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80多年间,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艰难历程及其启示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间,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艰难历程

作者&投稿:勇便 2024-07-02
近代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启示?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
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结果: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评价: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
4.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背景和主张: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思想的产生。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实践效果: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5.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其基本主张是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果: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6.资产阶级激进派
背景: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主张方案为“民主"“科学"。具体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

太平天国起义,以农民为主导,试图推翻清王朝。

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说:农民是最落后的阶级,即使农民起义成功,其建立起来的仍然是封建国家。但是太平天国起义在经济上做出了调整,以天朝田亩制度为代表,平均地权。这和传统的土地归地主所有又有所区别,首先在最根本的土地产权上做出了历史性的调整。太平天国起义最终失败归咎于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经济上的改革是不实在的平均主义,政治上不能摆脱君主专制,思想上个人崇拜迷信上帝。

1、地主阶级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出“向西方学习”号召;
2、地主阶级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在中国发展近代工业,推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改良政治。
4、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在中国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资产阶级临时约法;
5、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发动国民大革命,推翻两大封建军阀,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840年,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用强权和大炮轰开了古老中国长期封锁的大
门.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了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鄙夷外国、妄自尊大的大清王朝.揭开了中华民族屡遭西
方列强侵略、侮辱、欺凌的悲惨史页.也唤起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顽强探索,对祖国前途命运
的担忧、思考和关注.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184。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
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
物”.①就是这一派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睁眼看世界,运用新观念、新眼光和新的思维方式,经历
了近百年的时间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大胆提出了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和充满爱国精神的救国
方案,并把爱国、救国与建国融为一体.这些各种各样的救国方案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虽有其局限性,但它加深
了对西方世界的全面了解和认识,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把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不断推向前
进.并为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制定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方案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奠定
了必要的基础.
一、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大胆提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抵御外侮、变革社会的救国方案
184。年.资本主义的区区小国英国不仅用大炮轰开了妄自尊大的大清封建帝国的大门,而且使大清帝国
败(拜)倒在英国的脚下.这第一次交锋的失败,不能不引起中国有识之士和开明爱国官员的震惊和思考.
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不满清政府封建顽固派的专制统治,开始认识到向西方学习
的重要,主张揭露抨击清朝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变法革新,兴利除弊,提出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御外侮,富
国强兵的可贵思路与救国方案.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作为在封建时代从政40年,历官14省的杰出政治家,一反封建顽
固派之所为,在反侵略的斗争中.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屈膝求和.他提出严禁鸦片走私,鼓励正当贸易;主张抵
抗外敌侵略,但不排斥学习外国的长处.他在领导抗英斗争的实践中.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注意了解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动态,派人购置外国书刊和招募一些懂外文的人翻译西方书报.精心研究,以筹划禁烟、应敌方
略.他认为:“沿海文武员弃,不谙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因此,“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
实,始可定控制之方.”②他组织翻译汇编《澳门新闻报》、《澳门月报》和《华事夷言》,请人翻译西方有关武器制
造方面的书籍。他从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实际需要出发,将收集的外国地理、历史资料编纂成介绍世界
四大洲、大小共90余国情况的世界地理书籍《四洲志》,以此作为富强中国的借鉴.《四洲志》的内容虽不完备,
但它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开创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认识世界的先声.尤为
可贵的是,他在被投降派诬陷、迫害.被昏庸腐败的道光皇帝革职、充军以后.仍不忘抗英.他怀着强烈的爱国
热情,告诫清朝统治者不能放松夷务,要“以威服叛”,而不能“设法羁糜”。并提出“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
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③的主张.他不顾个人荣辱得失,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始终坚持师夷长
技,抵御外侮的主张与立场,曾提出剿夷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近
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提出了可贵的思路。
中国近代新思潮的倡导者,全面系统阐述学习西方、抵抗侵略著名主张的伟大思想家魏源,从1842年秋

开始,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我国最早全面倡导学习西方、抵御西方的名作《海国图志》,系统阐
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具体建议:第一,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指出: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①“人但知船炮为西洋之长技,而不知西洋之长技不徒船炮
也.”③他认为,凡属有益于民用者均在学习之列。要求建立资本主义的近代新式工业,学习制造各种枪炮船
械.他告诫国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⑥从而说明了“师夷”与“制夷”的关系,明
确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第二,设立官办军事工业.认为这样做便能“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⑦使
中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独立创造、改善自己的武器装备.第三,创办民用工业和允许私人自由设厂、开矿.
他说:“战舰有尽,而出聋之船无尽”,“造炮有数,而出胃之器械无数”。⑧这就把“师夷”与发展民族工业联系在
一起.第四.仿效西方选兵、练兵。他强调,从懂技术和有实践经验的人中选拔和训练新式水师,以增强军队素
质,提高战斗力.提出对军事创造发明者给以奖励.可见,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中国落后
的状况,使国家达到富强.“师夷长技”的方法,也不是盲目照搬,而是有所取舍.取什么?当时魏源认为主要还
是取西方的“坚船利炮”,认为这是外国的长处.魏源倡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和主张,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代表了当时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
纵观地主阶级改革派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与方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林则徐、魏源等虽然未从根
本上改变地主阶级的立场,也未与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但他们坚持鲜明的爱国主义立场.
主张放眼世界,变革社会,特别是看到了西方的军事技术是我们应学习的长处并勇敢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
夷”的思想,并把“师夷”和“制夷”结合起来。他们的救国主张与方案既适应了当时形势的需要.又开创了近代
中国人学习西方,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方向.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重大作用;对后来新思潮的产生,也有相
当的影响,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
二、洪秀全、洪仁王牙等农民革命派领袖提出“地上天国”的救国方案
1851一1864年.在中国大地上勃然兴起的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持续14年,纵横18省区,声势之浩大,为中国和世界农民战争史上所仅见.发动领导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战
争的领袖洪秀全,利用改造了西方基督教的教义,把平等精神与中国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思想结合在一起,
提出了代表农民利益的救国方案—《天朝田亩制度》.为了实现这一救国方案洪秀全率领太平天国的将士浴血奋战.苦苦探索了14年,把中国农民革命派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推向了新的高潮.但是洪秀全制定的《天
朝田亩制度》毕竟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救国方案。一方面,它根本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突出表达了广大农
民摆脱封建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是
历代农民起义平均平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政治倾向上,具有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意义.另一方面,它
又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是小生产者对理想国的追求,这种企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平均一切社会财富.消灭一切
私有财产的方案,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农民乌托邦.它不仅在实践中行不通,具有很大的落后和空想色彩,而且
违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动性.因此,代表农民平均主义思想的“地上
天国”的救国方案最终还是未能实施。
1859年洪秀全的族弟,临危受命总理太平天国朝政的洪仁牙设计并提出了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治
理国家,改造社会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其中心思想.是如何用人和立法,而又以立法为重点,并使中国达到“兵强富国”.“俗厚风淳”的目的。
在政治上,洪仁曰二提出了一套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制和民主色彩的政治改革方案。主张广开言
路,革新政治,沟通上下,反对结党营私;尤其在用人方面.他提出要“用人察失”和“禁朋党之弊”.他强调以法
立国.完善法制,改良君主专制政体.为此他具体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内政改革,即以风风之,以法法之,以刑
刑之.三者之外,还要领导者亲自实践,身体力行,起带头作用。为在政治上加强中央的集权,做到“自大至小,
由上而下,权归于一”,他还提出设立“新闻馆”,以通言论,加强舆论监督,设“暗柜”以“收民心公议”,为人民提
供参政的机会。
在经济上,洪仁开主张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大力兴办发展近代交通运输和工矿、邮电、金融等
.
62·企事业,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创造发明.
在文化教育和社会改革方面.主张办学校,开医院,发展救济事业.禁食鸦片,禁蓄奴蝉,改造社会陋俗.
在对外关系方面,主张与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在坚持独立平等的原则下.与外国通商,开展文化技
术交流,但强调不准干涉中国内政,禁止鸦片走私.明确提出应将学习西方“技艺”与学习西方“邦法”并重的
进步主张.尤为可贵的是,洪仁牙把向外国学习的眼光放在更长远的目标上,提出“与番人并雄之法”,即通过
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赶上或超过西方国家。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洪仁王干提出的《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虽很
不完备,既没有涉及农民关心的土地问题,也没有提到改变封建经济制度和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加上当
时还不具备实现方案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因此,未能付诸实施。然而,它毕竞是洪仁开代表农民阶级并超
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眼界,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提出的救国方案,是太平天国农民领袖向西方学习的杰出成
果。它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提供了可贵的思路,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要
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系统著述和大胆设计,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
三、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维新变法”的救国方案
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领袖康有为等提出的“维新变法”的救国方案,把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
的领域由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和学习西方的经济以振兴工商,进一步扩大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和理论体系.以实行君主立宪制.这更是一大历史进步。
幼读经史,深受儒家思想系统教育并感受到西方物质文明与法律制度的康有为.在中法战争后中国不败
而败的民族奇耻大辱的刺激下,日日以救世为心,刻刻以救世为事。1888年6月,他以“布衣”的身份第一次上
书清帝,开始酝酿变法维新的思想理论与救国方案.1891一1896年康有为先后写成轰动一时的维新变法的理
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制造了理论根据。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着被
帝国主义瓜分、鲸吞的严重危险.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当即联络18省举人130。人集会,共同讨论由
他起草的上光绪皇帝书,要求清政府拒签对日和约.采取紧急措施抵抗侵略,这是康有为的第二次上书,即著
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在康有为的鼓动下清代知识分子的一次空前的爱国请愿活动,它表明近代中
国知识分子的新觉醒,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公开亮明自己维新变法救国方案的第一步。
从1888年至1898年.在这10年期间,康有为共7次上书清帝,明确提出维新变法的救国方案。概括康有
为和维新派的基本主张主要有:
政治上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向皇帝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其第一策曰.择法、俄、日以定国是;其
第二策曰,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其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他说:“凡此三策.能行其上,则可以强;能行其
中,则犹可以弱,仅行其下,则不至于尽亡,惟皇上择而行之”.⑨他特别希望光绪帝能效法彼得大帝和明治天
皇,亲定国家大政方针,实行变法,使国家富强,认为这才是上策。他反复强调非变法不可的主张,指出:“观万
国之势,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认为:“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活,旧则
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⑩他提出:开议院,定宪法,扬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认为做到这一点才能无敌于天下。特别是他还提出:设制度局干内廷,皇帝每日亲临商榷.认
定新制,并设12分局,代替旧有部、寺,以举新政;建议各省每道设一民政局,督办地方自治新政,学习西方国
家政体,实行议政、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等.可以说,康有为提出的在内廷开制度局的主张,是维新派变法政治
方案的核心,是他向西方学习的大胆尝试,也是维新变法救国方案的中心思想。维新派还提出:广开言路,允
许官民上书言事,并准许各地开设学会和报馆,给以一定的出版与言论自由;取消重迭消闲机构,裁汰冗员,删
改则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鼓励其自谋生计等.维新派的这些政治主张,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以至在
社会变革的意义上,都超过了以往一切政治派别提出的救国方案,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经济上,兴办实业,发展民族工商业.维新派直接引用了郑观应“商战”理论,强调“古之灭国以兵,人皆知
之,今之灭国以商,人皆忽之”。@他们主张发展新式工业.斗巧争奇;建立商会.国家助之;兴办近代教育事业,
促进经济发展等等,这些部产生了实际的社会效果.特别是在百日维新期l司,还颁布了发展民族工业和科学
·
63·文化的诏令,提出设立农工商总局的措施,使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投资的合
法权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文化思想上.倡西学.兴学堂,开民智.维新派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武器.对中国传统的封建
伦理纲常进行了大胆的批判.在思想文化领域吹进了一股新思想的春风.他们广泛介绍和宣传西方的自然科
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生物进化论、科学的方法论、天赋人权
说,以及自由、平等思想等。这对于促进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民主革命的开展,起了重要的启蒙作
用.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维新变法的救国方案,虽经过短暂的实施而遭废止.但近代中国
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却未停止,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更是不可逆转.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改革、创新的勇气,进
取、献身的精神,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坚持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以至提出更先进的救国方案奠定了思想基
础。
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主共和”的救国方案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维新志士的鲜血中深刻醒悟到不用武力推翻清政府,就不能建立
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更无法实现资产阶级革命派设计的救国方案。
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理性思考和政治实践.以急迫的心情追求
一种解决中国问题的全新的社会方案,即“民主共和”的救国方案。
1894年11月,彻底抛弃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走上反清革命道路的孙中山在檀香山组成了中国第一个
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孙中山草拟的《兴中会章程》,以“振兴中华,维护国体”作为立会宗旨,并为兴中会制定了“驱逐鞋虏.恢复中华,创立公众政府”的秘密誓词,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朝专制政
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目标。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也是孙中山描绘的“民主共
和国”救国方案的萌芽.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组成了中国同盟会,按照西方政党的模式建立了中国第一
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并提出了:“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同年n
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他明确宣布:“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
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
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灯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
国家.”⑩
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比较理想的全新的
救国方案。
它所主张的民族主义,包括“反满和独立”两层含义,达到实行民族革命的目的.这表明,民族主义的目的
和核心是要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解除民族压迫.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它所主张的民权主义.是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完成政治革命,这是
三民主义的核心。孙中山认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
的”,它是“恶劣政治的根本”.⑩因此,仅有民族革命还不够,在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朝的同时,还必须实行政
治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他明确提出:“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⑧而政治
革命的结果,就是要“颠覆君主政体”,去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此外,孙中山还创造性
地提出了制订中华民国宪法.实行“五权分立”的政治主张,即除了欧美国家实行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外,
还设立考试权与监察权,以此弥补“三权分立”之弊,使国家得到更好的治理.由此可见,民权主义的目标就是
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它所主张的民生主义,就是通过土地国有的办法,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到社会革命
之目的。孙中山提出:“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
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⑩民生主义的核心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实际就是解决土地问题。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举行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百折不挠,愈挫愈
·
64·奋,终于使自己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变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赢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并于1912年宣告了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这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在亚洲历史上诞生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它揭
开了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斗争的崭新一页.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
布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令。资产阶级欣然高呼:“工业革命此其时矣!”审视南京临
时政府的内部结构和发布的法令政令.几乎到处可以看到美国的投影,可见.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真心诚意地
效法西方政治体制.要在中国实施民主共和国的救国方案的信念是多么的虔诚。然而,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目的的革命,决不为帝国主义所容许.
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充分证明,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回顾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可贵思路与方案的提出和演变,既表明了探索国家出路斗争的阶段性、连
续性,又证明了探索国家出路斗争的长期性与进步性.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各种斗争方案尽管无一例外
地均以失败而告终,但先进中国人近百年的奋斗史、探索史、创业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近代中国用几代
人毕生的心血,经过百折不屈的斗争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仍闪烁着那个时代的光辉.仍是代表着那个时代的
最佳方案.因为,哪怕是向前迈出的最小的一步,都是带有历史进步色彩的艰难的一步。
总结中国近百年救国方案提出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没有过去,也就不会有现在.更
不会有将来。没有近代中国一个又一个救国方案的提出、实施、失败.就不会有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一通向胜利
的方案产生、落实和发展。因此,我们要珍视过去的历史.从中找到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不断进取、勇
于创造的激情,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跨世纪强国方案的实施贡献自己的聪
明和才智。


你是否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