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家的三个奇才都各为其主,他们是何结局?
然而大家极少知道的是,诸葛家其实不止诸葛亮一个谋略天才,还有诸葛瑾与诸葛诞两位同样才华出众的人才。他们兄弟三人分别投身到魏蜀吴三个阵营,为的就是保证家族的延续。三兄弟最后到底谁押宝成功?结局又是如何?
一、诸葛亮
在诸葛三兄弟中,诸葛亮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传奇中的传奇。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诸葛亮就注定成为三国乱世中最耀眼的那颗星。在当时的诸多势力中,刘备可以说是最差的一个,除了汉宗室的虚名什么都没有。但诸葛亮就是化腐朽为神奇,靠着一己之力,让他成为了三国鼎立的国主之一,这份能力实在令人惊叹。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大意被吕蒙所杀,荆州也落入了敌人之手。刘备得知此消息悲痛万分,调遣大军立刻进攻东吴,欲为关羽报仇,却因没有做充足准备被东吴大败。报仇未成,又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刘备郁郁寡欢,竟然染了重病。当时的蜀国已然来到了灭亡的边缘。
就在这危机时刻,诸葛亮站了出来。他先是联系了东吴,与孙权重修旧好,再次建立了孙刘联盟,让魏国不敢对如今的蜀国直接出兵,随后他开始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处理蜀国内政上。
虽然蜀国是诸葛亮一手扶持刘备所建,但内部也是党派纷争不断。在蜀国内部有两个最强阵营,一个是以诸葛亮、张飞等人为首的功臣集团,另一个就是以李严为首的四川世家宗族。这些人在这里势力极强,家族脉络盘根复杂,刘备没办法全部拔出,只能选择纳入朝堂。
这些年李严等人从未放弃对政权的争夺,此次功臣阵营的巨大损失,更是让他们看到了机会,开始频繁生事。诸葛亮察觉到他的异动,使用了各种手段打压,最终就废黜了他,这才让蜀国朝廷中的新旧对立有了些许的缓和。
内政稳定之后,诸葛亮开始着手发展经济。在农业上,他奖励农耕,减免赋税,提升农业生产。在民生上,他抑制土地兼并,鼓励商业,大修水利工程,练兵屯粮,为后续的北伐战争提供了经济后勤支持。
对于蜀国来说,诸葛亮是“救世主”一般的存在,如果不是他数次力挽狂澜,刘备可能连建国的机会都没有。他这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唯一的遗憾就是未能北伐成功,光复汉室。
二、诸葛瑾
比起弟弟诸葛亮,兄长诸葛瑾的光芒就没有那么耀眼了,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作为,因为他一生都没有什么重大的功勋。但奇怪的是,即使他什么大功劳都没有,却也能平步青云。
诸葛瑾最初投奔东吴也算是偶然。26岁那年,他因为躲避战乱和家人失散,饥寒交迫之际遇到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弘咨见他谈吐不凡就将其推荐给了孙权。
那时孙权刚刚继承江东不久,身边正是用人之际,自然欣然接受姐夫的推荐,让诸葛瑾在他身边担任长史,至此诸葛瑾就在东吴阵营留下了。诸葛瑾确实忠心耿耿,但在政务军事上总是能力不足。按理说,诸葛瑾这样文不成武不就的“庸才”只能碌碌无为一生,但他却摊上了孙权这么一个任性的好君主。
孙权对诸葛瑾简直是好得出奇,不管他在任何职位,有没有出色的成绩都不停地给他升官。不仅如此,孙权更是无条件的信任他,就算别人使尽浑身解数去陷害他,孙权也从不相信。孙权甚至爱屋及乌到让诸葛瑾的儿子做顾命大臣,给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
诸葛瑾凭什么得到孙权的如此重用?其实根本原因是在于诸葛瑾善于揣测孙权的意思,有些时候,甚至孙权还未说出想法,诸葛瑾就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自古忠君能臣有很多,但真的能完全读懂君主心思,并完全按照心思行事的朝臣实在少之又少。诸葛瑾这样的人对于掌控欲强的君王来说简直就是打瞌睡送上了枕头,又怎么可能不喜爱?而且诸葛瑾深知孙权,也不会恃宠而骄,这更让孙权毫无芥蒂的信任提拔他了。
三、诸葛诞
诸葛诞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在他成年出来闯荡天下时,两位兄长已经名动天下了。诸葛诞志向高远,并没有选择急功近利去投靠两位厉害的哥哥,而是投身曹魏,从小小的县令开始,一步步做到朝廷中枢大臣。
诸葛诞的官途极为不顺,一开始他为了发展势力,与一众世家子弟混在一起,经常评论朝政。这件事情传到了魏明帝的耳中,他对此极为生气,找了个由头将诸葛瑾在内的议论者都罢官了。
因为这件事情,诸葛瑾很长时间内都未能在朝堂中立足,直到新帝登基,曹爽为了扩充势力才重新启用他们这批官员,诸葛诞才得到了重新发展的机会。诸葛诞与司马懿是儿女亲家,但又因曹爽的重新启用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所以他算是一个两边都有些关系的中立人物,因为获得了许多便利。
东线战区对抗孙吴时,司马懿与曹爽曾为了将领的人选争来争去,最后虽然选择了中间派的王凌作为主将,诸葛诞却也因为“中间人”的身份获得了副将二把手的位置,从此开始平步青云。
后来他选择投靠势头正盛的司马家,真正进入了政治中心。不知是不是手中的权利与越来越顺遂的仕途让诸葛诞迷失了自己,竟然走上了兵变造反的不归路,最终被司马家剿灭,死于乱军之中,祸及妻儿老小,三族被灭。
诸葛家三兄弟投奔了三家阵营,也获得了三个不同的结局。诸葛亮鞠躬尽瘁,奋斗一生,虽未能带领蜀国更进一步,却也流芳百世,被后世永远歌颂纪念。
而诸葛瑾虽然能力不足,却遇到明主垂青,再加上自己揣测人心的能力,不仅善终,而且还让下一代获得了孙权的庇佑与重视,应该是三人中获利最多的一个。至于最小的诸葛诞,本应有大好前程,却在权力斗争中迷失了本心,走上了造反夺权的不归路,最终惨死也算是咎由自取。
你是否需要了解?
求诸葛亮的资料,及故事!!!急需!!!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最近看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不要说我无聊),喜欢三国的朋友们...
各有长处,一个是一代枭雄,一个慧眼试英雄。两人也都框扶天下的大志。 回答者: 白羊座3014 | 五级 | 2011-6-3 22:24 最支持诸葛亮了,神机妙算 回答者: lrjnb007 | 一级 | 2011-6-3 22:28 抛开 三国演义 中 拥刘反曹的思想,从正史上看,曹操要比诸葛亮厉害,历史对曹操的定为是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六大奇才:除了卧龙凤雏,你还知道谁?
三国时期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里有不少的人物都深被民间所熟知。其中既有智慧的化身,也有勇猛的代表,还有奸诈、忠义的象征。有的人将三国梳理出了六大奇才,除了卧龙凤雏,还有马超,郭嘉,姜维,孙策等四人。绰号“卧龙”的诸葛亮早已深入人心,不必多说。他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智慧与才能的...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是哪三绝,分别指的是哪三个人?
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不仅是我国民间家喻户晓的一部巨著,更是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在千百年以来的文坛,都享有着崇高的地位。罗贯中以历史上的各大三国人物为原型,独创出了这段让人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令所有人追思传颂。特别是,他极力塑造的三大人物,...
三国时期最出色的谋士排名。
2.司马懿 曹操在时,诸葛亮面对曹操手下众多谋臣而不惧,何以后来单对一个仲达却有三分胆怯,足以说明仲达之重。试想若无仲达,曹魏能支持多久?3.荀昱 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一直留守许昌,曹操南征北战时都常写信问计。4.郭嘉 正如曹操所说,若有奉孝在,则不致有赤壁惨败。遗计定辽东更...
三国演义里谁最聪明?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
诸葛亮那么厉害,他师傅究竟是谁,肯定不是鬼谷子?
他的师傅当然不是鬼谷子了,了解诸葛亮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师傅就是水镜先生,也就是司马徽,是另一位智谋过人的天才,在《三国演义》当中,还有徐庶和庞统也是水镜先生的得意门生,他们都有着非凡的智慧与谋略,为自己的主公立下了不可埋没的功劳。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位影响力非常大的军事家,...
三国志诸葛亮传 亮少有逸群之才——盖天命有归,不可智力争也。的...
本文是作者为蜀汉丞相诸葛亮作的传,详细写了诸葛亮的一生。译文如下:诸葛亮年轻时就表现出超群的才华,颇有英雄霸士的风范,身长八尺,容貌很伟岸,当时的人都感到很奇异。遇到汉末天下动乱,跟着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并不求声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干,于是三次到...
诸葛亮为什么被传为神人?
诸葛亮在四川地区深得民心,关于他的故事一直是民间茶余饭后相传的首选。在那里就有很多地方的居民保留着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而形成的,历经1000多年之久。 诸葛亮作为著名军事家,得到了历代兵家的认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布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三国谋士排名前十是?
三国时期的谋士们在各自国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蜀国方面,诸葛亮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智慧和勇气使他成为谋士之首。然而,诸葛亮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他过于严格地用人,有时会忽略人才的潜力。排在第二位的是司马懿,他以沉稳和智慧著称,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但司马懿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