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算写文章或写诗词写的好,有什么标准吗?

作者&投稿:段许 2025-05-22
诗,什么样的,算是好诗?

让伪诗不再泛滥!——论诗与非诗的区别




现在旧体诗词曲虽然没有进入学校、进入文学史,一般不写诗词曲的人也不清楚当今诗词曲的创作状况,但现在诗词曲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相反,表面上处于诗坛正宗的自由体诗却被普遍认为越写越差,萎靡不振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除去本身没有诗词曲简洁凝练、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音律美因而不易传诵外(即使是押韵的自由体诗,要想像诗词曲那样简洁凝练、音律性特强也很难,当然,我并不是说没有),更重要的是自由体诗没有产生像古典诗词那样可供借鉴学习的经典,再加上现在一些人对“诗歌”二字的神圣含义根本就不懂得,同时随意分行再加上不用标点的横行,导致了人们现在对一些分行排列的文字到底是不是诗都很困惑。
如果按照我对自由体诗的主张,不押韵分行排列的文字不是诗,那么论述诗与非诗的区别就相当简单。因为但凡写诗想着押韵的人,肯定多少会受到古典诗词或者前人所写的自由体诗(比如闻一多、徐志摩等)的审美的影响,而这些人写成的分行的排列的文字是诗基本没有任何问题。而从自由体诗诞生到现在,不押韵分行排列被当成诗的文字确实很多,如果除去我所主张的对韵的要求,这些当中很多是诗(很多写得有诗意,我是承认的),但毕竟有一些尤其是现代人写的分行排列的一行行文字绝对不是诗!比如“梨花体”和“羊羔体”。这还是比较明显的伪诗,对于有些不甚明显的伪诗,不懂诗歌的人可能无法判断它是不是诗,而懂诗歌的人很多虽然认为它不是诗,但好像没法说明它为什么不是诗,所以,很有必要确定诗与非诗的界限,也就是说诗与非诗的区别。
还有一点,中国的古典诗歌相当繁荣,也确实产生了很多影响千年的诗歌经典,同时为为后代人写诗词曲提供了典范,这对判断一首诗词曲到底是不是诗本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逐渐产生了很多与古代不同的新鲜事物、新名词以及与此相关的新的情感,那么我们现代人用诗词曲的形式抒发这些新的感情,把新的名词写进诗词曲里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如果真是这样写的话,所出现的效果肯定是和以往的古典诗词不同,那么这就会导致一些甚至是很多偏爱古典诗词但不知诗歌真谛的人对这些诗词的怀疑,而这个问题的本职并不在于是不是用了新词汇,而是在于对“诗歌”二字的理解,再直白点,就是诗与非诗的区别。所以,我这里论述诗与非诗的区别已经包含了诗词曲和自由体诗两个部分。



我认为,一段文字要想被称为诗,除去韵外,必须有意境,也就是说,无意境的绝对不是诗(那有意境的是不是就是诗了呢?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我所主张的自由体诗必须押韵的重要性了,因为如果只是有意境的话,散文也可以写得很有意境,比如散文诗,那这时怎么区分诗和散文,总不能简单地看是否分行吧?)。对诗词曲而言,除了相对自由的古体诗只对韵有要求外,近体诗和词曲还有格律的要求,那么这时就应该是意境和格律的统一了。当然,即便是意境和格律的统一,我也认为意境比格律重要。也就是说,写近体诗和词曲时遣词炼句以意境为先,而不是以格律为先。如果有了佳句,哪怕是以出律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古人出律的名篇多了去了)——虽然经常写近体诗的人很少发生这样的情况。
那么,什么叫意境?从字面意思看就是“意思”和 “境界”的组合。



“意思”是指情感,这情感是一种喜怒哀乐,也就是说一首诗你必须有自己的感情夹杂在里面,不能平平淡淡地从头到尾只是在客观地叙述一件事情。本来,通过这点应该不能判断一些文字是不是诗,因为文学作品就是宣泄感情的(说理、发议论也是抒发感情),尤其是诗歌,这只要是个正常人就应该能意识到的,无需多说。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知是不懂诗,还是故作高深,就是在那不痛不痒地流水账式的写些客观文字,然后分行,就说是一首诗了。这种状况在诗词曲里很少见,但现在在自由体诗里好像很泛滥,前者我举一例,后者举三个例子(这样三首那么的长垃圾诗我实在不想让它们出现在我的文里,但既然批判,就得找出批判的靶子,我受下委屈了,读者看到这三首垃圾诗别吐啊):

锄地

天远树影小,啼近见飞鸟。
麦田三五人,弯腰正锄草。

不再玩笑——致唐晓涵

你说,从此以后
不要再跟你开玩笑了
你讨厌开玩笑的人
所开的一切玩笑
那是一种低级趣味的玩笑
你早就受不了了
是的,唐晓涵
我听你的就是了
我向你保证
从此以后
我决定做一个正直的人

黑客帝国

昨天我非常想再看一遍黑客帝国三
当时我和苏卡卡在木偶剧场边上
一个饭店吃饭
那天请客的是一个编辑
我觉得他挺讨厌
他已经连续给我打了一年的电话了
基本上是一个月打一次
每次我都在五分钟内挂掉他的电话
我叫他出来
就是想问清楚他到底想干嘛
他今天给我打电话说
他喜欢我
昨天我说出我想再看一遍黑客帝国三时
他们都没有反应
过了一会儿
苏卡卡说,咱们别看了,这电影看得人太晕了。
我一个朋友说,看这电影时有种他抽叶子时的感觉
咱还是去上网吧。
我想起我家电脑还不能上网,顿时一阵郁闷涌上心头
我说,我的黑客帝国三啊!
男编辑坐在对面,他说,我特讨厌看电影
他还说,我觉得你不如以前好看了。这要是大街上,
我还真不一定能认出你来

大树

这就是它∶附近没有比它更大的树,它是大树
它是这里最大的树
有比它高的树,河这边就有一棵
它在河那边。河那边它不远的地方也有一棵
但仅仅比它高不行,高不等于大
与它们相比它从来也没有小过,它一直大
一直作为大树存在
这是事实。附近没有哪一棵树大到可以取代这个事实
远一些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
反正附近没有,反正方圆三千里以内没有
方圆三千里以内都算附近
方圆三千里也就是往南三千里,往北三千里
往东三千里,往西三千里
不用说有比它粗的树,虽然不多,但不是没有
一直往西,距离它三百里零三尺就有一棵
从底到上都比它粗
仅仅比它粗同样不行,粗也不等于大
它是大树,它在那里站着
它仿佛在说,大就是大,大才等于大
老也不等于大。比它老的树数也数不清,远近都有
仅仅比它老也不行。老甚至更不等于大

这四首就属于我上面所说只是客观叙事而感情一片空白的情况。
第一首,据作者自己说,他就是描写所看到的景色,这也验证了我的论断,只有景没有情。而且,这首诗还有其他问题,比如前后不连贯,显得脱节,“天远树影小,啼近见飞鸟”和后面的人锄草有什么关系?没有飞鸟就不能锄草了?我这样说,有人可能会说我较真。我只是想说,诗作为文体之一,前后得连贯,你前两句和后两句如果没有联系的话,那就是失败的。还有,“弯腰正锄草”中的“弯腰”二字也是废话,谁锄草不得弯腰?
诗句描写景色而广为流传的诗有没有?有!但这些诗并不是“纯粹”写景的,有的是通过景色就能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有的是部分句子有景,而其他句子是情,比如下面五首: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邵康节《山村咏怀》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这几首除了最后两首各有个别字词表达出感情外(倒数第二首有“愁”字,倒数第一首有“王孙自可留”),都是景,但即便都是景,第一首和第四首也明显感觉出诗人孤独、凄冷的心境,而其他几首也明显能感觉到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才是情景交融!
下面接着说我上面举的那三首垃圾的自由体“诗”。
第二首《不再玩笑——致唐晓涵》一看就不是诗,他的朋友劝他别开玩笑了,然后他说好,以后就和他/她不开玩笑了,先不说意境半丝没有,连最基本的感情都没有,作者对“唐晓涵”劝他不开玩笑是感激,还是不得已接受?文字里一点都没表达出,这缺少诗歌最基本的感情要素。而且,这文字还有个问题,按照前后文,最后作者应该是想说从此以后做一个“正经”的人,而不是“正直”的人,“正经” 和“正直”的意思不仅只差一点吧?我真怀疑,这段话是不是当时作者用手机短信发给“唐晓涵”的,然后分分段,不禁大喜:啊!给你发短信还意外收获了一首诗啊!淡,就是这么扯的!如果这也是诗,每个人一天都能写几十首!
第三首《黑客帝国》不但绝对不是诗,就连合格的散文都算不上,就是流水账式的记录。这文字无非是说了两件事,一件是昨天想看黑色帝国没看上,有点感慨;另一件是一个编辑喜欢作者,然后昨天见面时说不喜欢看电影。这两件事有什么半点关系?竟然放到一起写,而且还自认为是诗?!而且,即便是记录,文字上也有问题,根据上下文,昨天请客的是一个编辑,可作者非得突兀地说成是“那天请客的是一个编辑”,那天是哪天?不就是昨天嘛?根据前句完全可以省略“那天”,这除了让初读者不知是哪天感到突兀进而感觉作者“高深”外,真是废话!如果这样的流水账是分行排列就是诗的话,那我几十万字的日记分行全是诗,而且很多是长诗,而且是好诗!因为,虽然我的日记是记流水账,但有很多细节描写,完全可以当成散文,随便举一篇2011年5月15日的日记(我日记中的原文都是真实地名和人名,此处用“X”代替):

直到六点多才睡着,等九点多时强制自己起床,十点多点到XX给杜同学上课,因为她快中考了,所以我建议她再加次课,她也同意了,说要和杨老师商量商量。完课后我取了我上个月的100块钱课时费(我感觉XX很正规,不扣老师的工资,比XX好多了),然后就推车子准备走。我本来就作好了那个人来收钱时问她是不是合法收费的打算,等她来向我要钱时,我说:“你们这是给哪个部门收费啊?”她笑了笑说了一个什么公司(当时就没听清),我接着笑着说:“你们这有行政许可吗?”她倒是很理直气壮,笑着说:“没有。”“那你们这可是非法经营啊?”她接着说出了一句雷语:“现在不都是非法经营嘛?”我笑着嘲笑她说:“非法经营可是要坐牢的啊——”她倒是没说什么,然后就走开了。在回来途中买了两个煎饼果子,然后再刚进小区时买了西瓜,当做午餐了。因为昨晚睡的时间太短了,所以三点多我准备好金XX的课后就躺床上准备休息一会儿,本来我想到是四点左右准时到XX的,一方面要我的上个月的工资,另一方面不知道那个高二的学生是否上课,但是当时实在是太困了,当时我想如果那个高二的学生来了,我也能很快到XX(因为我离XX很近),所以就睡了很长时间(中间XX也没给我打电话)。五点多我出发去XX,本来是想要上个月工资的,但是当时门都锁了,王老师走了,所以没要成,我就直接去XXX准备给金XX上课了。七点到九点给金XX上课,我们一起从XXX回去。回到住处,我吃了饭,感觉很困,就躺床上睡了。

我这篇日记虽然也是流水账,写了一天的事情,但有细节描写和对话,比那个《黑色帝国》应该好多了吧?
第四首《大树》是我举的三首自由体诗中写道最烂、最垃圾的文字,写这样文字的人根本就是对文字的亵渎!别说是对诗的亵渎了!这段文字废话连篇、逻辑混乱、牛头不对马嘴:“方圆三千里也就是往南三千里,往北三千里,往东三千里,往西三千里”这是不是废话?“方圆三千里以内都算附近”,“附近”是这样的定义法吗?大树,本来是相对于小树来说的,可以理解成是“成年树”,作者好像是想用诗歌的形式来说明这棵“大树”,但只有同种的树才能去比较大小,不同种怎么比较大小?作者写这本身就很荒诞的题材,写出来的文字当然是荒诞的,是可笑的,果然够垃圾!不愧是垃圾派的创始人的代表作啊!自由体诗作者如果都像这样,好好的感情不去抒发,整天只想着这些怪诞的事情,不精神病才怪!很多写自由体诗的人自杀,难道是这个原因?!



“境界”可以简单理解成“意象组成的画面”,再通俗点讲,就是“诗得让人看到东西”,不能说空话。
那么文字怎么样才能有境界?
有两种表现手法:一是通过形象思维,比如 “朝如青丝暮成雪”、“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个表现手法不是一般诗人能做到的,需要很有才华,而且思维需足够敏捷。这样的诗人首推李白,他的绝大部分诗都有靠形象思维而写出的佳句,其他的如杜牧、苏轼、黄景仁、袁枚、徐志摩和顾城等。
二是写景,我这里说的“景”,不仅仅是指一般人所理解的自然之景,还包括生活场景,再通俗点讲就是细节描写。
自然之景融入诗,千百年来一直很常用,包括现在很多人写诗也总是用自然意象。这方面以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而且这样写出的诗也很多,我就不举例了。
至于用生活场景写成的诗并不少,但相对来说流传开来的并不多,原因在于用生活场景写出的诗确实不如用自然之景写成的美,也不如用形象思维写成的诗显得有才,这方面的诗人首推杜甫,这在他的古体叙事诗里体现得更明显。用生活场景写成的诗,自由体诗如顾城的《小巷》(当然,这首有深意),旧体诗里绝句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岑参的《逢入京使》等,律诗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和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等,古体诗很多,而且叙事的古体诗绝对有生活场景,所以我就不举例了。


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我把意境的表现手法分为两大类、三小类,是从诗词的整体而言的。很多时候,诗人写一首诗词时很可能会不自觉地综合运用上面三种表现手法,比如我上面举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是自然之景,“画楼西畔桂堂东”、“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和“嗟余听鼓应官去”四句是生活场景,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和“走马兰台类转蓬”三句又是形象思维了。


以上是摘自一位朋友的文章,不知道楼主认同否?

是现代诗吧!

很有诗情画意,朦胧的美。

还不错

咳咳…楼主问的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宽泛。那么就用我自己的所知,尽量为你解惑吧。
写文章的话,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评定, 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评判标准。记得韩寒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并没有资格说另一个人写的文章好或者不好,只能说他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这篇文章。”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这其中不并不包括应试教育(比如中考和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因为应试教育的作文,本身对考生的发挥就具有很大程度的限制,比如文体,比如内容,比如议论文的框架等等。(至于那些专业术语“柱”什么的,本人也只是稍有了解,这里不做详细分析)
相对而言,如果作者本身读的书足够多,眼界足够开阔,文字驾驭功底好,自然很容易写出让更多人喜欢的文章来。只要自身的才学够好,写文章自然文思泉涌,下笔如神。

至于诗和词,我自己也有写过蛮多的,下面举出自己曾经为一个女孩子写下的七言绝句。
无冬(她的名字是吴冬)
春盎不若青丝意,怜夏只羡江雨留。
清碧还落秋风里,几分惊彻几时羞。
自我评判的话,作为一首送人的诗,在文字方面的水准还是够的,最基本的仄起平收也没问题,二四句做到了押韵,而且这首诗在意境方面比较美,最后一句“几分惊彻几时羞”描写的就是这位女孩子。但是以严格标准评定,则只能顶多算中庸之作。
因为还有以下几点做得不足:
一、古诗词的韵律要求很严格,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都有其固定的几种格式,关键体现在平仄的组合。而这首诗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来“填词”。
二、一篇好的诗作最好能有出彩的用字,即古人“炼字”一说,这首诗里面也没有。
三、没有用典,古代诗词中很多名句都有引用典故,富含深意。当然,这个是需要看很多古代典籍才可能拥有的能力,属于高端境界了。
(对于写诗的初学阶段这里还有一个我自己的小技巧,相信楼主有听说过有的古人称赞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起来这个境界很高深玄妙,其实也简单,在写诗之前,在脑海里画一幅画,画面尽量唯美一些,然后再用一些优美的文字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在意境这个方面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在这前提下注意写诗最基本的要求,这样的诗作至少在非专业人士里是比较容易获得认可的)。

下面是词。
首先,词分为上下两片,不同的词牌名对应有不同的韵律格式,而且各方面要求比诗更加严格,除了韵,还有词中内容的全面性,很多古人写词都是用的“填词”这种方法,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词牌名所要求的韵律格式,所以写词,比写诗的难度,明显要大得多,下面拿柳永的《雨霖铃》来简单分析说明: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深秋,指明了天气,“对长亭晚”,地点和时间,“都门帐饮”,是指在京都的城门外设帐置酒送别,说明了事件背景,仅仅从上片的前两句就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将时间,地点,事件背景,已经下文所隐藏的情绪基调都作了交代,而甭提还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千古传颂的名句,柳永的这种无疑是将自己的情感完美融入自己作品中的典范之一。
所以从上面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如果要写词,难,要写出好词,更是难上加难。需要更加扎实的文学功底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和境界。

最表层的东西我想都已经说到了,还有些更深层的细节没有包括在内,一来个人能力有限,二来毕竟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怎么可能只靠这只言片语就能完全概括,楼主,你说呢?
打字打累了…差不多就这样吧,希望我的这些个人经验能对楼主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文字功底好,能够较好地组织句子。
其次,文章和诗歌不光是可以组织好句子,主要还得有思想,要表达的东西明确。让人一看就会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最后,诗歌好像还得押韵点呢!至于文章一般来说都会是问题明确的。

楼主你的问题很笼统,简单说文章分很多种的,诗词歌赋就不说了,现在的议论文、散文、诗歌、记叙文、科技学术文章等等,一般要求形神兼备,有主旨有内涵有文采有情趣,层次分明、主题明确、积极向上、引人思考、供人参照的都是好文章。 不必纠结这个标准的问题~~望采纳!

较低层次看用词和句子的运用
较高层次看思想

首先,文字功底好,能够较好地组织句子。
其次,文章和诗歌不光是可以组织好句子,主要还得有思想,要表达的东西明确。让人一看就会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最后,诗歌好像还得押韵点呢!至于文章一般来说都会是问题明确的。

楼主你的问题很笼统,简单说文章分很多种的,诗词歌赋就不说了,现在的议论文、散文、诗歌、记叙文、科技学术文章等等,一般要求形神兼备,有主旨有内涵有文采有情趣,层次分明、主题明确、积极向上、引人思考、供人参照的都是好文章。 不必纠结这个标准的问题~~望采纳!

较低层次看用词和句子的运用
较高层次看思想


你是否需要了解?

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

怎么样才是好作文 初稿
24.能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的文章是好文章.25.能有所引用的——好的歌词、名言、诗词、谚语、成语、现代流行语等.26.在文章中引用一些小故事,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27.能恰当运用各种描写将人物写活.28.能通过独特的细节表现人物,突出中心.29.在文面上加些修饰花边或插图,会给人以美的印象.30.在...

如何写古诗词
想要写好 诗词 ,必须读写结合,另不 做空洞诗词,要多去赏析山间景色,人情世故。无经历而写为强求,虚经历而书为内竭。写诗词如作画和书法,要胸有万物,独表一枝。 诗词于胸中,如山水与指间,书画映笔下,轻灵飘逸不失抑扬。 一生写诗词,不一定能 写出好 诗词,一时写景幻,亦可闻佳句。 诗词的最高境界其实...

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写好诗词?
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描写“赞美古诗写得好”的句子有哪些?
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对李白的推崇和钦敬。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释义: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文章》释义: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艺高超的人在偶然间所得到的。

怎样的作文才算好作文
24.能给人以启迪、引人深思的文章是好文章.25.能有所引用的——好的歌词、名言、诗词、谚语、成语、现代流行语等.26.在文章中引用一些小故事,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27.能恰当运用各种描写将人物写活.28.能通过独特的细节表现人物,突出中心.29.在文面上加些修饰花边或插图,会给人以美的印象.30.在...

形容诗写得好的赞美词有哪些?
róu zào zuò ]。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造作:制造。形容很不自然地故意做作。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例句:如果是说文章的修辞应当先求准确,应当恰如其分,不要~,以辞害意,这当然是对。

怎么夸别人诗词写的好 很有韵味?
你的诗,总是充满灵气,让人读了爱罢不休,又仿佛春风佛面般的温暖,看似平常的字句,在你的组合下,充满了无穷的生命力。饱满的诗歌里,连同永生的灵魂都跳动起来了。此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思之无穷,若有神助。高才壮采,言有尽而意无穷,回环流转,畅然不息。一首好诗...

怎样用诗来写作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怎么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呢? 作为古代文学的精华——古诗词名句。不仅语言经过了千锤百炼,而且也有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内容,有写景的、有记事的、有说理的等等。 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最好素材。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言可发,有情可抒。 正所谓厚积才能博发。因此我利用学生的采...

表扬文章诗词写得好的评语
夸文章写得好的评语当你看到一篇优秀的文章时,想要给这篇文章高度的评价,你会写相应的评语吗?下面是夸文章写得好的评语,欢迎阅读。夸文章写得好的评语一 1、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自然洒脱,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之作。 2、本文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