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谚语 有哪些、???20个最好是有方言在里面的, 求有四个字的四川俗语或者四川话! 只要四个字!
四川的经典方言有:假老练、安逸,巴实、冲壳壳、摆龙门阵、瓜娃子、鬼扯火、耙耳朵。
1,假老练
指没有经验的人还冒充经验十足,在众人面前狂侃。
内涵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戏谑踏血说法。
例句:《猫和老鼠四川方言版》中那只倒霉的猫儿的名字叫假老练哦(既《猫和老鼠》中的汤姆)。
2,安逸,巴实
指从主观感受到对一项事物的好感,满足。此词有"安闲舒适"之义。"安逸"一词在四川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精彩、糟糕"等意思,用得十分广泛。
在四川话里,安逸可以代表很多意思。看你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吃火锅的时候,一口下去,你说”安逸”,就是表示好吃,味道好的意思。如果是有人上班工作轻松,薪水又高,会说”好安逸哦”,这里就表示羡慕的意思。
3,冲壳壳、摆龙门阵
指不知天高地厚,随口大话。主观上是让人感到很拽。
冲壳子和摆龙门阵都是聊天吹牛的意思冲壳子有点形象,你想,连壳子都冲破了,牛也吹破了摆龙门阵就是一群人坐在一起聊天,也就是“摆”,门阵的本意是指古代战争中摆的一个阵法,为唐朝薛仁贵所创,现在所说的摆龙门阵一般是指聊天、闲谈的意思。
5,瓜娃子
指人的傻,而且比普通话的傻更具有幽默感。
可以引申为三种含义,一是此人是傻子,神经有问题;二是此人不聪明,反应比较迟钝;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瓜娃子是对他的爱称。
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单字“瓜”也可以表示傻,读音为降调,陕西方言中和“瓜娃子”意思基本一致。
6,鬼扯火
指不可理解,毫无意义的话或事。
例句:A对B说:那个娃还有点扯火,居然给他的上司毛起了。
A对B说:那个人还厉害嘛,居然给他的上司发火。
“二扯火”的意思是:啥子都不懂的人
7,耙耳朵
“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这是最早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而发明的,成都大街到如今也还有少星此类车型。
演变到今天, “耙耳朵”已成了三轮车,但人们依旧亲切称此为“耙耳朵”。“耙”字应为火字旁的“火巴”,可惜打不出来!
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也就是常说的惧内、“妻管严”。但如今的“耙耳朵” ,其实是饱含赞许,因为怕老婆是爱老婆疼老婆害怕老婆生气的表现。
扩展资料:
四川话的起源:
四川话发源于上古时期非汉族语言的蜀语语和古巴语。
迄今四川话的原始层中仍然保留了“坝”(平地)、“姐”(母亲)、“养”(您)等来自上古时期古蜀语和古巴语的词汇 。
之后四川话便随蜀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移民更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先是秦灭蜀后,蜀地区逐步形成属于汉语族但独具特色的蜀语。其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大量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进入四川,蜀语同各地移民方言演变融合而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四川话。
麻雀和乌鸦一起摆龙门阵。
麻雀说:你是啥子鸟哦?
乌鸦说:我是凤凰噻!
麻雀:哪有你龟儿子这么黑的凤凰哦?
乌鸦:你晓得个铲铲,老子是烧锅炉的凤凰噻。
四川方言是指代四川人说的土话,宋以前的四川方言和元代至今的四川方言有明显不同,依据宋代文献显示,当时的学者把四川方言与西北方言合称为“西语”,属同一方音语系。
上古时期,四川盆地中存在蜀族与巴族两个非华夏族的民族以及蜀国与巴国两个独立的国家,其不仅拥有各自独立的语言:古蜀语以及古巴语,还拥有被概称为“巴蜀图语”的独立的文字系统。古巴蜀语与当时的华夏语截然不同,与现今羌语、嘉戎语、彝语、纳西语和土家语等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316年,秦国相继灭掉巴蜀两国,逐步将中原华夏族的制度、政令推行到巴蜀地区,并开始大量的向巴蜀地区移民,巴蜀地区出现了古巴蜀语和华夏语并存并用、相互渗透的局面。之后随着秦汉时期大量的中原汉人迁徙入川,与四川地区原有的蜀族、巴族融合形成了具有巴蜀特色的汉族族群,并且在西汉末年形成了具有较为统一特色的巴蜀语。
《文选》卷四载左思《蜀都赋》刘逵注引《地理志》中记载:“蜀人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同时根据扬雄《方言》中的记载,当时梁益地区(即巴蜀地区)的方言与秦晋方言已经较为接近,表明此时的巴蜀语已经属于汉语的一个分支。
西汉末形成的巴蜀语作为上古时期汉语族的一个独立分支,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声调与词汇两方面。在声调方面,陆法言《切韵序》有“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由平声似去”的记载。同时黄鉴《杨文公谈苑》中称:“今之姓胥、姓雍者,皆平声。春秋胥臣、汉雍齿旨是也。
蜀中作上声、去声呼之,盖蜀人率以平为去。”这说明此时巴蜀语声调具有自身特色。而词汇方面,此时巴蜀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吸收了来自非汉语的古巴蜀语的词汇。
扬雄《方言》以及其他一些历史文献中都记载了大量四川地区的特殊词汇,来自古巴蜀语的词汇包括“坝”(平地)、“姐”(母亲)、“不律”(笔)、“养”(您)、“曲鲙”(蚯蚓)、“阿婸”(我)等,其中“坝”、“姐”、“养”至今仍保存于四川方言之中。
2、谚语: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谚语:小偷针,大偷金,小偷油,大偷牛
4、歪戴帽子斜穿衣,长大一定不是好东西。
5、谚语:人穷志不穷,饿死不伸手。
6、谚语:虱多不痒,帐多不愁。
7、谚语:听人劝,吃饱饭。
8、幺师:茶堂馆。旧日称茶铺、旅店之招待员。“楼上客,楼下客,听我幺师办交涉;幺师!掺开水”。
9、幺店子:农村的路边小店,卖日杂用品及茶水小吃,也供行人歇脚。
10、栈房:旅馆。“栈房头茶水齐备,请各位银钱自理。”
11、呷茶:吃茶。“种田栽秧要呷茶。”
12、喝茶:品茗闲谈。“二天没得事,口子上喝茶。”
13、烹香:喷香。“茉莉花开了,烹香。”
14、拿烟倒茶:旧时一般待客套数。“拿烟倒茶招待客人。”
15、开:冲水数遍。“茶要喝三开”;“付钱,这茶钱我开了!”“才喝一开”,是指时间较短。
16、炊壶:茶炊,亦叫“炊炊儿”。炊壶烧的滚开水。
17、打围鼓:川戏清唱,又名“唱玩友”。“茶铺头还是那堂人在打围鼓。
18、讲理:在茶馆请众人评理调解。“两家都认了人在口子上茶铺头讲理。
19、叶子:叶的称谓。“把水先冲进茶碗先发一下叶子。”
20、白:无色。“掺过几次水后茶水已洗白了。”
21、手长衣袖短:喻心有余而力不足,积极困难,捉襟见肘。
22、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23、刨急火包谷
24、药水煮了的: 比喻十分吝啬
25、屙尿不看人,看人搞不成
26、穷骨头发烧
27、闲时找来急时用
28、一个萝卜一个坑
29、吃得的东西,官都不究:喻该吃。
30、天雷不抓吃饭人:喻人有吃喝需求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31、狗撵摩托不懂科学
32、只有剩菜剩饭,没有剩男剩女
33、千个万个不如头个
34、打肿脸充胖子
35、十个说客,抵不上一个夺客:夺客是指扇阴风点鬼火,调拨离间说怪话的人。
36、捡的当买的,金子银子换不转的:捡了东西不想归还,拾金而昧。
37、说起一坨来吊起:喻无中生有,诽谤造谣,打胡乱说。
38、三十天的磨子-没得推头了:喻事情已无可躲避,只有去干才行。
39、 大人说话细娃儿听,大人打屁细娃儿闻
40、叫你捧场,你要顶黄
41、说是说,笑是笑:不再开玩笑,严肃认真地说。
42、肚脐眼打屁-格外妖艳
43、脱了裤子打屁-多此一举
44、歪戴帽子斜穿衣,长大不是个好东西
45、长短是根棍,大小是个情。
46、猪尿包打人-打不痛人,气涨人:比喻事情不大但很受侮辱,很是让人气愤。
47、吃叶子烟四大诀窍:一要裹得松;二要烟杆通;三要明火点;四要巴得凶。——哈哈,今天你烧了几锅?
以上内容有参考。。。不全是本人找的
跛(bai 一声)子进医院——治脚(自觉)
癞蛤宝吃豇豆儿——悬吊吊的
驼背子滚阳沟——七拱八翘 )
坟园里头撒花椒——麻鬼
老鼠别手枪——打猫儿心肠
白市驿的板鸭——干绷
干胡豆下酒——展牙巴劲
豆芽上蒸笼——蜷起脚脚受气
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缰)
丁丁猫儿(蜻蜓)想吃樱桃----眼都望绿了(办不到)
下雨天出太阳----假晴(情)
猫抓糍粑----脱不到爪爪
乌龟骂王八----彼此彼此
脱裤子打老虎——既不要脸,又不要命
脱了裤子上吊——死不要脸
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放屁打饱嗝——上下通气
刘和尚打锣——撇撇撇
阎王爷长麻子——鬼点子多
乌龟打屁-----冲壳子
瞎子戴眼境——多余的圈圈
半空挂口袋——装风(疯)
半夜吃桃子——拣倒粑的捏
老太婆吃腊肉——扯皮
擀面棒吹火——窃不通
十五个驼子睡一床——七拱八翘
冬瓜皮做帽子——霉起灰(霉透顶)
细娃儿穿西装——大套
菜园坝的老鸹——飞起来吃人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冠生园的麻饼——点子多
解放碑上的钟——群众观点
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
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叫花子守马路——坐倒找钱
王二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十字街口迷了路——不是(识)东西
落雨天不带伞——精灵(经淋)
说你瓜,你就瓜,半夜起来扫院坝!
你是否需要了解?
麻辣斗地主四川话你是天上的丁丁猫儿,我是地上的推屎爬儿,后面...
明确答案:这段四川话是一种民间谚语或者俗语,通常用于调侃或玩笑。在四川话中,"你是天上的丁丁猫儿"表示对方对自己有吸引力或者特别出色,"我是地上的推屎爬儿"则是一种自嘲或自贬的表达方式,暗示自己平凡或者有所不足。至于后面的话,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对话内容来判断。详细解释:1. 四川话...
无他诶是什么意思
无他诶是一句方言谚语,来自四川、重庆地区的方言,意思是“没有其他的方法”或者“别无选择”。例如,如果一个人遇到了困难,已经尽力了但还是无法解决,可以使用这个谚语来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
帮忙提供一些方言谚语和歇后语
谚语:①卖钱不卖钱,圈圈要扯圆(就是电视里说的“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把排场拉够)②一块豌豆一块屁,加点胡豆跑断气(因为吃豌豆容易放屁,再吃蚕豆容易边拉肚子边放屁,让人受不了。这句谚语翻译过来就是“吃一个豌豆就会放一个屁,再吃了蚕豆就拉肚子上气不接下气”)。...
粑和莫捡烂财不收意思
前面一句中的耙和出自四川话,意思是软的意思,后面的烂财指的就是不义之财。我国的俗语千千万万,这些俗语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特点是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俗语往往反映了人们的经验和愿望,使人门的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尤其是地方色彩浓厚。日常中的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口头上常用...
掏火棍是什么意思
掏火棍是一种农村常用的工具,主要用于捅火。在四川成都方言中,它被称为“掏火棍”,在西南官话中也是同样的意思。有一句谚语叫做“掏火棒儿短,强刺手不刺”,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掏火棍的作用,尽管它很短,但与直接用手拨火相比,它更能减少手部受伤的风险,因此尽管作用不大,但它比没有更...
关于”数九“的民间谚语?
1、北方民间“数九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2、四川“数九谚语”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 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
切蚂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切蚂的解释方言。青蛙。《 中国 谚语资料·四川谚语》:“井里的切蚂,没有看过簸大个天。” 词语分解 切的解释 切 ē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 切磋 (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 思想 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 切切 琢磨 ”)。 切 è ...
三字俗语有哪些
掉书袋”。出处:《南唐书.彭利用传》:“俗谓之掉书袋。”朝代:宋 作者:马令 翻译:通俗来讲都将它称为卖弄学问。五、敲竹杠 白话释义: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出处:《官场现形记》第17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有竹杠不成?”朝代:清 作者:李宝嘉 ...
福建地瓜,四川锤子什么意思?
福建的地瓜四川个锤子,其实就都是讲一种人,说明他们大佬不经过思考就做事情比较简单的人。
四川方言八级考试时间到!你知道在四川话中,这些词语都是什么意思吗_百...
在形容词的世界里,四川人妙用叠词,如“悬吊吊”的不稳当,到“温嘟嘟”的舒适宜人,再到“喷喷香”的诱人香气和“黑黢黢”的深邃。而“抿抿甜”则像是一首甜蜜的歌谣,让人陶醉其中。这些词汇,如同四川的天气,多变而生动。谚语是四川方言的智慧结晶,比如“一坛子萝卜抓不到姜”,寓意事情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