视图像。1925年10月2日,他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能传输图像的机械式电视机,这就是电视的雏形。尽管画面上木偶面部很模糊,噪音也很大,但能在一个不起眼的黑盒子中看到栩栩如生的图像,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刚问世的电视被称为“神奇魔盒”。

贝尔德是主张以机械扫描方法研制电视的代表。1928年开发出第一台彩色电视机,1930年他的系统开始有声电视节目试播,让人们感同身临其境,使“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古老寓言成为现实。因此,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他于1946年去世。

如果说20世纪20~30年代间电视领域曾一度是贝尔德的天下的话,那么在30年代,他遇到了强劲的对手——费罗·法恩斯沃斯。

早在20年代贝尔德沉溺于机械制造方法时,1921年有个正在家乡耕作土豆田的14岁少年神不守舍地考虑着一个难题:怎样设计一个新颖的收音机、使它能够把移动的画面与声音一起传送?

法恩斯沃斯阅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介绍“机械电视”成果的资料,构思着一个完全不同的途径。他设想把观看的屏幕划分成许多长条,就像耕田时的垄沟一样,让电流沿长条的各点形成黑白区域。当这些长条互相紧密叠加起来时,他认为就可以使它们“画”出一幅图像,犹如农户们有时候在他们培育的牧场上规划出的几何图形。令人惊奇的是,后来证明这一装置要比专家们搞出来的东西好得多;事实上,这种装置至今仍没有失去它的使用价值。

法恩斯沃斯于1906年8月19日出生于美国犹他州的农家,幼年的法恩斯沃斯就表现出早慧的迹象。他对见过的任何机械装置具有摄影般的记忆力和天生的理解力。

法恩斯沃斯的父母不断搬家以寻找较理想的土地居住。当他们在爱达荷州定居下来之后,11岁的费罗得知他的新家装有输电线后,欣喜若狂。他在家里的屋顶阁楼上发现了成捆的科技方面的旧杂志,开始了自学并决心当个发明家。

法恩斯沃斯开始认真地考虑研制电视。他几乎是从本能上意识到用机械装置传送图像是不可行的。这名年轻人还有一个直觉,即令他感到新奇的物理学领域——电子学的研究——有可能掌握着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无论如何,电子能够以机械装置不可比拟的速度移动,这就可使图像清晰得多,并且意味着不需要活动元件。他由此推理,如果一个画面能转换成电子流,那么就能像无线电波一样在空间传播,最后再由接收机重新聚合成图像。从本质上看这是个相当简单的主意,但如此简单的想法却似乎没有任何人想到。

以美国科学家法恩斯沃斯为代表的一派,异于贝尔德而另树一帜,坚持只有采用最新发明的电子设备、光电管及阴极射线管才能获得成功。他于1927年成功地用电子技术传送图像,1928年发明了电子图像分解摄像机。1929年成立法恩斯沃斯电视股份有限公司,1937年他的电子电视系统成功地击败贝尔德、使贝尔德的机械扫描电视装置被淘汰,从而确定了电子电视系统的垄断地位。这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电视诞生了。

当美国专利局终于认定法恩斯沃斯应该是电视的所有主要专利的持有者时,已经到了30年代后期,这对法恩斯沃斯已太迟了,他的资金差不多耗尽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逼近,联邦政府不久即宣布暂停发展电视工业。这样一来,不得不推延到1946年,电视才有可能合法地开始制造,到那时法恩斯沃斯的专利已超过了保护期限。

法恩斯沃斯历经艰辛发明了电视,自己在个人收益上却一无所获。1969年7月,已近高龄的法恩斯沃斯与妻子埃尔玛在他们缅因州家中看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表面的实况。他平静地对妻子说道:“你知道,为了今天,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久后,费罗·法恩斯沃斯患了肺炎,于1971年6月去世。《纽约时报》在讣闻中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具魅力的发明家之一。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832337.html?fr=qrl3

电视的历史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在同一个时期,我们会发现有不同的人在做着不同或者相同的研究。所以,为了便于理解便将历史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并非是独立的。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们有许多的重叠之处。请记住,这种划分并不是事实,而只是理论上的划分。
机械式电视
电视 确切地说,这种电视应该叫做电子机械式电视(electromechanical television)。我们知道,电视画面的运动是利用了人类视觉的错觉,即可以将一些快速出现的静态的画面“合成”运动的、连续的画面。 于是,如何快速地还原这些静态画面,从而使人能够产生错觉,就会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机械式地还原。 这种还原方式还得要从保罗·高特列本·尼普可夫(Paul Gottlieb Nipkow)的圆盘说起。 俄裔德国科学家保罗·高特列本·尼普可夫(Paul Gottlieb Nipkow)早在1884年就提出并申请了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式电视系统的专利。这个专利中的尼普可夫圆盘据认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图象光栅(television image rasterizer)。但是,尼普可夫(Nipkow)本人从来也没有做出一个模型来证明他的设计。直到1907年,放大管技术的进步才证明他的这个系统的可行性。 1907年至1910年,波瑞斯·罗星(Boris Rosing)和他的学生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验证了在发射机中用快速转动的镜面扫描装置和在接收机中使用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的电视系统。波瑞斯·罗星(Boris Rosing)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中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而斯福罗金(Zworykin)之后去了美国无线电公司(the Radio Coporation of America)工作。他在那里建立了纯粹的电子式电视系统。不过,他的这个系统最终被认为是侵犯了菲罗·泰勒·范恩斯沃斯(Philo Taylor Farnsworth)的专利。 第一个半机械式模拟电视系统在1925年10月2日被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研发成功。后来,他的这个系统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所采用。到了1937年,英国广播公司(BBC)终止了这种技术。因为在那时电子式电视系统更受到人们的青睐。
电子式电视
BBC 尽管,尼普可夫、贝尔德等人的设计已经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然而在现代电视的身上却鲜见这些技术的踪影。我们今天的电视则更倾向于早期的电子式电视系统。 Category:电视

电视
电视这个词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通常有以下三种意思:
- 指将连续的、动态的图象和声音转换为电子信号,并通过各种渠道传输电子信号,然后再将电子信号还原为图象和声音的技术;
- 指接收这种电子信号的设备,即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信号为活动的、连续的图象和声音的装置,通称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
- 一种特别的社会文化现象,特指人与人之间、人群和人群之间、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载体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信号的传输、电视信号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
电视的故事
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 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
历史
电视不是哪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她是一大群位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国度的人们的共同结晶。早在十九世纪时,人们就开始讨论和探索将图象转变成 电子信号的方法。在1900年,“television"一词就已经出现。
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 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象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但是,这种看法是有争议的。因为,也是在那一年,美国人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电视系统。
尽管时间相同,但 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与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的电视系统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史上将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的电视系统称做机械式电视,而斯福罗金的系统则被称为电子式电视。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传输和接收原理的不同。
电视的发展纷繁复杂。几乎是同一个时期有许多人在做同样的研究。为将历史
现在,电视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
- 电视技术的现状:当前电视技术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数字化。首先是节目制作数字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英国广播公司 (BBC)率先在全球建立起了“哥伦布”系统。这个系统使得BBC的电视节目储存、编辑、播出全面实现数字化,即非 磁带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BBC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制作成本。另外,现在的电视机构正在逐渐淘汰传统的模拟摄象机和录象带,取而代之的是数字摄象机和各种新兴的记录载体。这个变革大大改善了图象的质量。其次,传输技术也多元化起来。除了传统的无线 微波传输外,现在还有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传输方式。这些新兴的传输方式有效地减轻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衰减 现象,保证了较好的接收质量。最后是接收技术的数字化变革(请看下一个要点:电视机的现状)。声画质量的提高和双向互动是数字化广泛推广带来的两个最大的好处。
- 电视机的现状。现在的大多数人用的电视机体积比起十年前来并没有小多少。因为显象管技术依然是现在最常用的显示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缺点是屏幕的大小与体积成正比。而34英寸是这种技术所能够达到的最大极限。这显然与人们的需求背道而驰。于是,更多的显示技术涌现出来。例如 背投电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与此同时,伴随着电视制作和传输技术的数字化,接收装置的数字化也成为了必然。数字电视的显示效果更好,功能也更多,甚至已经可以实现初步的双向互动。电视机的另一个趋势是智能化趋势,即与其他电器的结合,特别是与电脑的结合。这将使得电视更加“聪明”,具有更多的功能,从而突破电视的传统含义(参见“前景”)。
- 电视传媒。发展飞速,让人应不暇接,更加迷惑。电视传媒的两极化严重。知名的、诸如BBC、CNN等几家电视机构握有强大的话语权(参见“全球传播”)。专业化程度加强,面对的受众面更加狭窄。
- 电视新闻中,直播这一手段被频繁使用,其旨在更加真实地还原新闻事件本身。经典案例:CNN的海湾战争报道。
前景

- 电视节目制作的前进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更加的真实化。即更加真实地还原事件本身。例如,CNN在新闻事件中大量的直播运用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另一个是更加的戏剧化,例如,与CNN相对的FOX NEWS在其节目中就用大量戏剧化的语言来“渲染”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当然,上述的这两个方向只是两种不同的节目制作方向,是历来有之。只是近来特征更为突出。而此外的现象还有,节目窄播化、频道专业化等。
- 同时,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电视作为一种工具正在更多地被国家所使用。因为,现在的国家实力已不仅仅限于经济、军事等这些传统的“硬”实力的范畴。文化等软实力同样也要被考虑。因而,电视被认为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很好工具。目前,这种趋势正在愈演愈烈。(可以参阅“全球传播”)
- 电视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其文化层面当面临着其他新兴媒体(如网络)等的挑战时,影响力必然会像以前的电影、戏剧一样有所下降。但是,电视作为一种技术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电视这种技术在未来将更加广泛地与其他技术结合,从而充分地方便人们的生活。例如,最近电视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就使得手机电视的提供率先在挪威成为了可能。而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几年前将电视技术和互联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其核心网站[http://www.bbc.co.uk BBCi]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影象资料库,使其在互动能力上走在了世界媒体的前列。

电视
TV (television);video

电视发展简史

(1)法国人塞列克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电视”这一名称。
(2)1926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公开演示了他发明的机械扫描电视,并于1928年在伦敦与纽约之间进行电视收发试验获得成功。
(3)1923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发明了电子电视摄像管,并与1931年研制出了电子显像管。
(4)1954年,美国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5)20世纪70—80年代,电视实现了多路传输和卫星传播。

电视的发展详史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2)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的发展:教材强调了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和美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议教师结合教材,适当补充资料即可。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3)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建议教师从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时间及表现三方面把握教材。

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结合本节整体教材指出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建议教师从电视机研制、电视转播、电视节目制作三方面稍作补充,如: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表现:教材以美国和中国为例加以说明,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视事业发展超过英国:从1949年到1951年,电视机数目从1百万台跃升为1千多万台,1960年全美电视台高达780座,电视机近三千万台,约有87%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同时期英国只有190万台电视机,法国3万台,加拿大2万,日本4千台。1993年底,美国98%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其中99%为彩色电视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在天津诞生,同年,开始试播。当时,全国只有50多台黑白电视机。1971年,全国已建有电视台32座。21世纪初,中国大陆的电视覆盖率高达94%。

电视的种类

电视的种类可不像以前那样只分为黑白的和彩色的。现在的商场里:等离子、液晶、纯平CRT、超平CRT、超薄CRT、数字高清CRT、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投影电视……仅仅是在原理上就可以分出这么许多,如何选择呢?我们先来把它们分几个大类。

以上的电视可以从使用效果和外形来粗分为4大类:平板电视(等离子、液晶和一部分超薄壁挂式DLP背投)、CRT显像管电视(纯平CRT、超平CRT、超薄CRT等)、背投电视(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投影电视。

平板电视主要的优点是相当薄,可以挂在墙壁上观看,而且它们的显示屏可以做到很大(目前市场上等离子可以达到60英寸以上,液晶可以达到47英寸以上)。不过其缺点就是可视角度、反应速度等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价格极贵。

CRT显像管电视(我们这里只说数字高清)主要优点就是各个方面都很优秀(亮度、对比度都很高,可视角度大、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也很好),但是它的屏幕最大也就是34英寸左右而已,并且很厚很笨重,还费电。不过相比之下价格很便宜。

背投(CRT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传统CRT背投已经不太吃香了,市场被数字背投(DLP背投、LCOS背投、液晶背投)抢得所剩无几。DLP光显背投目前比较吃香,因为它可以说是真正的数字电视,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屏幕大了、个头小了(其成像原理我们说过很多遍,欢迎来信报网站寻找答案),目前是最吃香的一种。液晶背投由于发热量高,灯泡寿命短等问题稍显逊色。

投影电视其实就是我们在公司会议室里面看到的那种投影仪的民用版,通常装在家里可以用来看电影。

它是有古代人发明的。


你是否需要了解?

电视机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电视机概述 --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球面到平面 我国彩电业起步于70年代中期,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即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的导入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成长期,心脏90年代中后期的成熟期。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在1958年。在大跃进热潮中,天津712厂彩国产电子管心脏一...

电视机发展历史
答:因他发明了电视理论和电视扫瞄器等等,德国历史上因此肯定尼伯科才是有「电视发明人」的荣誉,故1940年去世时,德国政府为他隆重举行国葬。 公元1925英国科学家贝尔德(Baird John Logie 1888 - 1946)综合以上各国各科学家的电视方面技术,最先研发出黑白电视机,发明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电视播放影像系统」。他使用一个上...

电视的历史
答:…因此,观看高清晰度电视的距离不是过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声道高保真立体声,富有感染力。1995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电视接收机(即手掌式彩电),只有手掌一样大小 ,重量为280克。具有扬声器,也有耳机插孔,液晶显示屏约5.5厘米,画面看来虽小,但图像清晰,其最明显的...

电视什么时候发明的
答:我们可以将电视的历史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机械式电视 电子式电视 彩色电视 广播电视 更多详情请参阅电视的历史 现在 现在,电视正在进行著一场革命。 电视技术的现状:当前电视技术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徵就是数字化。首先是节目制作数字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英国广播公司 (BBC)率先在全球建立起了「哥伦布...

中国电视历史分期(1958-2000)
答:■1978年10月,国家批准引进了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CCTV),全国各省开始建立省级电视台。■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一则1.5分钟的《参桂补酒》广告,这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广告。■1989年8月9日,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从而创了...

回顾电视发展的历史,电视之父
答:电视之父是约翰·洛吉·贝尔德。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吉·贝尔德一直致力于用机械扫描法传输电视图像。1925年10月2日,他终于制造出了第一台能传输图像的机械式电视机,这就是电视的雏形。尽管画面上木偶面部很模糊,噪音也很大,但能在一个不起眼的黑盒子中看到栩栩如生的图像,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康佳电视的历史
答:1.【介绍电视机(写出电视机的历史,作用,描述电视机的外貌)是500 电视机是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的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的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

电视枧的发展历史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答:发展历史 (1)大型主机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是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技术逐渐走向成熟。;(2)小型计算机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是对大型主机进行的第一次“缩小化”,可以满足中小企业事业单位...

中国电视的历史有多少年了?
答:1988年,中国成功发射同步卫星。两年后,该卫星转播了亚洲卫星一号发射实况,从这一刻起拉开了中国卫星电视的序幕。7 /7 90年代,电视机可算是在中国普及开来,家家户户都拥有了电视机。电视从纯平到液晶,再进化成等离子。传输技术也从有线转向了卫星,电视产业越来越好,可是看电视的越来越少。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