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是怎么由来的? 弥勒佛的由来

作者&投稿:伏策 2025-05-16
什么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菩萨现正在兜率内院说法,等待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教化56亿年以后,他就成为下届的法王了;因此弥勒菩萨现在的地位,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布袋和尚是他的化身。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不知名氏,来历不详的布袋和尚,自称“契此”,他是五代明州奉化人(或说四明人)。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疯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他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
一生奇事不胜枚举,高兴就卧在雪里,雪也不沾身;能够预卜吉凶和气候,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灵验,被认为是一大奇人。有一首偈说: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遥放旷,无拘无束的一生。
布袋和尚随缘度众,处处显示禅机。据《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记载,一次,有一位禅僧走在布袋和尚前面,和尚从该僧背后摸了一下,禅师回头,和尚就说:“给我一文钱。”
禅师回答:“道得出,便给你一文钱。”和尚立刻放下布袋,叉手而立。
又有白鹿和尚问他:“如何是布袋?”他即刻放下布袋。
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之事?”他则背着布袋走了。
有一次,布袋和尚在站在街上,有一位禅僧问他:“请问和尚在这里做什么?”
他回答:“我等一个人。”
禅师看了看说:“来了!来了!”
他说:“你不是这个人。”
禅师问:“谁是这个人?”
和尚就说:“你给我一文钱。”随后,布袋和尚唱颂道: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彊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锦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梁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颠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供奉在家中。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今天,一走到寺院,在山门前就可看见笑意盈盈的弥勒菩萨,好像欢迎每一位上山的信徒或游客。以下的诗偈,最能说明菩萨的满腔欢喜: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布袋和尚,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的和尚,是人们常常听说的都每个人由衷、尽兴、强烈笑的著名和尚。
他的整个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笑,那就是他的信息,他的信条,他的经典。在日本,没有谁像布袋和尚那样被人在记忆中如此地尊敬。人们与这位在每一间屋子里陈设的布袋和尚塑像面前,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如此深刻笑的痕迹,他的笑驻留在每个听见笑声的人的心中,他的笑扣动了他的本性,他的笑更创造出了一种人类的共鸣。
布袋,是独一无二的。在整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被他的笑所滋养,每个人的心灵被可以被他的笑所净化,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笑容间感受到纯真的幸福。他的笑深不可知,却是人们心底鸣响的欢乐音乐。《插秧歌》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善似青松恶似花 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 只见青松不见花
面上无嗔是供养 口里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 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在世时我沉沦 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生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莫等闲 粉身碎骨都无怨 留得青白在人间
三十三天天外天 九霄云外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坚
南无阿弥陀佛!

布袋象征人类的种种烦恼,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就是天天背上烦恼这个袋子,只要放下,就轻松了!

【弥勒尊佛】 即未来佛,藏语谓“强巴”。 “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一生补处菩萨。先佛入灭,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 注维摩经一曰:“什曰: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 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经,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曰慈也。 华严经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 天台净名疏五曰:“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弥勒,此翻慈氏。过去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国人,国人称为慈氏。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无胜。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亲见正文,未可定执。” 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此云慈。俪药,此云氏。菩萨于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旧云弥勒,讹也。” 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低黎,并讹也。” 慧苑音义下曰:“弥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为慈氏也。” 慧琳音义十四曰:“弥帝隶,古云弥勒,皆讹略不正也,正音云每怛哩。” 西域记七曰:“梅怛丽耶,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略也。” 在密教,胎藏界之弥勒,坐于中台八叶院东北方之莲上,金刚界之弥勒在贤劫十六尊中,坐于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刚因菩萨,即为此尊之本誓,大轮金刚者,此尊之教令轮身也。密号曰迅疾金刚。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此佛常怀慈悲之心。窥基在《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他的名字叫阿逸多,即“无能胜”。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现在兜率天内院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说,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弥勒继释迦成佛后,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以三会的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在我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如甘肃炳灵寺石窟中即有。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是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的造像没有多大区别。大致从北魏开始,中国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由于弥勒作为未来佛在信徒心目中地位非常崇高,因此还有一些弥勒的巨像产生。最大的弥勒木雕像在北京雍和宫万福阁(又称大佛楼)。佛像高十八米,埋入地下部分八米,总长二十六米,由一根完整的白檀香木雕成。最大的石雕弥勒佛像则为四川凌云大佛,此佛立于四川乐山市岷江东岸凌云山上,大佛依断崖造成,坐像世称“乐山大佛”。通高七十一米,肩宽二十八米,雕像相好庄严,比例匀称,气魄雄伟,临江端坐,也是世界第一石刻坐佛像。藏密也非常崇拜弥勒,最大的铜制弥勒佛就是西藏札什伦布寺中的强巴佛。

弥勒菩萨,在释迦世尊尚未示寂之前就回到自己的家园,在原来他出生的地方结跏趺坐入灭,当时身现紫金色,光明艳丽,世所罕见,舍此色身,乃上升兜率陀天。兜率就是知足的意思,生在此天的天众对于五欲之乐皆能满足。可是弥勒菩萨在天宫是当教主,度化天界众生,不是贪图享受天福。兜率依空而居,在此天一昼夜的时间等于我们地球的人间四百年那么久,兜率天一岁就是人间十四万年。弥勒菩萨的天寿是四千岁,合算成地球的时间要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还有那么久远的时间,他才能下生人间成佛。所以现在的佛教徒都尊称弥勒菩萨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古代约一个佛来这世界。在90年代初期。佛通过法门转世在,长白山某农村。转世过来在东北一座山上修行。来陪大家一起玩吧。是这么理解得吧。


你是否需要了解?

什么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内院说法,待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教化五十六亿年后,将接任为下生弥勒尊佛。弥勒菩萨现下地位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自称“契此”,是五代时期明州奉化人。他笑口常开,常以大腹、布袋形象出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

什么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菩萨现正在兜率内院说法,等待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教化56亿年以后,他就成为下届的法王了;因此弥勒菩萨现在的地位,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布袋和尚是他的化身。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不知名氏,来历不详的...

为什么弥勒佛是“未来之佛”?
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东来佛祖
因为弥勒要在将来成佛,所以佛教称之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如果简称也是“当来佛祖”。“东来佛祖”这个说法,没有什么来历,恐怕是小说家言。

什么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衣食丰足,七宝、五味、种种出现,人们也知道孝顺父母,恭敬沙门。从八万四千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八万岁时,弥勒佛始出世,龙华三会说法,度释迦佛灭后遗法种福之人,然后再化同缘(详见上列诸经论,不重引)。未完的,想看完请百度:关于未来世界的介绍(太可怕了,大家赶快修出去呀)...

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什么意思
《弥勒下生经》上说,弥勒菩萨将在70万亿年之后下世成佛,因此被称为未来佛。弥勒佛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这...

弥勒佛的佛号是什么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因弥勒菩萨是在未来成佛,所以叫当来下生,就是日后成佛的意思)

兜率宫是什么菩萨
弥勒菩萨,又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是佛教中一位重要的菩萨。在大乘佛教经典中,他被视为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弥勒菩萨被尊为兜率内院的主宰,他在兜率天内院为诸天演说佛法,是现世的菩萨。弥勒菩萨的独特身份是其他菩萨所不...

什么是弥勒佛?
弥勒佛,又称为慈氏菩萨,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在佛教经典中,他被描绘为释尊的继任者,将在未来降生于娑婆世界,成为下一尊佛。弥勒佛在贤劫千佛中位列第五,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他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

拜弥勒佛全称法号
大菩萨”。阿逸多菩萨摩诃萨:这是弥勒佛在大乘佛教经典中的另一种常见称呼,其中“阿逸多”也是音译,与“弥勒”有相同的含义或指向。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这是对弥勒佛的尊称,强调他是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成佛的尊者。在佛教信仰中,弥勒佛被视为释尊的继任者,将在未来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