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影响下的汉英句法结构对比

作者&投稿:古树 2024-07-02
  摘 要: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形成各种语言的不同风格,中西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导致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不同特点。本文拟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视角入手,浅析中西不同思维模式对英汉句法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思维方式;句法结构
  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概述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该民族的地理位置、哲学背景等密切相关,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华夏民族是在一个封闭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的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倾向于注重集体思维,表现为综合性思维模式,强调整体程式,而大多西方民族生活在一个外倾性的海洋环境中,他们倾向于注重个体思维,表现为分析性的思维模式,强调结构程式。
  中西方“第一哲学”间的差异也是导致汉语“综合性”思维和英语“分析性”思维间差异的主要根源。中国的三大哲学即儒家、道家和佛教都主张“悟性”和“顿悟”,这种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重言外之意、重含蓄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而西方传统的哲学强调的是形式,这种哲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其分析性的思维习惯,即重理性,讲逻辑推理。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之形合与意合及其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英语民族的分析思维倾向于对经验事实做具体的概念分析,在句子结构上表现为“形合”,即凭借严谨的形式进行分析,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连接手段达到语言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严密地受逻辑形式支配,概念所指定界分明,组织严谨,层次井然扣接,句法功能呈外现形;汉民族的整体思维倾向于对感性经验做直观整体把握,在句子结构上表现为“意合”,即根据主观的直觉顿悟来体察和把握隐含在句际之间的逻辑关系,语言表现形式注重意念引导,根据主观直觉,从逻辑及上下文中“悟”出关系来,句法功能呈隐含形式。
  形合语言注重时态变化、词形变化,注重运用“逻辑语法连接词语”来说明句子内部、句子之间,乃至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意合语言主要靠词序变化、上下文语境及言外事实逻辑来达到明晰思路的目的。因此,汉语句子由于没有非谓语框架的语法限制,没有动词形态变化的约束,可以几个小句平行铺排。要表达较复杂的思想时,也只能借助词序和助动词,按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分句间以意相连。相反,英语却有着极为丰富的介词、连词和汉语中没有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分词、动分词等,它可以不按照动作的时间顺序造句,而依赖于这些词搭建的空间框架,用各种短语和从句来表达各种不同层次的信息。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句法特点在句法结构上还表现为汉语是主题显著语言、英语是主语显著语言。汉语中主题和述题是句子结构的基本单位;而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结构的基本单位。主题是说话人想要说明的对象,总是放在句子的开头,述题部分位于主题之后,对主题进行评论、说明、解释等。
  三、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之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及其对句法结构的影响
  中西思维的另一重大差别是客体意识和主体意识。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注重客体意识,强调“物我分立”,力求语言客观、公正、严密,注重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语言表现中物称倾向比较普遍,常使用不主动发出动作的词或无生命名词充当主语,体现了较强的客体意识。而中国人强调主体意识,强调人对事物或对人本身的作用或影响,重悟性,重参与,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因此在句子中多以“人”作主语。
  由于西方人注重客体意识,强调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英语被动句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汉语,以回避直陈动作的执行者可能引起的主观性。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强调人对事物或对人本身的作用或影响,所以主句表现出来的动作和行为必然必然是由人完成的,即使无法说出确定的人称,也要把泛称如“人们”、“大家”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四、中西思维方式与汉英语序
  中国儒家和道家哲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在人与万物协调共存的世界中,则存在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这体现了汉民族的循回式思维方式。因此,中国人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大到小进行阐述,属顺装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是抽象的,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整体后细节,由果到因,有小到大,属逆序思维。
  正是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这种差异,汉语和英语在时间,地点,姓名等的语序上截然相反,如:英语中,时间顺序是日月年,地点顺序是从门牌号开始,依次从小到大,最后才是省份和国家,姓名是先名后姓。而在汉语中,众所周知,则完全相反。在事理因果的语序上亦如此,汉语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先说条件后说推论,英语与之相反。
  五、结束语
  西方民族的分析性思维使英语重视形合,而汉民族的综合性思维使汉语重视意合。在形合意合差异影响下,汉英语言在连接方式、主题和主语以及否定结构方面差异显著;西方人注重客体意识,而中国人强调主体意识,这一思维差异导致汉英语言在物称与人称以及主动和被动上的差异。此外,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序也有重大影响。从思维方式出发比较汉英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参考文献:
  [1] 陈声柏.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建构[J]. 兰州大学学报,2004,第2期.
  [2] 陈芳.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在句法结构上的映射[J]. 学理论,2006.
  [3]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聂大海. 汉英语言差异的哲学思想渊源[J]. 河南大学学报,2004,(44).
  [6] 周小涛. 从中西思维方式初探英汉句法差异[J]. 中北大学学报,2007.
  作者简介:谢守红(1983--),女,河南信阳人,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2010级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与语用学。


你是否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