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有谁?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有哪些
中国古代有名的数学家:张衡,张爽,刘徽,祖冲之,祖暅,梅文鼎
张衡:《后汉书》提到,张衡曾写过一部《算罔论》。此书迟到唐代已经失传,以至唐代的章怀太子李贤怀疑张衡没写过这部书,而是因为《灵宪》是网络天地而算之,故称《灵宪算罔论》。从《九章算术·少广》章第二十四题的刘徽注文中得知有所谓“张衡算”,因此,张衡写过一部数学著作是应该肯定的。从刘徽的这篇注文中可以知道,张衡给立方体定名为质,给球体定名为浑。他研究过球的外切立方体积和内接立方体积,研究过球的体积,其中还定圆周率值为10的开方,这个值比较粗略,但却是中国第一个理论求得π的值。另外,如果按照钱宝琮对《灵宪》的校勘:“(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广二百三十二分之一”,则当时π值等于730/232=3.1466,较10的开方有精密了。但钱宝琮所作的校勘似乎未必都符合张衡的原来数字。
张爽,刘徽:魏晋时期中国数学在理论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赵爽和刘徽的工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体系的开端。赵爽是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的最早的数学家之一,对《周髀算经》做了详尽的注释。刘徽注释《九章算术》,不仅对原书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进行一般的解释和推导,且在论述过程中多有创新,更撰写《海岛算经》,应用重差术解决有关测量的问题。刘徽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创立割圆术,为圆周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了科学的算法。
祖冲之,祖暅: 他们在《九章算术》刘徽注的基础上,将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重视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的典范。他们同时在天文学上也有突出的贡献。其著作《缀术》已失传,根据史料记载,他们在数学上主要有三项成就:(1)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得到3.1415926<π<3.1415927,并求得π的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2)得到祖日桓定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并得到球体积公式;(3)发展了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
梅文鼎:清朝精通中外数学的数学家,他坚信中国传统数学“必有精理”,对古代名著做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又能正确对待西方数学,使之在中国扎根,对清代中期数学研究的高潮是有积极影响的。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有:张丘建、朱世杰、贾宪、秦九韶、李冶、刘徽、祖冲之、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项武忠、项武义、龚升、王湘浩、伍鸿熙、严志达、陆家羲、苏家驹、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宝社、高扬芝、徐瑞云、王见定、吕晗等等。1.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2.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3.冯祖荀
冯祖荀(1880-1940),数学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后,多次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对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知识有重要贡献。
4.冯康
冯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数学家、中国有限元法创始人、计算数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创始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44年冯康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物理系担任助教;1946年到清华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51年转任数学系助教;1951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在苏联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进修。
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5年发表了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独立发展“有限元法”的重要里程碑 ;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8月17日逝世于北京;1997年冯康的“哈密尔顿系统辛几何算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5.吴文俊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2001年2月,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吴文俊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吴文俊
百度百科-冯康
百度百科-冯祖荀
百度百科-华罗庚
百度百科-祖冲之
1、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 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
2、赵爽,又名婴,字君卿,中国数学家。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生平不详,约182---250年。
据载,他研究过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刘洪的《乾象历》,也提到过“算术”。他的主要贡献是约在222年深入研究了《周髀》,该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唐初改名为《周髀算经》该书写了序言,并作了详细注释。
3、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4、祖暅(456年—536年),一作祖暅之,字景烁,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之子。同父亲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祖暅原理”。
5、张丘建,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我国著名的大数学家。他从小聪明好学,酷爱算术。一生从事数学研究,造诣很深。“百鸡问题”是中古时期,关于不定方程正整数解的典型问题,邱建对此有精湛和独到的见解。
著有《张邱建算经》3卷。后世学者北周甄鸾、唐李淳风相继为该书作了注释。刘孝孙为算经撰了细草。算经的体例为问答式,条理精密,文词古雅,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数学资料库中的一份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冲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暅
1、刘徽
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 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
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贾宪
贾宪,11世纪前半叶中国北宋数学家。贾宪是中国十一世纪上半叶(北宋)的杰出数学家.曾撰《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古集》(二卷)(“”读:xi4o,意:教导),都已失传。据《宋史》记载,贾宪师从数学家楚衍学天文、历算,着有《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释锁算书》等书。贾宪着作已佚,但他对数学的重要贡献,被南宋数学家杨辉引用,得以保存下来。贾宪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综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都与它相仿。
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增乘开方法的计算程序大致和欧洲数学家霍纳(公元1819年)的方法相同,但比他早770年。在中国数学史上贾宪最早发现贾宪三角形。
杨辉在所着《详解九章算法》《开方作法本元》一章中作贾宪开方作法图,并说明“出释锁算书,贾宪用此术”。贾宪开方作法图就是贾宪三角形。杨辉还详细解说贾宪还发明的释锁开平方法,释锁开立方法,增乘开平方法,增乘开立方法。
3、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
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4、杨辉
杨辉,字谦光,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生平履历不详。曾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他在总结民间乘除捷算法、"垛积术"、纵横图以及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著有数学著作5种21卷,即《详解九章算法》12卷(1261),《日用算法》2卷(1262),《乘除通变本末》3卷(1274),《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1275)和《续古摘奇算法》2卷(1275)(其中《详解》和《日用算法》已非完书)。
后三种合称为《杨辉算法》。朝鲜、日本等国均有译本出版,流传世界。
5、徐光启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几何原本》(前6卷)翻译。徐光启提出了实用的“度数之学“的思想,同时还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两书。“几何“名称的由来。在中国古代数学分科叫作“形学“。“几何“二字,在中文里原不是数学专有名词,而是个虚词,意思是“多少“。
徐光启是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的,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他所翻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直到20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兴学校,以《几何原本》内容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
《几何原本》的翻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因而,这个过程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1、刘徽
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3、祖暅
字景烁,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之子。同父亲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祖暅原理”。
祖冲之父子总结了魏晋时期著名数学家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这两立体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暅公理(或刘祖原理)。
祖暅应用这个原理,解决了刘徽尚未解决的球体积公式。该原理在西方直到十七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BonaventuraCavalier)发现,比祖暅晚一千一百多年。祖暅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4、秦九韶
秦九韶(1208年-1268年),字道古,汉族,生于普州安岳(今四川省安岳县)人,祖籍鲁郡(今河南范县)。南宋著名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历任琼州知府、司农丞,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表述了一种求解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的数值解的算法——正负开方术。
5、李善兰
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出生于1811年 1月22日,逝世于1882年12月9日,浙江海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
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现称“自然数幂求和公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数学家
中国古代有名的数学家:张衡,张爽,刘徽,祖冲之,祖暅,梅文鼎。
张衡:《后汉书》提到,张衡曾写过一部《算罔论》。此书到唐代已经失传,以至唐代的章怀太子李贤怀疑张衡没写过这部书,而是《灵宪》一书的补充名词,即,应作《灵宪算罔论》。从《九章算术·少广》章第二十四题的刘徽注文中得知有所谓“张衡算”,因此,张衡写过一部数学著作是应该肯定的。从刘徽的这篇注文中可以知道,张衡给立方体定名为质,给球体定名为浑。他研究过球的外切立方体积和内接立方体积,研究过球的体积,其中还定圆周率值为10的开方,这个值比较粗略,但却是中国第一个理论求得π的值。另外,如果按照钱宝琮对《灵宪》的校勘:“(日月)其径当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广二百三十二分之一”,则当时π值等于730/232=3.1466,较10的开方有精密了。但钱宝琮所作的校勘似乎未必都符合张衡的原来数字。
张爽,刘徽:魏晋时期中国数学在理论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赵爽和刘徽的工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体系的开端。赵爽是中国古代对数学定理和公式进行证明的最早的数学家之一,对《周髀算经》做了详尽的注释。刘徽注释《九章算术》,不仅对原书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进行一般的解释和推导,且在论述过程中多有创新,更撰写《海岛算经》,应用重差术解决有关测量的问题。刘徽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创立割圆术,为圆周率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了科学的算法。
祖冲之,祖暅: 他们在《九章算术》刘徽注的基础上,将传统数学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重视数学思维和数学推理的典范。他们同时在天文学上也有突出的贡献。其著作《缀术》已失传,根据史料记载,他们在数学上主要有三项成就:(1)计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得到3.1415926<π<3.1415927,并求得π的约率为22/7,密率为355/113;(2)得到祖日桓定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并得到球体积公式;(3)发展了二次与三次方程的解法。
梅文鼎:清朝精通中外数学的数学家,他坚信中国传统数学“必有精理”,对古代名著做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又能正确对待西方数学,使之在中国扎根,对清代中期数学研究的高潮是有积极影响的。
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
刘徽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汉族,山东邹平县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 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汉族人,字文远。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生于刘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萧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父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学习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圆周率,天文历法和机械四方面。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祖暅
祖暅,祖冲之 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祖冲之之子祖暅总结了刘徽的有关工作,提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即等高的两立体,若其任意高处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这两立体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暅公理(或刘祖原理)。祖暅应用这个原理,解决了刘徽尚未解决的球体积公式。该原理在西方直到十七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发现,比祖暅晚一千一百多年。
贾宪
贾宪,北宋人,约于1050年左右完成《黄帝九章算经细草》,原书佚失,但其主要内容被杨辉(约13世纪中)著作所抄录,因能传世。杨辉《详解九章算法》(1261)载有“开方作法本源”图,注明“贾宪用此术”。这就是著名的“贾宪三角”,或称“杨辉三角”。《详解九章算法》同时录有贾宪进行高次幂开方的“增乘开方法”。
秦九韶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字道古,汉族,生于普州安岳(今四川省安岳县)。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历任琼州知府、司农丞,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方程组问题的解法,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表述的一种求解一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的数值解的算法-正负开方术,即开高次方和解高次方程,领先英国霍纳(1819年)五百余年。
杨辉
杨辉,字谦光,汉族,钱塘(今杭州)人,南宋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生平履历不详。由现存文献可推知,杨辉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他署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他在总结民间乘除捷算法、“垛积术”、纵横图以及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排出丰富的纵横图和讨论其构成规律的数学家。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你是否需要了解?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数学家
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有:1. 刘徽 魏晋期间的伟大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2. 赵爽 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 主要贡献是深入研究了《周髀》并作了详细注释。3. 祖冲之 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
我国十大著名数学家有哪些
1. 刘徽 人物介绍:刘徽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被誉为古代数学的先驱之一。主要贡献:他提出了著名的“刘徽定理”,即极限理论的基础,为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做出了重要贡献。2. 祖冲之 人物介绍: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主要贡献:他精确计算了圆周率,并提出了著名的祖率,这一成...
我国历代著名数学家有哪些?
1、刘徽:魏晋时期的杰出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被誉为中国数学史上的瑰宝。2、赵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著名数学家及天文学家。生平不详,约活跃于182~250年之间。他对张衡的《灵宪》和刘洪的《乾象历》有所研究,并对算术有所贡献。3...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数学家 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的简介
1、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 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2、赵爽,又名婴,字君卿,中国...
我国5位著名的数学家
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4、赵爽 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他研究过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刘洪的《乾象历》,也提到过“算术”。5、朱世杰 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毕生从事数学教育。有“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誉。
列举我国古代十大著名数学家。
一、刘徽 刘徽(约生于公元250年),中国数学史上的伟大数学家,其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二、贾宪 贾宪,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提出了增乘开方法,与现代的混合除法相似。三、秦九韶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为宋元数学四大家。他在1247...
中国古代有哪些数学家,有著名的数学著作分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及其著名的数学著作如下:一、数学家:1. 刘徽 2. 祖冲之 3. 李淳风 4. 秦九韶 5. 王安石等。其中,刘徽和祖冲之尤为著名。二、数学著作:1.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之一,被历代数学家奉为经典。这本书汇集了大量数学问题的解法,为古代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
中国古代十大数学家历史
赵爽,对古代天文学和数学有着深入研究,他研究了《周髀》并为其写了序言和注释,这部著作至今仍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文献之一。贾宪,北宋时期著名的数学家,著有《黄帝九章算法细草》和《算法古集》,虽然这些著作已失传,但他的数学思想被后来的数学家如杨辉所引用。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的卓越数学家和...
学好数学才能活的精明,我国古代十大著名数学家都有谁?
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二、秦九韶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早年在杭州,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三、李冶 李冶,原名李治,...
中国古代数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中国古代数学家有许多著名人物,他们的贡献对数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人物:一、刘徽 他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史上的瑰宝”。刘徽的著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展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独特魅力。特别是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