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几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作者&投稿:校学 2025-05-15
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几组实验,请分析回答。

(1)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于唾液的消化作用(2)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3)馒头屑+2ml唾液,搅拌,_____℃水浴10分钟(温度要比37℃高或低且相差较大) 变蓝 2

(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2ml清水,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2)与2号试管相比,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促进淀粉的分解.(3)淀粉是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所以曲线X是淀粉的消化;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所以曲线Y是脂肪的消化.故答案为:(1)2ml清水;对照(2)唾液淀粉(3)X

(1)馒头碎屑并搅拌,这是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说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利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2)2号试管与3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3)将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是模拟人体的正常体温,在此条件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活力最强,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4)2号试管与4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4号试管为实验组,2号试管为对照组,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的影响.
        试管                                     实验设计   滴加碘液后的现象
  1号  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37℃水浴10分钟  变蓝  
  2号  馒头屑+2mL唾液,搅拌,37℃水浴10分钟  不变蓝  
 3号 馒头屑+2mL清水,搅拌,37℃水浴10分钟  变蓝  
 4号 馒头屑+2mL唾液,搅拌,0℃水浴10分钟 变蓝  
故答案为:(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利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2)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3)37℃是唾液淀粉酶活力最强的温度;
(4)馒头屑+2mL唾液,搅拌,0℃水浴10分钟;变蓝;2号.




你是否需要了解?

初中生物会考试题
29、某同学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后改用高倍镜观察时,发现视野变,能看见的细胞数目也较。30、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不搅拌。并放在37℃左右...

如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 ...
开始消化的部位是C胃.(3)对照实验指的是除了探究的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自然状态下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1号...

小明同学在家里发现妈妈在和面时加入了某白色固体,然后就蒸出了膨松...
可选择氯化钙溶液,试剂b和A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b为酸溶液;无色滤液B与试剂b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其中含有碳酸氢根,B中的溶质是NaHCO3,CaCl2,NaCl.由此可判断猜想③正确[反思与应用]根据碳酸盐的性质,小明的妈妈用该白色固体能蒸出膨松可口馒头的原理是碳酸氢钠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或碳酸钠和...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李阳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
(1)牙齿的咀嚼作用 (2)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3)唾液淀粉酶 (4)清水 蓝色 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是使得食物发生物理消化,是模拟的牙齿的咀嚼作用;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该实验过程D中,加碘液后试管中的物质未变蓝色,是因为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该实验中对淀...

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时,可以将一组实验装置放在低温或...
先长霉.故答案为:常温;湿度 处理 A环境 B环境 方法 将A的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 将B的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放在 温暖潮湿 的环境中 试验预测 后长霉 先长霉 试验现象 后长霉 先长霉 实验结论 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

江苏2009地理生物中考
(2)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放在冰箱中(2oC)的馒头不易长霉,其原因是 ▲。(3)得出实验结果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们将馒头上长出的“黑色绒毛”做成涂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如图(四)所示,请问该图中的微生物与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无 ▲ 。(4)利用霉菌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
(1)提出问题: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活吗?(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 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2)作出假设: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活(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3)制定计划:拟订探究计划...

急求安徽省2000~2011(最近5.6年也行)中考试题及答案(可有可无)生物地理...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VIP显示解析15、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

蒸好馒头一直焖在锅里会怎样
蒸好馒头一直焖在锅里可能会导致馒头表皮变得不松软,甚至可能出现塌陷的情况。馒头表皮变硬:蒸好的馒头如果一直焖在锅里,锅内的温度会逐渐下降,而馒头表皮的水分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散失,导致表皮变得干燥且硬。馒头内部塌陷:由于锅内温度下降,馒头内部的蒸汽压力也会逐渐减小。如果此时馒头内部的支撑...

为什么用酵母蒸出的馒头冷却后会发硬?
总之,用酵母蒸出的馒头在冷却后会变硬,主要是由于淀粉颗粒失去水分收缩、酵母菌死亡导致的气泡减少以及表面水分蒸发等原因。为了避免馒头变硬,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选择适合的面粉和酵母、调整发酵时间以及在馒头刚蒸好时进行密封保存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制作出更加松软可口的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