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深度教学的一点思考 浅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深度教学?要想达到语文课堂的深度教学,不能紧紧遵照课本,要拓展开去,让学生大量的收集跟这这课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丰富他的知识,扩大他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深度教学
一、认真分析教学要求及考试要求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前都要认真研读教学要求以便于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发现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是我们的考试重点,我们应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恰当地锻炼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能力。在考试中,主要会对议论文的阅读做以下几方面的考察。
1.是否能够正确地找出文章的中心。
2.是否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
3.是否能够分清楚文章中的各个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是否能够准确地找出各个论据并分析其在论证过程中的作用。
5.是否能够举出一些支持论点的论据,对文章做一些补充。
6.是否能够总结文章大意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考试的考察要求就是我们的教学要求,这些考察重点都是我们的教学重点,我们应从这几点出发培养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能力。
二、注重引导学掌握
议论文的写作基础读写不分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我们首先应让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知识有更全面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清楚地写作、阅读、理解议论文。议论文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备课环节:心中有全局
以我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3年版)第二单元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为例,我设计了如下单元目标:
(1)学会归纳文章中所写事件。
(2)学会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对这个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
在这个整体单元目标之下,我结合本单元课文的特点,又分别设计不同层次的小目标,打算将这两个知识点教深、教透,让学生真正学会归纳事件:
《我的老师》一课所写事件很明确,所写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本身标志很明显,于是目标设计成:①学会一件事的表述方法:谁+干什么。②学会根据时间、地点、人物的是否变化来判定作者是否写了另一件事。
《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所写事件更复杂一些,不同时间甚至不同地点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其实是件大事的一部分,应该合称为一件事。比如,写莎莉文给我一个洋娃娃,在我手上做拼写doll的游戏,后来有一天莎莉文给我一个更大的新洋娃娃,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两件事,其实可以合并起来归纳成: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doll。因为后文还有一件事是:莎莉文老师教我区别“water”和“cup”。于是,在教学这课的时候,我设计了:教学生学会“合并同类项”归纳事件的方法。
《王几何》一课所写事件与前几课又不相同,全文实际就写一件事:王几何老师为我们上了第一堂课,让我们永远铭记。但围绕这件事,又写了课堂上的几件小事。它和《再塑生命的人》一课的事件归纳其实是反其道而行之,《再塑生命的人》是要把几件事合并成一件事,这课是要将一件事拆分为几件事,而到底归纳为几件事,并不取决于这是不是一件事,而是取决于题干要求在哪个范围内去归纳事件。说《王几何》一课写了什么事,那一定就只有一件事:王几何上第一节课。就是说,在第一节课上发生了什么事?那么一定就是六件事:王几何先挤进教室;然后站在台上哑笑;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反手徒手画圆和等边三角形;然后宣布姓名和绰号;然后叫我们上黑板画圆和三角形;最后下课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于是,我围绕学会归纳事件这个能力点,设计了让学生归纳事件时仔细审题,学会关注题干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这个目标的时候,我还特意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的事件,其实如果问法不同,归纳出来的事件就不同。如《我的老师》一课,问“写到了我和老师之间的哪些事?”和“写了老师的哪些事”就应该得出不同的答案。
这样,就一个“如何归纳事件”这个阅读能力训练点,通过这一个单元的集中深入学习,我们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研究归纳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真正搞懂了如何归纳。我想,这应该就是深度教学吧。
2.课堂实施环节:心中有学生
“要优化深度教学,必须‘专注于学生对知识的发现与构建,而不是简单的‘告诉”。的确,对于这一点,笔者深以为然。以前,课堂教学时,要教学的内容多,什么都想教给学生,总觉得多多益善,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只好加快速度。加快速度的最好方式,只好是:告诉。这样,学生只是一味听见,一味接受,没有思考时间,没有思维空间,更没有思维碰撞,也就没有机会去自己发现自己构建知识体系。不仅如此,笔者还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不仅仅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还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知识,如何去构建知识体系。
本书作者、香奈儿前全球CEO莫琳.希凯回首自己从普通职员到职场首位的进阶之道,为你逐一揭开在所有领域获取成功的共通秘笈,下面我们就和朱沐老师一起来聊一聊,本期推荐书籍《深度思考》。
你是否需要了解?
初中语文几种教学法的探究
近20年来,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讲解法、自学辅导法、分组教学法、诵读法、精读与自读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法、精讲多练法、单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从玉溪市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目标教学法依然是主流,其他方法也常被采用...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创新?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古诗文学习,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文,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与古诗文相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共同探讨古诗文的现代价值。通过上述方法,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创新,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文,提升其文学修养,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
如何上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上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重视阅读与理解:培养语感: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理解词语、句子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阅读,包括概括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图、分析文章结构等。积累素材:鼓励学生多读好书,积累优美语段和词汇,...
初中语文教法有哪些
阅读指导与写作训练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初中语文教育中的阅读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优秀读物、指导阅读方法、组织阅读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文任务、指导写作技巧、组织写作比赛等方式,提高...
如何定位初中语文课程
此外,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促使他们多角度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师生互相交流中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学。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人生。《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现代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交叉发展趋势,为我国...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以往的初三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我们至少能够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大力改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
试论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课堂设计: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呢?笔者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从宏观上看,教师要能熟悉掌握新课程标准 对语文初中阶段(...
论初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是其语文思维能力的基础,积极思维的前提条件是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对学生的培养也必须贯穿在这一过程中,并力争让学生理解语文的思维方法。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探讨。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主体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思维...
制定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定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全市初中语文教研工作依据2013年市教科研...
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1、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应当发展学生的思维。2、引导孩子们学习语言,触摸语言,品读语言,感受语言的味道。3、要多鼓励、多引导,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4、要结合文本向作者学习怎样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宽度和深度。